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7-05-24 浏览次数:1047 类型:中考真卷
一、<b >单线选择题</b>
  • 1. “打造绿扬城郭,建设林水之州”是我市申报全国森林城市的宗旨.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   )
    A . 加强植树造林 B . 珍惜身边草木 C . 随意排放污水 D . 维护绿色生态
  • 2. 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电热器取暖 B . 蜡烛照明 C . 水力发电 D . 太阳能供热
  • 3. 下列物质属于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生石灰 B . 金刚石 C . 小苏打 D . 铜绿
  • 4. 下列垃圾不可回收的是(   )

    A . 废铝线 B . 旧书报 C . 塑料瓶 D . 口香糖
  • 5. 食用下列扬州特产主要与蛋白质摄入有关的是(   )
    A . 藕粉 B . 牛皮糖 C . 酱菜 D . 咸鸭蛋
  • 6. 下列试剂不能区分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的是(   )
    A . 酚酞试液 B . 食盐水 C . 肥皂水 D . 碳酸钠溶液
  • 7. 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 . 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 . 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 . 高层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 . 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 8. 已知2FeSO4+6Na2O2=2X+2Na2O+2Na2SO4+O2↑,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   )
    A . Na2FeO4 B . Na2Fe2O2 C . NaFe2O3 D . Na2FeO3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制二氧化碳 B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 C . 电解水获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 D . 工业上用烧碱制备纯碱
  • 10. 苯甲酸(C6H5COOH)是一种酸,可用于食品防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苯甲酸属于无机物 B . 苯甲酸能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 . 苯甲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D . 在食品中大量添加苯甲酸以延长保质期
  • 11.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检查设置的气密性 C . 点燃酒精灯 D . 量2.5mL溶液
  • 12. 下列物质用途合理的是(   )
    A . 铜作导线 B . 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 . 氯化铵与草木酸混合施肥 D . 氧气作保护气
  • 13. 2011国际化学年的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下列应用不合理的是(   )
    A . 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 . 米汤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酸钾 C . 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 . 车船表面喷涂油漆以防生锈
  • 14. 维生素A(C20H30O)能维持人体正常的视觉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维生素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g B . 维生素A中 C . H、O的质量比为20:30:1C.维生素A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 维生素A有
  • 15. 如图所示:

    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乙分子和3个丙分子,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1个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B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 乙物质属于单质 D . 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二、<b >不定项选择题</b>
  •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 B . 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则此温度下该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1.6% C . 60℃时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5gNaCl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 . 蒸发NaCl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
  • 17. 关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火星四射 B .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 C . 火柴头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饱和硫酸铵溶液无沉淀析出
  • 18. 下列除杂选用试剂正确的是(   )
    A . 用过量的O2除去CO2中的CO B . 用过量的FeSO4溶解除去Zn中Fe C . 用过量的NaOH除去CaCl2溶液中HCl D . 用过量的HCl溶液除去Cu中CuO
  • 19. 下列所示约图象与实验相符合的是(   )

    A . 饱和Ca(OH)2溶液升温 B . 镁在空气中燃烧 C . 向含少量氢氧化钠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过量 D . 等质量的镁片,锌片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 20. 自然界有一种含镁矿石,其化学组成可表示为xMgCO3 . yMg(OH)2(x、y为正整数).取两份等质量的样品,一份加过量盐酸生成气体8.8g;另一份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固体MgO的质量为10g.下列x,y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x:y=4:1 B . x:y=1:4 C . x:y=1:1 D . x:y=2:1
三、<b >填空题</b>
  • 21. 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
    1. (1) 2个一氧化碳分子
    2. (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3. (3) +2价的汞元素
    4. (4) 4个铝原子
    5. (5) 5个锰原子
    6. (6) 缺少元素会得甲状腺疾病.
  • 22. 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A.二氧化硫 B.盐酸  C.氢氧化钙  D.硝酸钾 E.淀粉 F.玻璃钢

    1. (1) 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2. (2) 可改良酸性土壤;
    3. (3) 人体胃液中的酸是
    4. (4) 属于天然高分子;
    5. (5) 能造成酸雨的是;  
    6. (6) 属于复合材料.
  • 23. 造成温室效应、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CO2排放过多,低碳生活能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能源从而减少CO2的排放
    1. (1) 下列生活方式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       (填字母)
      A . 使用节能灯 B . 少用机动车 C . 多用塑料袋
    2. (2) 从火力发电厂尾气中捕捉的CO2纯度很高,可制成固态做食品保鲜剂,固态二氧化碳俗称;CO2还可以被封存在地下咸水层,最终转化为固态碳酸盐,C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在催化剂作用下,CO2与H2按照分子数反应生成甲醇(CH4O)和水,甲醇可添加到汽油中制成甲醇汽油,写出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 (4) 国际上一般认为飞机飞行时排放的CO2分摊到乘客,经折算每人每公里为0.139公斤,每吸收110公斤的CO2等于种植1棵树,从北京到上海的航程约是1100公里,则每位乘客至少需种植       棵树才能吸收该航程产生的CO2(填字母).
      A . 2 B . 3 C . 4.
四、<b >实验与探究</b>
  • 24. 有一种牙膏 面的标签如图:

    1. (1) 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是Na2PO3F,其相对分子质量为,其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5,则F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该支牙膏含氟的质量为g.
    3. (3) 牙膏水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则其呈性(填“酸”“中”或“碱”).
    4. (4) 检验摩擦剂中的阴离子相关化学方程式为;可用草酸铵[(NH42C2O4]检查其阳离子,生成草酸钙沉淀,草酸铵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反应.
    5. (5)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牙膏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向一定量牙膏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测定生成CO2的质量,据此计算牙膏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小李同学认为即使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上述测定的结果仍不一定准确,理由是
  • 25. 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工艺流程如下:

    1. (1) 毒重石要进行粉碎的目的是.气体X的化学式为.若所得滤液1仍浑浊,则应采取的操作是
    2. (2) 操作Y的名称是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洗涤氯化钡制品最适宜的洗涤剂是(填字母)

      A.30℃水  B.30℃饱和氯化钠溶液  C.30℃饱和氯化钡溶液.

五、<b >简答题</b>
  • 26. 某学习小组对硫酸进行如下研究:
    1. (1) 如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气体(任写一种),化学方程式为

    2. (2) 已知相同温度下,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常温下18%的稀硫酸的pH2%的稀硫酸(填“>”、“<”或“=”).若对稀硫酸进行如下操作,溶液的pH因化学变化而升高的有(填字母).

      A.加少量水  B.加少量铁粉  C.加少量氢氧化钾  D.加少量浓硫酸

    3. (3) 向两个烧杯中分别注入浓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m3)和稀硫酸(浓硫酸与水的体积比1:1)各10mL,称量并记录不同时间(h)两种硫酸溶液吸水的质量(g)数据见下表:

      时间/h

      1

      1.5

      4

      8

      12

      24

      48

      60

      吸水质量/g

      浓硫酸

      1.6

      2.2

      6.2

      10.3

      14.0

      20.9

      29.2

      32.1

      稀硫酸

      1.2

      1.5

      3.5

      5.9

      8.1

      12.9

      19.5

      21.0

      ①体积比为1:1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表达式为.若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则所配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②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

      a.有关硫酸吸水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浓、稀硫酸都有吸水性 B.只有浓硫酸有吸水性  C.浓硫酸吸水性较稀硫酸强

      b.实验室保存稀硫酸时要存放,在干燥气体对应选用 硫酸作干燥剂(填“浓”或“稀”).

  • 27. 粗还原铁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物质制备]利用绿矾制备精还原铁粉的工艺流程如下:

    粗还原铁粉中还含有少量铁的氧化物和Fe3C,可用氢气在高温下进一步还原,其反应方程式为:FexOY+yH2 xFe+yH2O   Fe3C+2H2 3Fe+CH4

    1. (1) 写出焙烧中氧化铁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焙烧中加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生成CO外,还能
    3. (3) [含量测定]为得到精还原铁粉并测定粗还原铁粉中氧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按如下装置进行试验,已知 3CH4+4Fe2O3 3CO2+6H2O+8Fe

        (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且不考虑装置内原来有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顺序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样品和必要装置的质量;②点燃A处酒精灯;③缓缓通入纯净干燥的H2;④点燃C处酒精灯;⑤分别熄灯A、C处酒精灯;⑥再缓缓通入少量H2;⑦再次称量必要装置的质量.

      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⑤⑥⑦(填序号);

    4. (4) 步骤③的目的是,验证该步骤目的达到的实验方法是;步骤⑥的目的是
    5. (5) 若装置D、E分别增重mg和ng,则m与n的关系为

      A.11m=9n     B.11m<9n     C.11m>9n

      若缺少装置D,则所测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或“等于”.下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将

    6. (6) 粗还原铁粉样品的质量为10.000g,装置B,E分别增重0.180g和0.220g.计算样品中氧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要求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