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4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7-05-12 浏览次数:698 类型:中考真卷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蒸馏 B . 升华 C . 爆炸 D . 燃烧
  • 2. 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 . SO2 B . O2 C . CO D . NO2
  • 3. 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   )
    A . 侯德榜   B . 拉瓦锡   C . 门捷列夫   D . 张青莲
  • 4. 河南名吃胡辣汤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小麦粉 B . 大葱 C . 牛肉 D . 红薯粉条
  • 5.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 . 金和金刚石 B . 水和氨气 C . 汞和氯化钠 D . 干冰和硫酸铜
  • 6. 如图是高温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 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C . 图中的两种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 D . 该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
  • 7.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用高锰酸钾制O2时,反应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B . 做铁在O2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应先放少量水或细沙 C . 配制稀硫酸时,可在盛浓硫酸的烧杯中慢慢倒入蒸馏水 D . 用金属和酸制H2时,可采用与制CO2相同的发生装置
  • 8.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A . 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 B . 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 C . 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D . 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 9.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 . t1℃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 . t2℃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甲多于乙 D . t2℃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
  • 10.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
    A . 铝和硫酸铜溶液 B . 硫酸和烧碱溶液 C . 氧化铁固体和盐酸 D . 碳酸钾溶液和硝酸钠溶液
  • 11. 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B . 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 结合生成了H2O D . 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 12. 在一定质量的某NaCl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所得AgCl沉淀质量等于原NaCl溶液质量的 .则原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
    A . 40% B . 30% C . 20% D . 10%
二、<b >填空题</b>
  • 13.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表中的一格,其中A表示;B表示

  • 14. 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 15. 食盐水中含有杂质CaCl2和Na2SO4 , 依次加入过量BaCl2和Na2CO3溶液后过滤,滤液中溶质为;过滤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向食盐水中通NH3和CO2可制得小苏打和一种氮肥,该氮肥的化学式为.(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
  • 16. 一定条件下,4.8g CH4与16.0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 H2O、4.4g 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 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17. 在充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封口,易拉罐立即变瘪,原因是;一会儿易拉罐又鼓起,因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和NaAlO2 , 该化学方程式为
  • 18. 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 (1) 若A是紫红色金属,D为难溶性碱.则D的化学式为,由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若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A与水化合得B,C是白色难溶固体.则B的一种用途是,由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b >简答题</b>
  • 19.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 (1) 可燃物燃烧除需氧气外,还需满足什么条件?
    2. (2) 氢能源已被广泛关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什么?(答出一条即可)
  • 20.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 (1) 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
    2. (2) 用磁铁矿石(含Fe3O4)炼铁.
    3. (3) 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一个即可)
  • 21. 生产、生活中常需配制溶液.
    1. (1) 配制一瓶如图所示溶液需氯化钠 g.
    2. (2)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哪些操作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请说明偏小的原因.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③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

  • 22. NaOH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
    1. (1) 将某NaOH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某盐酸中,右边图象合理的是(填“甲”或“乙”).

    2. (2) 向长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时,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请解释其原因.
    3. (3) 向足量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 ,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能只有Na2CO3 , 也可能还有NaOH,请设计实验检验溶质的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

四、<b >综合应用题</b><b>.</b>
  • 23.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1. (1) 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填字母代号).

      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蒸发皿

    2. (2) 某化学小组选用以下装置和药品进行探究实验.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将A、B连接,A中产生的气体并不能使B中的溶液变浑浊,这是为什么?

      ③若要制取一瓶较为纯净、干燥的CO2 , 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接

    3. (3) 为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X为;乙与硝酸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操作I和操作Ⅱ中都要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操作Ⅱ中的作用是什么?

    4. (4) 某工厂变废为宝,探究用废硫酸等来制取所需产品.现有废硫酸4.9t(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与足量废铁屑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同时将生成的全部氢气通入足量氧化铜中并加热(H2+CuO═Cu+H2O),请计算理论上最多可生产铜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