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枣庄市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

更新时间:2019-12-25 浏览次数:256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 1. 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kàng)奋   (jī)绊   两(qī)   (gā)然而止 B . (méi)子   (zhě)皱   追(sù)   神色怅(wǎng) C . (kuāng)   闭塞(sè)   (wò)旋   草长(yīng)飞 D . (juàn)   (shù)缚   (róng)杂   销(xiāo)声匿迹
  •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偏僻   恬静   潮汐   周而复始 B . 撺掇   震撼   燎原   人情是故 C . 涌跃   雾霭   静穆   气势磅礴 D . 怠慢   瞳芢   萌发   大彻大悟
  • 3.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要准确把握国际形势,未雨绸缪 , 妥善应对。 B . 诈骗分子推陈出新 , 利用最新的市场漏洞,想出了新的诈骗手法。 C . 我静静地欣赏着蓝天白云、高山大川,从虚无缥缈的梦境中彻底解脱出来。 D . “中国梦”并非可望而不可即 , 我们应为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而奋斗。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B . 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C . 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D . 从陈部长的讲话中,使我们明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明确要求。
  • 5.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回延安》的作者是贺敬之,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 . 《恐龙无处不有》是一篇说明文,作者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该文指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C . 《小石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散文,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D . 《核舟记》是清代张潮所写的说明文言文,后编入《虞初新志》。作品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
  • 6.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初中语文课本为你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里面有多姿多彩的形象。朔方的雪像雨的精魂,奏唱出热烈的赞歌:勇敢的海燕像预言家,昭示着光明的未来

  • 7. 根据提示,填写诗文。
    1. (1) 青青子衿, 。(《诗经·子衿》)
    2. (2) 兼葭苍苍, 。 ,在水一方。(《诗经·》)
    3. (3) 《诗经·关雎》中写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的句子是:
    4. (4) 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5. (5) 《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 ,
  • 8. 文学名著阅读。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1. (1)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书”指的是
    2. (2) 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二、阅读与理解(45分)
  • 9. 古诗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 (1) 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
    2.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练习。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署,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骤,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1) 解释下列画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屋舍俨然   俨然:  

      ②便向路   扶:

      ③阡陌交通   交通:

      不知有汉   乃:

    2. (2) 下列各组画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武陵人捕鱼业   不足外人道也 B . 不知有汉   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C . 仿佛有光  其人视端容寂,听茶声然(《核舟记》) D . 太守即遣人随往  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4. (4) 在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很久?
    5. (5)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什么它具有这样永恒的魅力?
  • 11.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回答问题。

    大自然的语:(节选)

    竺可桢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⑥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

        ⑦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⑧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1. (1) 结合第④段的内容,说说“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一句中的“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
    2. (2) 请你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⑥段中的划线词“一定”的表达作用。
    3. (3) 结合第三四段的内容,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①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

      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方法:作用:

      ②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说明方法:作用:

    4. (4) 阅读第六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 12. 阅读《外婆的世界》完成下列各题。

    外婆的世界

    李娟

        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我在阿勒泰,外婆便跟着我。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老子今天晚上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眯眯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勒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仿佛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

        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拴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她是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布条拆掉,又没收了她的钥匙。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满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我抹泪下楼。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总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

        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却终日在她的世界边缘徘徊。——奇异的,难以想象地孤独着的时候如蚕茧中的世界。

        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向她百般承诺,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

        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系了一块布条。终于痛哭出声……

    1. (1) 文章写了“我”与外婆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 (2)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中画线的词。

      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

      ②将句子画线的内容改成“这里有各种颜色的鱼……”好不好?为什么?

      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全黑的鱼……”

    3. (3) 外婆在“我”家生活期间和离开时都在门把上系了布条,目的有什么不同?
    4. (4)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外婆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
    5. (5) 发挥想象,在文章结尾加上一段“我”对外婆的真情告白。(不少于40字)
三、写作(50分)
  • 13. 请以“走近你,才知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