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2019届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

更新时间:2019-07-26 浏览次数:445 类型:中考模拟
一、<b>选择题</b>
  •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1iǎn)     (zháo)急     (yǔn)落     (yàng)怏不乐 B . (chú)形      (qiè)意      (pì)如      面面相(qù) C . (xuán)虚     褴(1ǚ)       (jí)首      (jiá)然而止 D . (qǐ)丽       (mò)然       (jí)取      前(pū)后继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诘责    更胜一筹    禁锢    恪尽职守 B . 亵渎    走头无路    坍塌    通宵达旦 C . 阑语    相得益彰    混淆    翻来覆去 D . 愧赧    神秘莫测    游弋    断壁残园
  • 3.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 , 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 他最喜欢在华灯初上之时,与一帮朋友在烧烤店举杯小酌,同享天伦之乐 C . 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D . 平时,大家抓紧时间复习,李明却玩的痛快;要中考了,他天天开夜车,结果生了病,连中考都不能参加。真让人叹为观止啊。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 . 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在思考,但是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C .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材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 . 昆大高铁开通后,从大理到昆明的时间需要两小时左右,比原来减少了三倍多。
  •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什么叫典?

    ②因为语言太复杂了,

    ③话虽如此,但是要每本字典、词典做到处处符合规范,实在是不容易的事。

    ④就是国家制定规范和标准也难以面面俱到。

    ⑤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规范、标准的意思。

    ⑥古人说,“典”者法也,范也,常也。

    ⑦字典、词典之为“典”,是因为他能为社会提供规范字词写法、解释和用法等。

    A . ①⑥⑤⑦③②④ B . ①⑥⑦③②⑤④ C . ①②⑤⑦③④⑥ D . ①②④③⑥⑤⑦
  • 6.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左传》是一部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主要历史人物活动的编年体史书。 B . 泰戈尔,印度诗人,著有诗集《吉檀迦利》等。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 . 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称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为阳。 D .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宣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英雄壮举的传记。
二、<b>句子默写</b>
  • 7. 根据提示填空。
    1. (1) 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2)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 (3) 白居易《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4. (4) 《<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5. (5)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你从学过的古诗中写出含有“绿”或“青”字的连续两句(课内外均可)
三、<b>综合性学习</b>
  • 8. 按要求回答问题。
    1. (1) 2018年,《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发布。《通知》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了将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落到实处,学校拟开展“扫黑除恶进校园”活动,请你参与并且完成以下任务。

      ①为了营造扫黑除恶的强大声势,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

      ②为了让全校同学了解什么是社会黑恶势力以及社会黑恶势力对社会的危害,知道扫黑除恶的重大意义。请你就本次活动向学校领导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③你班将开展“扫黑除恶”主题班会,为此将举行一系列活动。请根据示例,为活动再设计两个内容。

      A.写内心独白    B.讲黑恶势力危害故事

    2. (2) 阅读以下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牵着蟹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他修成正果后,受封为。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

四、<b>诗歌鉴赏</b>
  • 9.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1) 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昔人”指多年前在黄鹤楼告别诗人的老朋友。 B . “晴川”“汉阳”“鹦鹉洲”都是地名。 C . 诗人先仰观,再俯瞰,登楼所见之景气象阔大。 D . 暮色中的乡关之景唤起了诗人内心无尽的惆怅。
    2. (2) 诗歌的首联、颔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五、<b>文言文阅读</b>
  •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要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 (1) 解释划线词。

      ①以顺为者,妾妇之道也

      ②往之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2. (2) 划线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女家            何陋 B . 一怒诸侯惧        行貌跌丽 C . 得志,与民之      是观之,王之蔽甚矣 D . 不得志,独行道    居庙堂之高则忧
    3. (3) 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 (4)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B .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奉行的最多也只是“妾妇之道”谈不上是大丈夫。 C . 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能够身居高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D . 孟子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 (5)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结合选文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六、<b>现代文阅读</b>
  • 1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 , 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1. (1) 第①段写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其用意是什么?
    2. (2) 请分析第段⑥画线句子使用了说明方法及作用。
    3. (3) 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低头族”除了和屏幕对话,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无法生存。 B . 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显现已过。 C . 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只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制痛、流泪、畏光等症状。 D . 第⑤段紧接第④段的研究结论,具体说明长期进行手机阅读导致的健康危害,第⑥段写的是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情况。可见两段的顺序不能调换。
    4. (4) 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手机阅读”的看法。
  •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初的温暖

        ①男孩小时候家里很穷,甚至有时连上学的本子也买不起,常常用完了正面用反面。一天,班里来了位新生,是个漂亮的女孩,扎着鲜艳的蝴蝶结,背着一个让全班同学都眼红的书包。

        ②女孩跟他成了同桌。她的文具盒里装满了各种漂亮的笔和橡皮,她还有很多崭新的方格本,甚至有精装的笔记本。男孩偷眼看,心里既嫉妒又眼馋。

        ③男孩自尊心很强,怕女孩笑话,本子用完便不再用反面,也就不记笔记,只靠脑子记。女孩感到很奇怪,有一天问他,他说:“会了,不用记了。”女孩好像明白了什么,主动拿出两个本子给他,男孩拒绝了,女孩羞红了脸,几天不和他说话。有一次,班里组织看电影,每人交5分钱,男孩没有钱,就没有报名。女孩高兴地跑到他跟前,说:“明天下午看电影,我替你把钱交了。”男孩气恼地说:“我不去,用不着你给我交。。”女孩委屈地哭了,说:“你以后还给我还不行吗?”男孩没有再说话,勉强答应了她。

        ④第二年,女孩的家要搬了,男孩不知道要搬到哪儿,只觉得有一种留恋的感觉,仿佛丢了东西似的。知道她走的日期后,那一天他没有去上学,早早地候在一个十字路口——县城开往外地的车辆都要经过这。终于,一辆大货车开了过来,女孩和她的哥哥站在车厢里。女孩看见了他,高兴地向他挥手,男孩想跟她说点什么可没有说出来,车速很快,一溜烟从眼前过去了。

        ⑤第二天上学,班里一个女同学给男孩送来一个沉甸甸的牛皮纸包,说是同桌留给他的。男孩打开,是厚厚一摞没用过的各式作业本,还有她用过的漂亮文具盒,里面装满了铅笔,还有一支能抽水的钢笔。笔中间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送给我最好的同桌。”

        ⑥男孩哭了,他突然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那天起,他的心知道了什么叫疼痛。

        ⑦那个文具盒,他一直保存着,有时候拿出来看看,眼前会晃动着一对鲜艳的蝴蝶结,一跳,一跳……

        ⑧几十年过去了,男孩读完大学,又读了博士,打拼多年后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阅尽沧桑后,他越来越怀念那个当年跟他同桌的小女孩,于是在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寻找那个叫王丽晨的女孩。

        ⑨电视台的记者闻讯后,邀请他做了一次访谈,面对现场的许多观众,他把藏在心底的那段往事说了出来,说到动情处,他几次哽咽,说如果能见一见当年同桌的女孩,此生也就无憾了。

        ⑩主持人问他:“为什么非要见她呢?相见不如怀念,保留最初的那份美好,为她祝福,不是很好吗?”

        ⑪他摇了摇头。

        ⑫主持人又说:“丽晨现在已经步入中年,也许已经发福,也许过得很不如意,如果是这样,你还会执意见她吗?”

        ⑬他说:“是的,我想当面对她说声谢谢。另外,如果她有什么难处的话,我想尽自己所能帮她一把。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着她,甚至没有一天忘记过她,小时候,因为贫穷,我看过太多的冷眼,但她给了我最初的温暖,这成了我生命的动力……”他已经泪光莹莹,“我想看见她还美好地生活着,跟我一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

        ⑭几天后,他收到一封信:“亲爱的刘同学,不瞒你说,那天我就坐在观众席上。之所以不见你,并不是因为你太富有,或者我已经老了,而是有些美只适合放在心里,就像一坛陈酒,一旦打开味道就淡了。感谢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活在你心里,如果你对我心存感激,那就在心里保存那份最初的美好并把它传递下去吧。”

        ⑮信是那位主持人写的,王丽晨是他的妹妹。她已于三年前病逝。

    1. (1) 文章以“最初的温暖”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
    2. (2) 根据文章情节的发展,请在第⑥段的横线处补写出男孩此时的心理活动。
    3. (3) 第④段写到了女孩的哥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这一人物的出现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4. (4) 请简析第⑮段在全文中的表达效果。
    5. (5) 结合文章主题,说说这篇文章给了你哪些启示?
七、<b>命题作文</b>
  • 13. 请以“有一种风景,在心灵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