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17-06-23 浏览次数:327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选择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 (qí)形      (jí)责       文绉绉(zhōu)     眼(yì) B . (zì)       (yǒu)黑      一绺(liǚ)      (hān)首 C . (chōu)     解(pōu)      (pí)睨         (mó)画 D . (zhì)留     (càn) 然     (shù)祖母      (juàn)念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祸不期而遇时,使投保者或受益人得到一笔赔偿。 B . 中国女排不孚众望 , 又一次战胜古巴队,夺得冠军。 C . 真是怪事,电影院一挂出“少儿不宜”的牌子,观众反而多起来,都开演半个小时了,人们还不绝如缕地往影院赶。 D . 鲁迅的后期杂文可谓不刊之论 , 这恰恰体现了他思想的炉火纯青。
  • 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为了使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党中央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进行了宏观调控。 B . 中央电视台将焦点对准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呼唤社会对未成年人给予更多的关注。 C . 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D . 随着雄安新区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当地具有北方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 4. 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 . “敬畏生命”“觉悟提高”“挥手之间””藏污纳垢”这四个短语的类型都是不一致的。 C . 奥地利传记作家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不仅展示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而且揭示了他深邃的精神世界。 D .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送东阳马生序》标题中的“序”是一种文体名,即赠序。《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二、<b >书写</b>
  • 5. 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

    A . 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     翻来覆去        德隆望尊 B . 正襟危坐      泠泠作响     颔首低眉        援疑质理 C . 广袤无垠      暗然失色     拖泥带水        衔觞赋诗 D . 长吁短叹      盛气凌人     鹤立鸡群        负箧曳屣
三、<b >文言文阅读</b>
  • 6.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节选自《五柳先生传》)

          【乙】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①,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②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③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④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节选自《郑板桥集》)

          【注释】:没没墨墨①义同“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啜②:饮,喝;③仄径:狭窄的小路;④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亦不其姓字     详            ②每有   会意

      不知乐在何处   绝             ④用以天下之劳人  慰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3. (3) 【甲】文中能概括介绍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的一句话是:“”;【乙】文描写的主要内容是

    4. (4) 【甲】文中的“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乙】文中的郑板桥与陶渊明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相同点。

四、<b >默写</b>
  • 7. 请把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①念天地之悠悠,!(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五代·李煜《相见欢》)

    ③行到水穷处,。(唐·王维《终南别业》)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南北朝·吴均《与朱元思书》)

    ⑥风在诗人笔下,是眼中之景,也是心中之情。如杜牧《赤壁》中“,铜雀春深锁二乔。”巧借东风之典故抒写爱国情怀;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身世浮沉雨打萍 。”暗示国家危亡如风中柳絮;苏轼《水调歌头》中的“,高处不胜寒。”驰骋想象,极言仙宫之寒冷和内心之孤寂。

五、<b >现代文阅读</b>
  • 8. 阅读《对一只蝴蝶的关怀》,完成小题。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

    1. (1) 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②→③

    2. (2) 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4. (4) 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划线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

    5. (5) 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六、<b >名著导读</b>
  • 9. 阅读下列名著片段,回答小题。

           轰的一声炮响了,这时船员们的欢呼声混杂在一起。炮弹打中了,正打在动物身上,但是并没有给它致命的打击,而是从它圆圆的身上滑过去落在二海里远的海中。“真怪!”老炮手暴跳如雷,说,“这混蛋的身上一定有一层六英寸厚的铁甲!”“该死的东西!”法拉古舰长喊。追逐又开始了,法拉古舰长弯身对我说道:“我要一直追到我们的船爆炸为止!”“对,您对!”我答。人们只指望这动物筋疲力尽,它总不能跟蒸汽机一样,永远不感到疲倦。然而它一点也不疲倦。这么多时间过去了,它并没有显出一点疲劳的样子。再说,我们是应该表扬林肯号的,它用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了这次恶斗。我估计,在11月6日这倒霉的一天里,它所跑的路程不下五百公里!黑夜降临了,阴影笼罩了波涛汹涌的海洋。这时候,我以为我们的远征结束了,我们永远不能再见到这个古怪的动物了。可是我错了。晚上十点五十分,电光又在战舰前面三海里的海面上亮起来,还是跟昨天夜里一样辉煌,一样强烈。那条独角鲸好像是停着不动。也许白天跑得累了。它睡着了,它随着海水荡漾。这是一个好机会,法拉古舰长决定利用这次机会。他发出命令。为了不至把敌方惊醒,林肯号减低速度,小心谨慎地前进。在大海中碰到睡着了的鲸鱼,因而胜利地攻击它们,这并不是希奇的事情,尼德•兰也不止一次在鲸鱼昏睡的时候叉中了它们。加拿大人又到了船头斜桅下,走上了他原来的岗位。战舰慢慢地前进着,一点声息也没有,离这动物三百七十米左右的时候关了气门,船现在只凭本身余下的气力走动。船上连呼吸声也听不到。甲板上绝对沉寂。人们距白热的焦点不到一百英尺了,光度更强起来,照得我们的眼睛发昏。这时候,我伏在船头前面的栏杆上,看见尼德•兰在我下面,一手拉着帆索,一手挥动他锋利的鱼叉。就和这睡着的动物距离不过二十英尺了。忽然,他的胳膊使劲地一伸,鱼叉投了出去。我听到鱼叉发出响亮的声音,像是碰上了坚硬的躯壳。对面的电光突然熄灭,两团巨大的水猛扑到战舰甲板上来,像急流一般从船头冲至船尾,冲倒船上的人,打断了护墙桅的绳索。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

    1. (1) 以上文字出自小说《》,作者是国的

    2. (2) 为什么说那条独角鲸是“古怪的动物”?

    3. (3) “在11月6日这倒霉的一天里”,为什么说这一天是倒霉的?

    4. (4) “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后来,“我”怎么了?请简要概述。

七、<b >命题作文</b>
  • 10. 作文:

           行走于青春季节的你,生活天天在刷新。是什么带来这些变化?是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还是内心的勇气、执着,亦或是挫败?是校内的阅读、思考,还是野外的远足、探险?不论哪种,都陪伴着你的旅程,刷新着你的生活。

           请以“                  刷新了我的生活”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请针对作文题简要画出“思维导图”;②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③600字以上;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