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17-06-27 浏览次数:1166 类型:中考真卷
一、<b >基础题</b>
  • 1. 默写

    ①悠哉悠哉,

    ②感时花溅泪,

    ③前不见古人,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 小园香径独徘徊。

    , 死于安乐。

    ⑥北国风光, , 万里雪飘。

    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比喻新颖传神,是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

    ⑧“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李白《行路难》中“金樽清酒斗十千”,范仲淹《渔家傲》中“”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⑨选择以下其中之一,默写省略的文言句子(不含标点)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四时俱备。”

    《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

  • 2. 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和蔼ǎi           馈guì赠                铭míng记              吮shǔn吸 B . xuàn(烂  目)        què(跃  桥)        cuō(洗)           chóu(备) C . (桂冠guān 冠guàn军)         (记载zǎi 超载zài)    (湖 泊pō 停泊bó)         (轴zhóu心 压轴zhòu) D . (顷qǐng刻 倾qīng倒)           (游弋yì 摇曳yè)      (旷kuàng野 粗犷guǎng) (阁楼lóu  镂lòu空)
  • 3. 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马大哈          马后炮          马前卒 B . 人是衣裳马是鞍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C . 马到成功      青梅竹马       心猿意马           历兵秣马 D . 矮子骑大马﹣﹣上下为难       马戏团的猴子﹣﹣随人耍
  • 4. 阅读下面文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A . 文段中划线的名词,它和“留美预备学校是清华大学的前身”中的“前身”意思相同。 B . 文段中“聚集”一词,可以用近义词“汇聚”来替代。书写“聚集”时注意两字都是上下结构,其中“聚”字共14笔。 C . 文段中“悬岩峭壁”是并列短语,结构相同的如“铜墙铁壁”“和风细雨”等。 D . 文段中,“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句的主干是“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
  • 5. 在“读资讯,晒感受”语文课堂上,同学们听到如下内容:

           2014年,暮春,子夜,北京。毗邻王府井大街、首家24小时营业的三联韬奋书店内,依然灯火通明。几张书桌,数盏灯光,秒针滴滴有声,手指划过书页,颇有“夜深还照书窗”的意境。

           接着,全班同学就“三联书店创办北京首家24小时书店”畅所欲言,其中几位同学说的话深得大家的赞许!设想你就是发言者之一,请把你说的话写下来。

二、<b >阅读理解</b>
  • 6. 对下面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A .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绘尽孤独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B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冷秋景。 C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D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现了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内心感受。
  • 7. 阅读下面课内和课外文言文,完成小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 (1) 《出师表》是率师伐魏,在出师钱写给后主的。

    2. (2) 请分别写出“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一词的古今意思

      古义:

      今义:

    3. (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4. (4) 下列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深入不﹣﹣吹求疵 B . 驽钝﹣﹣殚精 C . 茅庐﹣﹣此失彼 D . 自枉屈﹣﹣琐不堪
    5. (5) 选段中表明出师条件已具备的语句是:

  • 8.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上书谏吴王(节选)

           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 , 足可搔而绝 , 手可擢而抓,据其未生,先其未形。磨砻砥砺 , 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 , 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原大王熟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注释】①蘖(niè):植物的幼芽。②足可搔而绝:用脚可以踩断。③据其未生,先其未形:在它未成长之前(就抑止它),在它未形成之前(就抑止它)。④磨砻砥砺:四种磨刀工具。⑤种树畜养:种植物,养牲畜。⑥熟计:仔细考虑。

    1. (1) 将文中画线句子用“/”断句。

      积  德 累 行 不  知 其 善  有  时  而 用 弃  义  背 理  不 知 其 恶  有 时 而  亡

    2. (2) 文中画线句阐明了积善成德、_______的道理。

      A . 防微杜渐 B . 温故知新 C . 礼尚往来 D . 得寸进尺
  •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大师治学

           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来,往讲台上一倒,只见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

           ⑦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煮鹤”,说:“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

           ⑧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及其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作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

    1. (1) 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2) 本文第③段描写林语堂,有神态描写,还有描写、描写。

    3. (3) 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4. (4) 文中第⑦段画线句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请简要分析如何表达的。

    5. (5) 阅读以下两则林语堂的经典名言,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印象中的好老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名言一: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封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

      名言二: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希望在你们身上

           ①中国古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人新人换旧人。”

           ②人类社会的进步,有如运动场上的接力赛。老年人跑第一棒,中年人跑第二棒,青年人跑第三棒。各有各的长度,各有各的任务,互相协调,共同努力,以期获得最后胜利。这里面并没有高低之分,而只有前后之别。老年人先走,青年人也会变老。如此循环往复,流转不息。这是宇宙和人世间的永恒规律,谁也改变不了一丝一毫。所谓社会的进步,就寓于其中。

           ③这一番道理,虽然老生常谈,然而却是真理。

           ④人世间的真理都是明白易懂的。可是,芸芸众生,花花世界,浑浑噩噩者居多,而明明白白者实少。你们青年人感觉锐敏,英气蓬勃,首先应该认识这个真理。要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必须从这里开始。换句话说就是,要认清自己在人类社会进化的漫漫长河中的地位。人类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决定,祖国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创造。这就是你们青年人的责任。千万不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作一个哲学命题来讨论,徒托空谈,无补实际。一切人生观和价值观,离开了这个责任感,都是空谈。

           ⑤那么,我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不想说些空话、废话、假话、大话,更是一无灵丹妙药,二无锦囊妙计。我只有一点明白易懂简单朴素、又确实是真理的道理。我引一首宋代大儒朱子的一首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⑥这首诗的关键有二:一是要学习。比如你们对浩如烟海的中华经典必须有深刻的了解。最好能背诵几百首旧诗词和几十篇古文,让它们随时含蕴于你们心中,低吟于你们口头。这对于你们人文素质的提高,都会有极大的好处。二是要惜寸阴。光阴,对青年和老年,都是转瞬即逝,必须爱惜。“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两句意义深刻的话。

           ⑦对此,你们青年人不仅要心里明白,还要真正能实行,才能接好前人的接力棒,才不会虚度此生。以上都是我的肺腑之谈。

           ⑧青年们,好自为之。世界是你们的。

    (文章选编自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

    1. (1) 本文第④段中,作者认为“青年人的责任”是什么?

    2. (2) 引用手法在本文中的使用,好处是什么?

    3. (3) 文中第④段赞美青年人“感觉锐敏,英气蓬勃”,这使人联想起“青年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请你仿照后一种形象的语言,再写一句表达对青年人的赞美。

    4. (4) 文章结尾,长者嘱托“青年们,好自为之”,那么青年人应该怎么做?结合本文内容,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b >写作</b>
  • 11. 亚里士多德说: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请你从“视觉角度”或者“听觉角度”(二者都用也行)描写大自然中的一处美景。字数不少于80字。

  • 12. 毕业升学,是你人生走过的一个“驿站”。回首三年来的初中语文生活﹣﹣仿写汉字、诵读经典、真情写作、激昂演讲、编演戏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置身其中的你享受着、成长着!

            请选取你曾参与的某一次语文活动,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大作文与作注意事项:①仔细审阅题意;②叙事中融入自己真切的感受;③用词贴切,句式多样,使语言富有表现力;④段与段衔接自然,使其浑然一体;⑤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⑥书写4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