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0-01-31 浏览次数:2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b>选择题</b>
  • 1.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大风朔雪冰冻络绎不绝 , 天气越来越冷,冰层越结越厚,是一连串冰川期降临的预兆。 B . 极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唯有此种痛苦,才强迫我们大彻大悟 C . 乘客因为自己坐过站向公交车司机泼开水,导致车辆失控,差点儿坠入河中。这个乘客的做法简直不言而喻 D . 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 , 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 2.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B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步进入中小学课堂。 C . 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考试时又没有按照要求仔细审题,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D . 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
二、<b>综合性学习</b>
  • 3. 阅读语段,完成小题。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ǎi时,春天就来到了。

        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只定期迁xǐ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chè回去就不容易了。

    1. (1) 给文段中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ǎi

      chè

    2. (2) 解释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
    3. (3) 文段中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 4. 初二年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 (1) 【辑古诗】在“分门别类辑古诗”的活动中,同学们收录了一类古诗,请你为其中选出的有代表性的诗句连线作者,然后用四字短语给这本诗集命名。

      ①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张籍

      ②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崔颢

      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曾参

      ④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李益

      诗集名称《

    2. (2) 【品诗句】在“品诗会”上,同学们另赏析了下列诗句,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河洲上关关鸣叫求偶的雎鸠鸟为“比”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君子的佳偶,借助鸟的叫声引出抒情主人公对淑女的殷切盼望,以此情感总揽全诗。 B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平”、“涵”、“混”锤炼精妙,富有表现力,写出了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 C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D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表达的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三、<b>名著阅读</b>
  • 5. 名著阅读。
    1. (1) 金庸先生曾说:“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其中包含着丰厚的家训智慧,傅雷先生教导(人名)终身贯彻的家训是:“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
    2. (2) 下列选项是与《傅雷家书》相关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它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我们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从而提高自己的修养。 B . 家书中谈及生活琐事,语言真挚隽永;谈及艺术的见解,深邃凝练;谈及人生感悟,平实又深刻,读来如沐春风。 C . 文如其人,封封家书都映照出傅雷丰满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位对孩子严苛又慈爱的父亲,是个文学和艺术修养俱佳的智者,是一个怀有赤子之心的爱国者。 D .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艺术理论家。他钟爱法国文学,翻译了大量法国作品,尤其是对巴尔扎克的作品更是潜心钻研,为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四、<b>情景默写</b>
  • 6. 默写。
    1. (1) 《关雎》中以“”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2.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
    3. (3) 《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两句是:
    4. (4) ,白露未晞。
    5. (5) ,往来翕忽。
五、<b>文言文阅读</b>
  • 7. 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便还家

      ②便向路

      其境过清

      ④悄怆幽

    2.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不足外人道也     中轩敞者 B . 问所来           隶而 C . 此中人云         如有所 D . 大惊             记之而去。
    3. (3) 下列四个选项中与“全石以为底。”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 . 甚矣,汝之不惠 D . 天子为动
    4.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 (5) 【乙】文按游览的先后顺序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6. (6) 【甲】文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试依据课文内容回答“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六、<b>现代文阅读</b>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贾平凹

        ①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了。家里传来消息说:“它死得很惨,被拦腰折断,又裂为四块,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②打我记事起,这棵老槐树就在门前站着,是那么粗,那么高。我们这些孩子,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荡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很。冬天,大地上光秃秃的,老槐树也变得赤裸裸的,鸟儿却来报答它,落得满枝满梢。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树就是一首歌。我们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③我不能不去看它了,一回到村口,就急切切地找那老槐,果然,没看到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老槐,被劈成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墙角,白花花的刺眼。我心里不禁抽搐起来: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失了呢?如今老槐树留给我的,就只剩刺眼的树桩了吗?我痛心不已,再也硬不起心肠,蕴藏着的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化作泪水流了下来。

        ④夜里,我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要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突然,我看见在树桩四周的皮层里,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⑤小儿从屋里走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没有了。”“爸爸也想槐树吗?”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霎时就消失了。

        ⑥小儿突然说,“爸爸,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水一样的声音?这是我曾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啊!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

        ⑦“泉!生命的泉!”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紧紧搂住了我的小儿。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涌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条根,该是那一道道的水源了吧!

        ⑧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那嫩嫩的枝条上,绿绿的小叶一片片绽了开来。“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能的。”我肯定地说。

        ⑨说完了,我们就再没有言语,静静地坐在“泉”边,谛听这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1. (1) 请认真阅读选文,在表格A,B,C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事件

      作者感情

      听到老槐树惨死的消息

      A

      B

      痛心

      小儿发现了树桩是一口“泉”

      C

    2. (2) 品味语言。

      ①请结合语境,从内容和表达角度对选文第②段画线句进行赏析。

      ②请比较下面原句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原句:一片片的小页绽了开来,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

      改句:一片片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小叶占了开来。

    3. (3) 文章在构思方面很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的发现。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了解再生纸

        ①再生纸是以废纸(又称二次纤维)为原料(或主要原料)而生产出来的纸张。目前,我国对再生纸环保标志产品的规定是:使用100%的废纸浆,否则就不能算作环保产品。

        ②在1990年,日本就规定普通期刊纸、复印纸、报表用纸等一律使用再生纸,在这些纸品中,废纸浆的比例不得少于70%,美国则要求从19年起白宫采购的所有办公用纸和生活用纸,其原料中必须含有30%以上的废纸浆成分。之所以出现这种“众口不一”的情况,是因为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对再生纸中废纸浆使用比例的一个明确规定。

        ③由于废纸的来源广,因此再生纸中的废纸浆应该是我规定的指标回收所得,再经过清洁、脱墨等工序处理后的纸浆,而不应该是随意捡来的废纸。考虑到生产再生纸的技术水平,也为了促进再生纸产业的发展和环保纸的推广与使用,我国再生纸中含有的废纸浆比例一般以超过50%为现在,一些造纸厂把含有不同比例的废纸浆制成的纸张统统称为环保纸,这是不准确的。生产厂应该在包装纸品上注明其中废纸浆的比例。

        ④我国宋代便己开始利用废纸制造再生纸了。明代料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写得更明白:“废纸去墨污,浸烂……再造……依然成纸,耗亦不多……名曰还魂纸。”显然,这里说的还魂纸就是再生纸。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再生纸好用吗?一般人认为,废纸纤维在循环利用过程中会造成纤维结构损坏,反复回用会使成纸强度减弱,其实,在废纸的循环利用过程中,由于原料中的木质素被“胶质化”,使纤维的结合力和弹性增加,成纸强度反而增大,处理中如果再添加一点化学助剂,对改善再生纸的物性是有利。所以,再生纸松厚度很好,印刷效果也佳。

    ⑥利用再生纸的最大功效在于减少资源消耗。据统计,每回收1吨废纸,可以用来制造再生纸0.85吨,相当于少用木材3立方米,化工原料0.3吨。此外,利用废纸为原料来制造纸浆,可以省去若干工序,大大地节省能源的消耗。每利用1吨废纸,可节省电力600度,标准煤1.2吨,水100立方米。

        ⑦一般制浆造纸过程中会产生黑液、中段水和白水,它们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而废纸制浆中没有黑液,故大大地降低了污染程度。再生纸制浆过程中可以节省60%的用水,废水的排放量减少50%,尤其是可以省去造纸前期的几道工序,废纸制浆比原木制浆降低了75%的空气污染、35%的水污染。

        ⑧使用再生纸还能保护视力。众所周知,纸张的白度过高、光线反射过强对阅读是不利的。研究发现,纸张白度在82度左右,对阅读是适宣的。因为再生纸的白度比较低,通常漂白到84度所以大大减少了对眼睛的伤害。

    1. (1) 第②段,日本和美国例子的作用是(    )
      A . 说明日本和美国要求利用再生纸的时间比较早 B . 说明各个国家对废纸浆使用比例的标准并不同 C . 突出了日本的环保要求比美国更严格 D . 通过比较表明美国的环保意识较薄弱
    2. (2) 第③段说:“这是不准确的”,理由是
    3. (3) 在第④段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句子。
    4. (4) 有人认为第⑥段两处画线句语意重复,可删除其中一句,请谈谈你的看法。
    5. (5) 选文介绍了再生纸的优点有哪些?
七、<b>命题作文</b>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