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教研联盟测...

更新时间:2019-07-03 浏览次数:264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基础(24分)</b>
  •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2)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 (3) ,齐鲁青未了。。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
    4. (4) 《陋室铭》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5. (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总之:都是些fán  suǒ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xiāng  qiàn在门框里。

    ③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diān  pèi  liú  lí,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④又像一个rěn  jùn  bù  jīn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尽管老师一再强调校园安全问题,有些学生却总是不以为然 B . 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向老师不耻下问 , 不要有任何遗留的问题。 C . 有些同学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口出脏话,实在让人深恶痛绝 D . 在中国,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能说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 B . 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C . 一个好的比喻,或形似,或神似,或形神兼似,总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D . 灵璧三中初中部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 5. 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横线上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

    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夜晚,哪会体会到风和日丽的可爱!未经历黑暗寂寞的洗礼,哪会体会到破茧成蝶的美丽!

二、<b >阅读理解(46分)</b>
  • 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

      ②亭亭净

      ③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2.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B . 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出了莲花的超凡脱俗。 C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用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D . 作者写牡丹的目的是以之正面衬托莲的高洁素雅。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高铁”是怎样飞起来的

    ①按照国际铁路联盟规定:铁路提速达到时速200千米以上,新建铁路达到时速250千米以上,就能被称为高速铁路。仅仅几年前,说起“高铁”这个词,许多人还非常陌生,对“高铁”到底能有多快还抱有好奇。而今,高铁已经真实地驶入了我们的生活:2008年8月1日,时速高达350千米的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标志中国铁路正式进入高铁时代。此后的几年,武广、郑州至西安、沪宁、沪杭等城际高铁相继开通运营,而且时速都在350千米以上。在京沪高铁利用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进行综合实验时,还曾刷新世界铁路运营实验最高时速,达486.1千米。

    ②时速486.1千米,这是喷气式飞机低速巡航的速度!那么,我们是如何使高铁列车“飞”起来的呢?

        ③高铁列车能飞驰起来,要给那条看似普通的水泥板铁道记“一等功”。

        ④水泥板铁道,专业名词叫无砟(zhǎ)轨道,砟就是小块石头的意思。普通铁路用的是有砟轨道,即铁轨下面铺着30厘米厚的小石块和枕木。无砟轨道下面没有小石头和枕木,在水泥板上面直接铺钢轨。无砟轨道由五部分组成,从上往下依次是无缝钢轨、轨道板、填充层、底座板、滑动层。这5个部分看起来很普通,然而,仅仅是那一块块看起来像大地砖一样的轨道板,技术人员就用了整整4年才研制出来。

    ⑤无砟轨道板长6.45米左右,宽2.55米,相当于10个轨枕块。它的特点是:每一块的加工尺寸都不完全相同,必须对号入座,它在工厂打磨加工时,为了保证精确度,用的水泥沥青砂都要经过多次淘洗。

        ⑥无砟轨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一根钢轨铺到底”,这叫无缝钢轨。每根钢轨长500米,在整个沪杭线上,由404根钢轨首尾焊接起来,形成一条全长202千米的完整无缝的“高铁”。因为钢轨平整无缝,列车行驶时不会发出丁当丁当的响声。

    ⑦每根钢轨都要打磨得十分精确,其顶面平直度误差规定:在1米长度内不能超过0.2毫米,约2根头发丝粗细。这种精密技术给乘客带来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看窗外景物能感到列车在飞驰,而坐在车内却非常平稳。

        ⑧高铁列车的速度能够飙上去,除了无砟轨道的功劳外,还有一大原因是高铁在建设中以桥代路。以全长202千米的沪杭高铁为例,除了车站和部分线路无法架桥外,其余175千米都是在桥梁上修铁路,可谓是架在空中的一条直线铁路。用桥替代了路,对地面原有交通影响很小,使整条路变直了,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⑨目前,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里程达7500多千米,居世界第一位,还有万余千米的高铁路线正在建设之中。

    1. (1) 对本文的说明对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高铁列车 B . 中国高速铁路是怎样建起来的 C . 中国高铁的特点 D . 中国高铁列车“飞”起来的原因
    2. (2) 下列对“无砟轨道”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无砟轨道在水泥板上面直接铺钢轨。 B . 无砟轨道由五部分组成,从下往上依次是无缝钢轨、轨道板、填充层、底座板、滑动层。 C . 无砟轨道板打磨加工时,用的水泥沥青砂都要经过多次淘洗。 D . 无砟轨道最显著的特点是使用无缝钢轨。
    3. (3) 根据选文对高铁情况的介绍,一条高速铁路正式运营后,将会给人民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漫开来的时候,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⑧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1. (1) 简要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并举例分析。
    2. (2) “鱼”在文章结构和表现主题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3. (3) 结合上下文品析语言。

      ①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句话在用词、修辞上都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②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成就”的含义是什么?)

    4. (4) “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教会了作者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 9.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这时候,我听到相当响的啸声,我晓得船上储水池盛满水了,诺第留斯号潜入大西洋水底下去了。

        我留在我的房中。我要躲开船长,使他的眼睛看不到我心中激动的情绪。我就这样度过这很愁闷的一天,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丢开这只神奇的诺第留斯号,使我的海底研究不能完成!这样离开这海洋,像我喜欢说的,这样离开“我的大西洋”,并没有观察它的最深水层,并没有从它取得印度洋和太平洋曾给我揭露的秘密!我的小说刚翻完第一章就从手中掉下去了,我的梦正在最美好的时候就被打断了!多少苦闷的时间就这样过去,有时看见自己跟同伴们安全逃到陆地上,有时又不顾自己的理性,希望有意外的机会,阻止尼德·兰的计划实现!我两次到客厅中去。我要看罗盘。我要看诺第留斯号的方向是不是接近或离开海岸。不,诺第留斯号总是在葡萄牙沿岸海水中行驶。它沿着大西洋海岸向北开行。所以,这时候必须打定主意,准备逃走。我的行李并不重,只有我的笔记,没有什么别的了。至于尼摩船长,我心中问,他对于我们的逃走将怎样想,使他心中有怎样的苦恼,或者使他有多少的损害,以及当逃走或被发觉或不成功的两种情况下,他将怎么办!当然我没有什么可以埋怨他,与此相反,待客的态度,从没有像他那么坦白真诚。我离开他,我不能说是忘恩负义。没有什么誓言把我们跟他束缚在一起。他相信把我们永远拉在他身边的,只是客观环境的力量,而不是我们的约言。但他的这种公然承认,永远把我们留在船上作囚人的想法,正能说明所有我们的逃走企图都是合理的。

        我自从在桑多林岛附近跟船长会见以来,就没有再看见他。在我们出走之前,是不是有机会使我再见他一面呢?

        我同时又想见他,又怕见他,我注意听,我是不是可以听到他在隔壁的房中走动呢。没有什么声响传到我的耳边来。

    1. (1) 本文选自名著,作者是法国的。他被称为
    2. (2) 在人物刻画上,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请结合原著介绍尼德·兰这个人物,简略介绍与他有关的一个情节或评价一下这个人物形象。
三、<b>作文(50分)</b>
  • 10.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重,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温馨提示: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要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