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老河口市2017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17-06-16 浏览次数:537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唐朝诗人中,哪位是襄阳籍的山水田园诗人(    )

    A . 李白 B . 孟浩然 C . 白居易 D . 王维
  • 2. 我国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医圣”、“书圣”、“诗圣”分别是(    )

    A . 王羲之、吴道子、张仲景 B . 张仲景、李白、杜甫 C . 张仲景、王羲之、李白 D . 张仲景、王羲之、杜甫
  • 3. 长征中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    )

    A . 巧渡金沙江 B . 四渡赤水 C . 强渡大渡河 D . 飞夺泸定桥
  • 4. 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有关(    )

    A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实行了土地改革 C . 实行了改革开放 D . 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 5. (2017·无锡模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       )

    A . 苏格兰人民起义 B . 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筹集军费 C . 内战开始 D . 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 6. 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是(    )

    A . 巴黎公社 B . 十月革命的胜利 C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7. (2016九下·盘锦月考)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 . 兴建公共工程 B . 整顿银行 C . 调整农业政策 D . 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 . 高速度、低通胀 B . 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C . 信息化和全球化 D . 高速度、低失业率
  • 9. 石油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得益于(    )

    A . 蒸汽机的发明 B . 内燃机的发明 C . 火车机车的发明 D . 电车的发明
  • 10. 2017年距美苏“冷战”开始已经70周年了,下列“冷战”的产物至今依然存在的是(    )

    A . 杜鲁门主义 B . 马歇尔计划 C . 华沙条约组织 D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二、<b >综合题</b>
  •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作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开端,在史册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笔墨。秦始皇……缔造了一个大一统的大秦帝国……然而这个伟大帝国仅仅历时十五年就轰然倒塌。历史的巨大反差,使得秦始皇和他的帝国成为世人关注的千古之谜。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

    材料二:后世对汉武帝的一生毁誉参半。有人称他雄才大略,有人说他穷兵黩武,有人赞他丰功伟绩,有人批他专制独裁。这个让两千多年来人们说不尽道不完的汉武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1. (1) 秦始皇很赏识一位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建立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位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在什么时候被废除?

    2. (2) 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什么措施巩固自己的统治?

    3. (3) 明清时期我国呈现出君主的权力不断强化的特点。请你列举出明清加强君主权力的具体措施。(各一例)

    4. (4) 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西汉开通了海上、陆上“丝绸之路”,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陆上“丝绸之路”的出发地?宋朝海外贸易非常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170年前英国派出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注:这段文字创作于2010年)——《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

    材料二: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中国近代史上的两个不平等条约

    材料三:经过艰难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真正树立起尊严……

    材料四:当代大国角力下,中国不仅经受了严峻考验,而且已成为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

    1. (1) 材料一中“170年前”发生的这件事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2. (2)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哪些主权?(至少答两点)从材料二中的两个条约中,你发现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有何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标志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真正树立起尊严”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 (4)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21世纪的中国应如何发展才能更好的维护国家尊严?

  • 13. 阅读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材料二:96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仅仅只是一簇小浪花。然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这96年的历史,却是波澜壮阔的96年。

    材料三: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

    19.1

    1.5

    0.7

    71.8

    6.9

    1956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资料来源: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 (1) 举一件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思想准备的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你对“焕然一新”是如何理解的?

    2. (2) 请分别指出西安事变发生前后,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国共合作抗日的两例史实。

    3. (3) 观察图表,它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指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4. (4)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创新”,建国以来,为推进祖国统一和实现国内各民族团结发展,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哪些制度创新?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形象的说,14-16世纪的欧洲‘发现了世界,发现了人’。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发现了人”的事件开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陈独秀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运动?

    2. (2) 材料一中“发现了人”的事件和材料二所指的事件在本质上有什么共同点?

    3. (3)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作为当代青年,你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二: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 (1) 上述材料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同一时期你所知道还有什么事件使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任答一点)?

    2. (2) 中国发生了与上述事件性质相同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 (3) 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影响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两个方面回答)

  • 16. 亚太地区是亚洲地区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简称。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亚太政策的变化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九下《世界历史》

    材料二:(一)签字国保证使用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共同对抗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二)各国保证不同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下面是当今常见于各种媒体对几种伙伴关系的基本表述:

    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美日: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

    中日:和平与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材料四:由中国发起筹建的多边开发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将增加多边开发体系的力量,推动亚太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1. (1) 材料一中的条约限制了哪国在中国的扩张?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分析材料二中文件签署的背景,指出这一时期中美苏三国之间形成了什么样的关系状态?

    3. (3) 综合上述材料,总结20世纪亚太地区国家关系呈现出什么样的变化趋势?从其变化中反映出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4. (4) 2017年4月,对于朝鲜再次发射导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5日表示,在当前形势下,有关各方都应保持克制,不做加剧地区局势紧张的事。在60多年前中国为朝鲜问题如何行动?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写出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还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