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19-06-19 浏览次数:274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选题(每题2分,共80分)</b>
  • 1. (2017七下·东莞期中) 关于人生长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胎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和氧气是通过胎盘从母体血液中获得的 B . 胎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和氧气是通过母亲子宫中的羊水获得 C . 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 D . 卵巢既能产生卵细胞也分泌雌性激素
  • 2. (2017七下·淅川期中) 一般认为,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标志是(   )

    A . 直立行走 B . 手足分工 C . 会使用天然工具 D . 会制造工具
  • 3. 你和你的同龄人正步入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青春期。如图是人体脑部和生殖器官与全身相对生长速率的比较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曲线①表示脑部生长,②表示生殖器官生长 B . 青春期是脑发育的黄金时期 C . 生殖器官的发育与身体总发育基本一致 D . 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一个显著特点
  • 4. (2018七下·海淀期末) 图为男女主要生殖器官的发育趋势图,据图分析,不能得出下列哪个结论(  )

    A . 女孩性器官发育的年龄比男孩早 B . 性器官迅速发育是青春期的特征之一 C . 大约8岁前男女性器官发育都很慢 D . 在性器官发育时,身高体重变化不大
  • 5. 下列是描述人类新生命孕育的过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胚泡植入子宫内膜     ②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     ③在输卵管处形成受精卵 

    ④初具人形,形成胎儿    ⑤胎儿发育成熟、分娩        ⑥受精卵分裂、形成胚泡

    A . ①③②⑤④⑥ B . ③①②⑤④⑥ C . ③⑥①②④⑤ D . ③②⑥①④⑤
  • 6. 下列是人类进化历程的几个主要过程,请按照进化的顺序将各序号排列起来(    )

     ①下到地面生活  ②使用天然工具  ③森林大量消失  ④使用火  ⑤大脑发达  ⑥制造工具 ⑦产生语言 ⑧直立行走

    A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 ①②⑥⑦⑧④⑤③   C . ③①⑧②⑥④⑤⑦ D . ③①⑧④②⑥⑤⑦
  • 7. 四位同学在体育测试前,各准备了一些补充能量的食物.甲准备了一些葡萄糖,乙准备了一些牛肉干,丙准备了一些水果,丁准备了一些蛋糕.这四位同学谁准备的食物能更快地补充能量(   )
    A . B . C . D .
  • 8. (2015七上·周村开学考) 实验证明,维生素B1在140℃时还不至于被分解破坏.人们做馒头时爱加过量的碱,长期吃这种馒头,容易患脚气病.下列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高温会破坏维生素B1 B . 患者吸收不到足够的维生素B1 C . 面粉中缺乏维生素B1 D . 碱能破坏维生素B1
  • 9. 若某同学患了佝偻病,在下列含有4种不同营养成分的食品中,该同学经常食用的一种食品是(     )

    注:

    A . B . C . D .
  • 10. 我国人民的膳食中,总热量大约65%来自糖类,18% 来自脂肪,12%来自蛋白质。现有一男生 ,日热量供应量为12540千焦。请问,每日中午蛋白质的供应量应为多少克? ( )
    A . 87.74 B . 35.1 C . 38.67 D . 26.32
  • 11. (2017八下·中山期中) 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实验示意图.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 B . 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 C . 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较 D . 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
  • 12. 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药物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    )
    A . 胃能初步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 . 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以经过胃进入小肠 C .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药物吞咽 D . 淀粉在食道内不会被消化,便于药物吸收
  • 13. 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 . 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C . ④和⑤在口腔、胃、小肠都能发挥作用 D . x表示小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 14. (2017七下·钦南期中) 下列物质中,都是组成植物细胞的有机物是(   )
    A . 水和纤维素 B . 蛋白质和纤维素 C . 纤维素和无机盐 D . 水和无机盐
  • 15. 某科技小组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的实验过程,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③中的试管1与2组成对照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水 B . 水浴温度选择37℃是为了接近人的体温 C . 此实验说明了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D . 在步骤④时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变蓝、2号试管不变蓝
  • 16. 下列关于小肠特征的叙述中,与其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 . 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B . 小肠绒毛壁及其内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 .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 D . 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 17. 下列叙述中,发生了消化作用的是(    )
    A . 有机物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B . 氨基酸通过消化道上皮进入血液 C . 胰液与胆汁进入十二指肠 D . 食物中的蛋白质转变成氨基酸
  • 18. (2018七下·定州期末) 下列有关消化道各段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端,没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B . 胃液中的蛋白酶对蛋白质能进行完全分解并能吸收少量水和酒精 C . 小肠内壁有环形的皱襞可增大消化营养物质的面积 D . 大肠的功能只是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 19. 食品添加剂可以限量使用,但一些非食用添加剂物质经常混入其中,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下列可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是(   )
    A . 果冻中添加塑化剂 B . 饮料中添加胡萝卜汁 C . 炒菜时添加少量味精 D . 腌制豆角时添加适量食盐
  • 20. 对于“平衡膳食宝塔”理解错误的是(    )
    A . 塔顶代表的是油脂类,每天的摄取量是最少的 B . 塔基代表的是谷类,每天的摄取量是最多的 C . 早上摄入的能量中,应是一天中最高 D . 每天要均衡的吃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
  • 21. 小明同学为家长设计了4份午餐食谱,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 . 米饭、鱼、鸡、猪肉 B . 四季豆、青菜、萝卜、苹果、桃 C . 鱼、鸡、猪肉 D . 米饭、鱼、猪肉、青菜、苹果
  • 22. 关于食物营养成分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有糖类能够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 蛋白质是细胞最主要的组成成分 C . 维生素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会引起疾病,所以人体需要大量维生素 D . 脂肪虽然具有很高的热量,但它的能量通常是贮存备用的
  • 23. (2016七下·龙华期中) 浪费食物可耻,“光盘”行为光荣,同时食品安全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下列生活中常见的行为或做法,合理的是(  )

    ①小强的妈妈把一时吃不完的新鲜蔬菜放入冰箱内保鲜 

    ②小明的妈妈把昨天吃剩有异味的肉菜加盐煮沸后食用  

    ③购买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添加剂和生产厂家等信息 

    ④夏天腌黄瓜容易腐烂可多加点防腐剂

    ⑤没有菌种时可用从超市买来的优质酸奶作菌种在家制作酸奶.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⑤ C . ②④⑤ D . ①③⑤
  • 24. 标志着食品生产厂家是经过国家批准的,该食品是经过强制检验且合格的是(    )
    A . B . C . D .
  • 25. 如图是人体肺部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①和②分别是毛细血管和支气管分支末端 B . 图中③是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C . 图中④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进入肺泡 D . 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最少需要穿过两层细胞
  • 26. 下列哪一结构没有黏液腺,不能分泌黏液(  )

    A . 气管 B . C . 支气管 D .
  • 27. 如图表示在呼吸过程中肺容量的变化曲线。当肺容量由A变化到B,肋间肌和膈肌的舒缩状况分别是(  )

    A . 收缩、舒张    B . 收缩、收缩   C . 舒张、舒张  D . 舒张、收缩
  • 28. (2017七下·栾城期末)

    如图表示人体内膈肌所处的几种状态.当膈肌由A状态向C状态转换时,胸廓容积、肺内气压和呼吸情况分别是(  )

    A . 扩大、下降、吸气 B . 扩大、升高、呼气 C . 缩小、下降、吸气 D . 扩大、下降、呼气
  • 29. 人体细胞要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必须经过如下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在这些过程中,发生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的有( )

    外界空气 肺泡 血液 组织细胞

    A .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①③
  • 30. (2018七下·惠城期末) 当人体血液流经肺部时,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 31. (2019·攀枝花会考) 人在溺水时,首先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    )
    A .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 .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 32. 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下列符合打嗝时状态的是(       )
    A . 胸廓容积缩小 B . 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C . 膈肌舒张 D . 肺收缩
  • 33. 某人身体不适,去医院进行了血常规化验,其结果如下表。医生根据其病情 和化验结构,诊断其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

    A . 血友病    B . 贫血                      C . 扁桃体炎 D . 不易凝血
  • 34. 下列有关血细胞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白细胞内有细胞核,细胞较大 B . 红细胞内无细胞核,细胞呈双面凹的圆饼状 C . 红细胞均比白细胞大         D . 血小板比红细胞、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
  • 35. 下列有关血液、血管的结构及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

    A . 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B . 血红蛋白含铁,它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C . 静脉血管管径最大,管壁最厚,血流较慢。四肢静脉中有静脉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D . 毛细血管分布最广,管壁最薄,管径最小,血流最慢,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 36. 如图中,甲、乙、丙、丁代表血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 B . 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C . 血液流动方向是甲→丙→丁→乙 D . 丁血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 37. (2018七下·海淀期末) 血液中脂肪含量若长期过高,会在动脉壁上沉积,使得动脉弹性降低、管腔变窄,即动脉粥样硬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动脉粥样硬化常导致管腔堵塞或破裂出血等后果 B . 若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①处组织缺血或坏死 C . 运动可增加脂肪的消耗,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D . 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腔变窄,常会引起血压增高
  • 38. 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人的手臂上一条条的“青筋”,是静脉 B . 在医院里输液或抽血时,针插入的是动脉 C . 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是感受手腕部动脉的搏动 D . 管腔最小、管壁最薄、血流速度最慢,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 39. 人体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内流动的途径是( )
    A . 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脏 B . 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心脏 C . 心脏→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脏 D . 心脏→静脉→动脉→毛细血管→心脏
  • 40. (2018七下·澄海期末) 下图是一段血管的相关图片,据图回答(    )

    A . 这是静脉,血流方向向右 B . 这是动脉,血流方向向左 C . 这是动脉,血流方向向右 D . 这是静脉,血流方向向左
二、<b >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b>
  • 41.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三种处理。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试管

    实验材料

    唾液

    清水

    处理方法

    1

    馒头碎屑

    2毫升

    0毫升

    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

    2

    馒头碎屑

    0毫升

    2毫升

    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

    3

    馒头块

    2毫升

    0毫升

    不搅拌,直接放入37℃温水中

    1. (1) 上述试验中,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口腔中唾液里的将馒头中的淀粉转变成的缘故。
    2. (2) 5~10分后取出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发现号试管中的馒头遇碘后不变蓝;号试管中的馒头部分变蓝色;号试管中的馒头全变蓝色。
  • 42. 下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c代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完成c过程的主要器官是,牛奶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后进入血液的物质是
    2. (2) a、b代表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它是通过实现的;
    3. (3) 氧进入血液后与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