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2019年中考社会法治试卷

更新时间:2019-06-27 浏览次数:756 类型:中考真卷
一、<b>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b>
  • 1. 2019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经初步核算,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站上_________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稳居世界第二位。(    )
    A . 70 B . 80 C . 90 D . 100
  • 2.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    )
    A . 外资企业法 B . 电子商务法 C . 外商投资法 D . 土壤污染防治法
  • 3. 2019年4月下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这是2019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回答小题。
    1. (1)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    )
      A . 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B . 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 C . 齐心推动“一带一路”发展 D . 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
    2. (2) “一带一路”建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有(    )

      ①促进沿线国家共享成果

      ②助力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

      ③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

      ④推动经济开始走向全球化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4. 来自台州的郭口顺被评为“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2018十大年度人物。30多年间,他筹资500多万元助学帮困,挽救失足青少年近千人。他身上传递的正能量是(    )
    A . 关爱他人,道济天下 B .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C . 助人为乐,坦诚相待 D . 诚信守法,律己宽人
  • 5.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里的这段文字体现出友谊是(    )
    A . 一种亲密的关系 B . 平等的、双向的 C . 一种心灵的相遇 D . 永恒的、不变的
  • 6. 近年来,不少含有不良信息、网络游观及商业广告等内容的有害手机软件进入中小学校园,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这启示我们(    )
    A . 客观事物复杂多变,人们无法认清真相 B . 立场不同,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必然各异 C . 网络信息鱼龙混杂,需要学会科学辨别 D . 网络世界无拘无束,虚假信息不可避免
  • 7. 读下图漫画《合力禁毒》,以下对漫画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力量要联合保护,关爱学生成长

    ②各级学校要加强宣传,增强防范意识

    ③行政部门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④学生群体要敬畏生命,远离毒品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8. 对下列图示所表达的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9. 经过长期酝酿,W市人民政府形成了《W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为了在条例实施前进一步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发布征求意见稿,鼓励市民积极发表意见。W市市民参与民主决策的这一方式是(    )
    A . 专家咨询制度 B .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C . 社会听证制度 D .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 10. 合州某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决定组织研学活动。回答小题。
    1. (1) 该校决定11月中旬组织学生到某公园开展研学话动。下列天气最适合的是(    )
      A . B . C . D .
    2. (2) 该校九(4)班同学在公园入口指示牌上发现有该地的“风向玫瑰图”(如图所示)。老师介绍说:图中各点和坐标中心的方位表示风向,距离长短表示发生频率的高低。据图分析,此地最主要的盛行风向是(    )

      A . 东北风 B . 东南风 C . 西南风 D . 西北风
    3. (3) 该学校决定寒假期间组织八年级部分学生赴考港澳大南区开展研学活动。下列地图最适合用于研学攻略的是(    )
      A . 香港公交地图 B . 中国地形图 C . 广东旅游地图 D . 世界政区图
    4. (4) 该学校决定暑假期间组织七年级部分学生赴澳大利亚研学,同学们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 堪培拉市的人们身穿短袖出行 B . 珀斯市连续阴雨绵绵 C . 悉尼市的海滩聚集着成群企鹅 D . 墨尔本市清真寺林立
  • 11. “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教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与这首军歌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 霍去病 B . 戚继光 C . 郑成功 D . 邓世昌
  • 12. 我们获取历史信息,会有“事实的陈述”和“评论意见”。下列不属于“事实的陈述”的是(    )
    A . “及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 B . “秦有陇西、北地、上都,筑长城以拒胡。” C .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D . “(秦皇帝)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 13. 重大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历史事件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新航路开辟——使区城联系日益密切

    ②瓦特改进蒸汽机——出现了工厂制度

    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潮流

    ④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因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作者关于美国革命的评价,是因为它(    )
    A . 脱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B . 确立共和体制,实行三权分立 C . 解放黑人奴隶,维护国家统一 D . 战胜封建王权,实行君主立宪
  • 15. 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册)》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划分为三个阶段(见下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第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是(    )

    阶段

    时间

    概况

    第一阶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德日法西斯国家获得胜利和扩张

    第二阶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反法西斯同盟国在各个战场开始反攻

    第三阶段

    1944年至1945年

    反法西斯同盟国取得最后胜利

    A . 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C . 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的胜利 D . 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 16. 下图为小西同学针对环境问题梳理的知识框架,“……”处内容应该是(    )

    ①建设人工林场

    ②合理利用水资源

    ③大力发展旅游业

    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二、<b>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60分)</b>
  • 17. 哥伦比亚鲜花种植业只有短短35年历史,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目前已成为仅次于荷兰的世界第二大鲜花生产国。该国鲜花数量大、种类多、品质优,其中出口到美国的鲜花占美国鲜花市场的78.5%以上。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1. (1) 描述哥伦比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2. (2) 分析气候条件对哥伦比亚鲜花生产的有利影响。
    3. (3) 说明哥伦比亚成为美国最大鲜花出口国的社会经济条件。
  • 18. 人民群众蕴藏着伟大的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使革命得到发展。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三:历史总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我们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1978年冬,小岗生产大队的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在包产到户的“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一场改变中国亿万农民命运的实践,正由他们拉开序幕。

    ——摘编自《小岗人家四十年》解说词

    材料四: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 (1) 上层社会力量与哪一阶级力量对比显得微不足道?促使此阶级力量“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思想武器是什么?
    2. (2) 中国共产党28年里如何凝聚人民群众力量使革命得到发展?列举两个史实并加以说明。
    3. (3) 根据材料三,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岗村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得以推广的原因。
  • 19. 法治中国,宪法至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及法律链接。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材料二:2019年3月,台州发生了一件新鲜事:小偷跑到派出所投案自首了!由于台州市公安局提出了创建“无盗抢城市”的具体目标,他们有案必侦,有案必破,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有了保障。对此,市民们纷纷点赞。

    材料三:某班级举行“宪法在我心中”主题活动,同学们踊跃分享自己所自己的几件有意义的事情。

    小红;我写的小说正式出版了,出版社给我寄来样书和稿费,我自觉缴纳了个人所得税。

    小西:上星期天,我很高兴地参加了台州市举行的“宪法进万家”去治宣传洁动。

    小敏:我主动把综各实践活动成果《关于解决校门口交通损贵问题的建议》发到“县长信箱”里。

    1. (1) 请解读材料一漫画的寓意。
    2. (2) 材料二中的公安局在历行法治中履行了什么职责?这与宪法存在着什么关系。
    3. (3) 结合材料三,说说同学们的做法对青少年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权威的启示。
  • 20. 台州某校九年级(2)班以“弘扬创断精神,凝聚创新力量”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 (1) 【第一阶段】同学们上网查找到以下资料。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在生物制药领城主要数据比较表(2017—2018年)

      国家/地区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全球研发金额占比

      全球市场份额占比

      欧盟

      13.2%

      28%

      27%

      美国

      13%

      46%

      38.6%

      日本

      2.3%

      8%

      14.4%

      中国

      27.5%

      1%

      7.2%

      【注】单克隆抗体类药物代表全来生物制药的最高水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垄断着全球98%以上单克隆抗体类药物。

      请概括资料反映的信息。

    2. (2) 【第二阶段】2019年2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整版文章,报道了台州乡贤俞德超博士及其带领的信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同学们根据报道整理出三张卡片资料。

      从放牛娃到科学家

      小时候,他是天台山里的放牛姓。18岁,成为大山里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后来,跨海过洋到美国从事药物研究13年,拥有61项发明专利。2006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国创业。

      艰苦创业谱新篇

      回国后,面对简陋的科研条件,他带领团队迎难而上,负重拼搏,开发出“康柏西普”,改变了中国眼底病致盲患者无药可治的历史,这是我国首个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单克隆抗体类药物。

      质朴话语显情怀

      “回国为中国生物药产业贡献力量,把创新理想融入伟大的时代,和祖国一起同频共振,这是我最正确的人生选择。”

      “开发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质量生物药,这应该就是我们的使命。”

      结合卡片资料说说创新精神在俞德超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3. (3) 【第三阶段】围绕俞德超的创业事迹,研究小组的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综合上述材料,任选一个观点加以评析。

  • 2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州是中国戏曲的发样地之一。据《台州地区志》记述:“晚唐、五代时,台州已有参军戏或杂剧演出。”至宋代,随着城市的繁案,合州戏曲开始兴盛,州县均有组织,“勾栏”业也等有民间艺人演出,经过长期演绎,台州戏曲于明末清初发展成合州乱弹。

    材料二:台州乱弹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注】2006年,台州乱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材料三:2010年以来,台州乱弹艺人多方寻我新出路,实现新发展,有《成继光》、《昭君出塞》等许多优秀传统刷目,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创作编写了《老村新路》等新剧目,歌颂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好人好事;主创人员开设戏曲名家工作室培养后备人才,深入校园开展普及性公益讲座;走进乡村大舞台、走入电视台、登上国家大剧院,展现地方剧种的独特演年魅力;走出国门,问鼎德国国际文化戏曲节,并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获得中外嘉宾的高度称赞。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合州戏曲在宋代开始兴盛的历史背景。
    2. (2) 台州乱弹发展历程中的两次“毁灭性打击”分别和哪些历史事实有关?
    3. (3) 结合材料三中台州乱弹艺人的做法,谈谈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4. (4) 综合上述材料,从台州乱弹的发展历史看,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