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沿河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

更新时间:2019-06-27 浏览次数:339 类型:月考试卷
一、<b>选择题</b>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zhǎo)     (chéng)罚      (yān)红         心不在(yān) B . (jiào)对     (shuó)果       选(pìng)        群蚁排(yǎ) C . (zhì)友      元(xūn)        (mǒ)杀          慷(kǎi)淋漓 D . (kǎi)      伴(nǚ)         调(gēng)        (yān)然勒功
  •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谣言    抱歉    悠然    目不窥圆 B . 绞肉    梳头    奠基    沥尽心血 C . 迭起    深霄    草率    层出不穷 D . 卓越    背诵    昼夜    迥迥目光
  • 3.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B . 闻一多先生“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 , 声震天地! C . 尽管霍金被疾病困在轮椅上,但他仍锲而不舍 , 创作了一系列科学著作。 D . 他毕业后来到贫穷落后的家乡任教,一年到头兀兀穷年 , 奉献自己的芳华。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 . 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是看他作出了突出的成绩。 C . 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一倍。 D .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B .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 . 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D .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常常陪到夜里十二点钟。
  • 6.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是这些优秀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客观情况、周围环境即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优秀也可能变成劣势。

    ③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优势都是后天点滴积累的结果。

    ④如刻舟求剑,麻痹大意,更可能发生逆转,最终导致失败。

    ⑤因此,不能让经验主义冲淡了规律。麻痹思想遮挡了双眼,从而败在了优势上。

    A . ②⑤①③④ B . ③①②④⑤ C . ③①④②⑤ D . ②⑤④①③
  • 7.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B . 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她的中篇散文《回忆鲁迅先生》从日常生活细节出发细腻而动人地展现了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生活。 C .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崇高品格。这篇文章的作者臧克家被称为“农民诗人”,他以一篇《老马》成名,其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红烛》等。 D . 《邓稼先》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写的一篇人物传记,通过6个小标题构思全文,从背景到具体内容,再到总结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二、<b>文言文阅读</b>
  • 8. 阅读《论语》和《孙权劝学》,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1)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亦乎(说,同“悦”,愉快) B . 以军中多务(推托) C . 若孤(孰,同“熟”,熟悉) D . 鲁肃过寻阳(到,等到)
    2. (2) 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结友别          学时习之 B . 往事耳          大兄何事之晚乎 C . 卿今涂掌事      但涉猎 D . 以为大有所益    可以为师矣
    3.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都是学习方法。 B .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正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C . “不可不学”双重否定,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可见他对吕蒙的关心和寄予的厚望。 D .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
  •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2)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三、<b>句子默写</b>
  •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1)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2. (2) 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3. (3)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 (4)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 (5) 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6. (6) 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四、<b>诗歌鉴赏</b>
  • 11.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登幽州台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 (1) 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2) 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五、<b>综合性学习</b>
  • 12. 2015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现有吸烟人数比五年前增加1500万,已高达3.16亿。2016年5月31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无烟日,学校准备开展以“无烟中国,无烟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 (1) 请你为学校的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
    2. (2) 生活中哪些公共场所常有吸烟现象?请列举出至少2个。
    3. (3) 课间,在校园的某个角落,假如你发现有同学正在吸烟,你将如何劝阻?
六、<b>现代文阅读</b>
  • 13. 阅读杨振宁的《邓稼先》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①抗战开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②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5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

        ③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④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⑤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⑥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⑦“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⑧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⑨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⑩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⑪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1. (1) 请概括出选文叙述邓稼先的两件事。
    2. (2) 选文第③段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3. (3) 本文讴歌的对象是邓稼先,而在这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还写奥本海默?
    4. (4) 怎样理解“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 14. 阅读老舍的《骆驼祥子》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①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

        ②刘四爷是虎相。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的就必也知道虎妞。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刘家父女的办法常常在车夫与车主的口上,如读书人的引经据典。

        ③在买上自己的车以前,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

        ④“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

        ⑤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⑥“我可还得在这儿住,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祥子颇自傲地说。

        ⑦“行!”刘四爷又点了点头。

        ⑧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而想给虎妞弄个招门纳婿的“小人”。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羡,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归了祥子。这个,教他们只敢胡猜,而不敢在祥子面前说什么不受听的。其实呢,刘老头子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账儿。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侮人。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厂子里平常总住着二十来个车夫;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初上来,大家以为他是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刘老头子没有夸奖过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过他一眼;老头子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父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更痛快而慈善一些。

    1. (1) 选文第①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2. (2) 选文第②段划线部分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 (3) 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4. (4) 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七、<b>命题作文</b>
  • 15. 任选下面一题作文。

    题目一:真的不容易

    题目二:难忘那                       的眼神

    提示与要求:①若选题目二,请你从“期盼”“慈爱”“坚毅”“失望”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全;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文章字数600字以上;④书写要求规范、整洁、美观;⑤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也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