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融安县2019年春季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19-08-06 浏览次数:280 类型:期中考试
一、<b>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b>
  •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A】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旦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________了,【B】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C】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________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D】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戴,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________幽幽南山”了。

    1. (1) 文段中横线前的画波浪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xǐng    pì    gān B . shěng   bì    gàn C . xǐng    pì    gàn D . shěng   bì    gān
    2. (2) 文段中的四个划线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3. (3) 文段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 B . 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 C . 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D . 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①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________。②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③每一个舞姿都是光与影的匆匆变幻。④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1. (1) 文段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个成语是(    )
      A . 无以复加 B . 叹为观止 C . 登峰造极 D . 有目共赏
    2. (2) 把节选的四句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②①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②④③① D . ③②①④
  • 3. 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篇《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中的一段文字。你认为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B】11岁时,曾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接回家并狠揍了一顿。【C】正因这一童年经历,凡尔纳大半生时间都投入到幻想与写作当中。【D】他即使没有周游过世界,而且在作品中,他用丰富的地理知识带领着我身临其境,走遍七洲四海,世界各地。

    A . A     B . B     C . C    D . D
二、<b>现代文阅读(一)(共6分,每小题2分)</b>
  •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植物也讲方言

        ①有一种草叫铜草花,学名香薷(rú),开兰色的花,少数也开紫色的花。这种花的颜色十分罕见,喜欢铜草花的人也就相当多。他们设法培植它们,但结果都失望了:无论栽种者如何精心照料,铜草花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整天发蔫,好像它们生不逢时。原来,发蔫的铜草花是“生不逢地”:铜草花的生长要求土壤含铜量特别高,其花的兰色,需要吸收大量铜离子来扮靓,只有蕴藏了铜矿的地区才能支持铜草花的这种生物。1984年,在大治铜绿山发现的古铜矿遗址,据考证是公元前13世纪殷小乙时期的遗址。发现遗址的一个重要线索,就是这个地区的地表长着美丽茂密的铜草花。

        ②澳大利亚桉树是植物界鲸鱼级别的树种,它的身高记录是160米,有50层楼房那么高。支撑其庞大身躯的,是它特别坚硬的木质。如此卓立的特征,当然引来无数“粉丝”,想把澳大利亚桉树移植到自己那儿。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雇用了20名意大利劳动力,在他位于索若马岭的土地上种植了10万棵澳大利亚桉树。但杰克·伦敦和许多美国的拥趸(dǔn)都遭到了这种桉树的嘲弄:美国的澳大利亚桉树不管什么时间砍伐,也不管如何处理,总难于加工,板会弯曲,裂纹会扩展开来;即使去做枕木,由于布满莫名其妙的裂纹而无法把钢轨钉上去,也不能派上用场。在其故乡澳大利亚,这些毛病统统没有。

        ③这是什么原因呢?澳大利亚林学家雅各布斯数十年后才发现是桉树在北美长得过快,因而材质就差。在澳大利亚,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会减缓其生长速度。当种子散布到全球各地时,却把这种天敌留在了家乡。麻烦在于桉树已经进化得适应这些天敌。在正常的虫害配合下慢速生长时,桉树的组织显然是最优化的。当没有这些害虫时,快速生长的桉树就会陷入物理学定律的陷阱。生活中有些人用方言表达时眉飞色舞,用普通话表达时却会口蹇(jiǎn) , 也可以用雅各布斯的发现解释这一现象。

        ④我国南方某地从美国引进脐橙栽种,其口味与美国脐橙非常接近。但两种脐橙的外观差别明显:我国南方某地的脐橙“脐部”(与果蒂相对的底部)的收口比美国的大好多,表面也没有美国脐橙光洁。林业专家借鉴雅各布斯的思路,发现我国南方某地的微生物环境与美国同一纬度上的脐橙果园有显著的差异性。对应到语言现象,可以这么理解:美国脐橙落户我国南方某地后,它的“口音”不再是纯正的美国口音,而是带有那种微生物环境下的当地口音。

        ⑤生活在什么地方的人发什么口音,树也是。树挪死,人挪活。从某种意义上说,树是比人更讲方言的生命。

    (摘自《读者》第39期)

    【注】①拥趸:指演员、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支持者。②蹇:不顺利。

    1. (1) 文章中划线的词不能体现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
      A . 对应到语言现象,可以这么理解。 B . 据考证是公元前13世纪殷小乙时期的遗址。 C . 我国南方某地从美国引进脐橙栽种,其口味与美国脐橙非常接近。 D . 这种花的颜色十分罕见,喜欢铜草花的人也就相当多。
    2. (2) 文章第②段中,没有运用到下面哪项说明方法(    )
      A . 列数字 B . 举例子 C . 作比较 D . 引用
    3. (3) 下列选项与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人们可以根据地表上长着美丽茂密的铜草花这个线索,在大治铜绿山发现的古铜矿遗址。 B . 我国南方某地的脐橙“脐部”的收口比美国的大好多,其原因是我国南方某地的微生物环境与美国同一经度上的脐橙果园有显著的差异性。 C . 在北美,澳大利亚桉树就算面对虫害也能以最优化的组织生长,导致生长过快材质变差。 D . 结尾说树是比人更讲方言的生命,就是告诉我们植物生长需要适合它的环境。
三、<b>文言文阅读(共14分)</b>
  • 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鼓: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 (1)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不可状(名:说出) B . 日光下(澈:清澈) C . 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 D . 乃记之而(去:离开)
    2. (2) 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B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C .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D .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3.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 .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 . 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4. (4)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原句: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A .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蜓前行,时隐时现。 B .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一条弯曲的蛇在爬行前进,时隐时现。 C . 走到小石潭的西南去看,看到北斗星和蛇弯弯曲曲的,时隐时现。 D .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蜓前行,明明消失了却还看见。
    5. (5) 将【乙】文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6. (6) 【甲】文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四、<b>古诗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b>
  • 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1) 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五、<b>古诗文默写(共10分,即默写8分,书写2分)</b>
  • 7. 古诗默写。
    1. (1) 微君之躬,?(《诗经·式微》)
    2. (2)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3. (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水一方。(《诗经·兼》)
    4. (4) ,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5. (5)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6. (6) 《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的句子:
六、<b>名著与综合实践(共10分)</b>
  • 8. 名著导读。
    1. (1) 《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填儿子的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2. (2) 《苏菲的世界》的作者是(填国籍)作家(填姓名)。
  • 9. 某中学几名学生配合交警在十字路口值勤时,发现一些闯红灯的行人不服交警的劝阻和处罚,甚至出言不逊。一位大叔掏出一张20元钞票对交警说:“不用找了,我再闯10块钱的。”针对大叔这种行为,请你对他进行规劝,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不超过50个字)
  • 10. 综合性学习。
    1. (1) 在“低碳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简单向观众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50字以内)

      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2. (2) 学校团委发出了要“低碳生活”这一号召,为响应本次号召,请你为开展的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七、<b>现代文阅读(二)(共14分)</b>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付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吧!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shān)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⑪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⑫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吧!

    1. (1) 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提示,在横线上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

      “我”想吃螃蟹————————母亲放下螃蟹。

    2. (2) 读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3. (3) 请从描写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4. (4)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题目“母亲的心”的含义?
八、<b>作文(30分)</b>
  • 12. 课堂上,讲解情韵深长,诵读激越铿锵……生活中,嘱咐温暖亲切,告诚严肃真诚……天地间,雨声淅淅沥沥,笛声婉转悠扬……

    请你以“那声音在我耳边回响”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根据题目,选定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