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泰安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19-06-24 浏览次数:336 类型:中考真卷
一、<b>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b>
  • 1.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盖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
    A . “兼爱”“非攻” B . “无为而治” C . “仁政”治国 D . 依法治国
  • 2. 1877年,西方学者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一词,用于描述汉代时期的中国和中亚,西亚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交通线。这里介绍的是“丝绸之路”的(    )
    A . 产生背景 B . 主要行人 C . 路线走向 D . 开通前提
  • 3.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
    A .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 .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清色误王国 D . 陈桥兵变成君主,黄抱加身显威风
  • 4.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 . 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 . 西野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C . 江南经济繁荣,出现了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 D . 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 5. 1624年,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殖民者将整个台湾置于其统治之下。1662年2月被荷兰殖民者霸占了38年的台湾,复归中国所有。以下主题与材料描述一致的是(    )
    A . 据台湾倭寇为乱  施火攻都司破贼 B . “马车夫”窃据宝岛  郑成功扬名中华 C . 拒招抚郑氏末路  遣水师两岸一统 D . 五十载岁月轮回  逐日寇光复神州
  • 6. “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割占香港岛 B . 火烧圆明园 C . 黄海大战 D . 台儿庄战役
  • 7.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中国(    )
    A . 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 . 开启了近代化探索 C . 改变了社会性质 D . 摆脱了殖民统治
  • 8. 下列选项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期间邓小平参与的重大事件有(    )

    ①南昌起义    ②武汉会战    ③千里跃进大别山    ④淮海战役

    A . 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③④
  • 9. 关于中国近代史上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B . 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都达成了有利于中华民族利益的共识 C . 重庆谈判的成果最终被撕毁 D . 毛泽东和周恩来都直接参与了谈判
  • 10. 清朝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    )

    ①都面临内外交困局面

    ②都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

    ③都废藩置县

    ④都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1.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美国南北战争是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 B . 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C . 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照人奴隶宣言》 D .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维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了林肯总统
  • 12. 列宁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本书是(    )
    A . 《独立宣言》 B . 《人权宣言》 C . 《拿破仑法典》 D . 《共产党宣言》
  • 13. 《大国崛起》解说词:“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    )
    A . 推翻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 B .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 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 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 14. 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是(    )
    A . 都使国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B . 都有利于本国经济恢复和发展 C . 都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和巩固 D . 都为促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时同盟奠定了基础
  • 15. 下表中的史实与结论,表述不一致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894年的公车上书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B

    新文化运动

    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C

    苏联第一,二个五年计划

    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D

    《联合国家宣言》

    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A . A B . B C . C D . D
二、<b>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8分,第18题7分,第19题10分,共35分)</b>
  • 16.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暑假期间,泰安某学校分两组乘火车和飞机进行了一次研学旅行,这是两个小组发回来的研学资料,请你参与进来,完成相关任务。
    1. (1) 【第一组:观传统文明,悟文化意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汉代讲经”现象的出现与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哪一建议有关?图二大运河的开通起到了什么作用?图三反映的内容与宋朝采取的哪一治国政策密不可分?图四明朝航游家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哪里?

    2. (2) 【第二组:亲历纪念地,有爱情怀】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五的雕塑设计是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图六成为中国著名红色旅游景点的理由。

    3. (3) 两个小组乘坐的这种类型的交通工具最早出現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请按先后顺序写出这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到什么时代?
  • 17. 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会议上作出的重要批示,为强化执改党的执政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均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材料二: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让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 (1) 古代史上,许多朝代也注重对权力的监督,管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负责监察事务的中央官职是什么?元朝负责监察事务的中央机构是什么?西汉时期朝廷为了监视地方官吏建立了什么制度?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按先后顺序依次写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3. (3) 依据材料指山:“到建党一百年时”和“到新中国成立百年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分别是什么?
  • 18. 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其中的债务法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贵族対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材料二: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强国之路》

    材料三:读下图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 (1) 写出这部法律文献的名称。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法律文献作简要评价。
    2. (2) 材料二中英国建立起的政治体制是什么?这一体制的创立与英国哪一法律文件有关?
    3. (3) 材料三图所示的政治制度开始于美国哪一部文献的制定?该文献的制定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4. (4) 材料四最早出自哪部法律文献?
  • 19.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同学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摘自2017年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三: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材料四:“冷战”结束后,英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五: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摘自2017年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历史下册

    1. (1) 材料一图一人物在1914年为了征服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举行了军事演习,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图二事件的爆发标志着什么?
    2. (2)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3. (3) 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在二战中发挥的国际影响是什么?
    4. (4)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说明,美国是否达到了建立“世界新铁序”的目的。
    5. (5) 依据材料指出中国秉持的全球治理观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