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届山西省三区八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17-05-15 浏览次数:1256 类型:高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李剑鸣《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

    A . 国会成为间接民主的代议制机构 B . 赋予了总统独立行使行政权的权力 C . 构建了“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 D . 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联邦制
  • 2. 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

    A . 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 . 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裕劳动力 C . 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D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普及
  • 3. 朱熹曾批评宋孝宗因循苟且,虚度岁月,不仅不足以致治,反而足以召乱。其言辞激烈,锋芒毕露,毫不避忌。他甚至还批评宋宁宗“独断”。朱熹的行为主要体现了(    )

    A . 格物才能穷其理 B . 存天理,灭人欲 C . 正君心以正朝廷 D . 人心至灵,此理至明
  • 4.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A . 制定党的最高纲领 B . 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 .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D .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 5. 在两千多年前,秦已经按照“国标”进行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对上述材料释读正确的是(    )

    A . 有利于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 B . 说明了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 C . 反映了秦代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 D . 秦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
  • 6. 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 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故事最有可能指的是(    )

    A . 大国沙文主义 B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 . 布雷顿森林体系 D . 经济全球化趋势
  • 7. 1873年,对外国使臣朝见中国皇帝时行不行跪拜之礼,有官员认为:“彼本不知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为何事;而我必欲其强行五伦之礼。是犹聚犬马豕羊于一堂,而令其舞蹈扬尘也。然则得其一跪一拜,岂足为朝廷荣;即任其不跪不拜,亦岂足为朝廷辱。”上述言论体现了(    )

    A . 顽固拒变的腐儒心态 B . 通权达变的自我安慰 C . 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D . 平等友好的外交理念
  • 8. 183l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工业革命加剧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 B . 英国工会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C . 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 D . 社会主义成为英国工运的指导思想
  • 9. (2016高三下·海淀期中)

    有同学按时序整理了19世纪下半叶部分国家的重要文献(见下图)。图中的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

    A . 《法国民法典》 B . 《钦定宪法大纲》 C . 《德意志帝国宪法》 D . 《土耳其共和国宪法》
  • 10. 电视剧《乔家大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商业的繁盛,也反映了当时我国著名商帮的实力。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所指的商帮分别是(    )

    A . 苏商和晋商 B . 浙商和晋商 C . 徽商和晋商 D . 苏商和徽商
  • 11. (2016·和平模拟) 1996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下降到2.1%,为30年来最低水平。1997年5月,美国失业率已降到4.8%,为1973年以来最低水平。199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3.2%,继续在西方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冷战结束,国防开支减少 B . 政府压缩社会福利的开支 C . 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D . 没有出现大规模经济危机
  • 12. (2016·镇赉模拟) 有人评价某一剧作时说:“看了这些戏,我们都感到好笑,忍俊不禁,但在笑声中却隐藏着深深的悲哀与寂寞。尽管剧情虚妄、台词荒唐,我们不难发现剧中人有些方面跟我们十分相似,而剧中的荒诞现象正是我们不合情理的生活现实的极度夸张。”对这一剧作特点的概括正确的是(    )

    ①剧情虽荒诞不经,但寓意深远

    ②体现了资本主义文明的衰落

    ③反映了作者对人类处境的焦虑

    ④现实与传统相互冲突驱使下的精神探索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b >非选择题</b>
  • 13. 2017年习近平在全国政治工作会谈上说: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组织上培养干部不容易,要管理好、监督好,让他们始终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监督机制从古代就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书百官公卿表》:“监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在秦朝我国监察机制基本形成。

    材料二:汉代的监察机构叫作御史台,长官仍为御史大夫。汉朝的御史大夫既有参与朝政的权力,又有“制监百司,纠绳不法”的权力。汉武帝将全国划分13个大监察区,设刺史负责监察工作。汉武帝还为刺史规定了“六条问事”,其中五条是针对不法官吏制定的,一是假公济私,侵夺百姓;二是草菅人命,滥施刑罚;三是任用非人,压制人才;四是放纵子弟,为非作歹;五是庇护豪强,通行受贿。

    材料三:唐代监察机制更为严密,台院“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殿院“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察院“掌分察百僚,巡按州郡,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唐代监察制度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御史可以参加司法审判,对于重大案件,“则诏下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同案之”。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俗称“三堂会审”。地方则分十道(后增至十五道)监察区。御史“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组织部副部长韩愈就曾担任过监察御史。

    ——据《新唐书百官志》、《唐六典》

    材料四:魏徵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劝太宗宜内自省,居安思危,察纳雅言,择善而从。后魏徵逝死,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节选自《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魏徵》

    1. (1) 材料一体现的是什么制度?请你根据所学例证“秦朝我国监察机制基本形成”。

    2. (2) 结合材料二简述汉代监察机制的特点并简要分析汉武帝设刺史的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简述唐代检察制度的特点,并谈谈此制度的弊端。

    4. (4) 材料四向我们透露了什么历史信息?

  • 14. 2017年1月,随着“中国梦丝路梦”互联互通丝路行考察团亮相米兰世博会,再一次将东方丝绸的风采和技艺展现在世人面前。

    材料:“丝绸源起中国的东方,以钱山漾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一带作为丝绸的一处源点是合理的。丝绸的起源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家蚕驯化、桑树栽培、蚕丝利用等,这需要适宜的自然环境和天地沟通的文化Q3172710993背景。钱山漾区域自古桑叶连天、田塘密布,百姓世代以养蚕种田为业。”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说。

        “发现丝绸文物的史前遗址有多处,但经过检测能确认为人工饲养家蚕丝织物的,全球目前最早的遗址还是钱山漾遗址。”湖州博物馆馆长潘林荣说。

        一条蚕,一根丝,中国这一古老而绵延至今的产业,奠定了“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由钱山漾牵出的这根纤纤蚕丝,重新勾起了人们对这一华夏远古文明的敬仰,并源源不断地诉说着“湖丝遍天下”的盛况。

    (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请回答: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例证“一条蚕,一根丝,中国这一古老而绵延至今的产业,奠定了“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注意:字数120字左右;史论结合;层次清晰;例证到位)

  •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儿子可拒绝赡养其父;鼓励葡萄酒、橄榄油等产品出口。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2.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对本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年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皇帝有权颁布法律,发交议案,召集及解散议会,设官制禄,罢黜百思,编订军制,统帅陆海军,宣战媾和及订立条约,宣告戒严,爵赏恩赦,总揽司法及在紧急情况下发布代法律之诏令。并且用人之权、国交之事、一切军事,不付议院决议,皇帝皆可独专。另外,又以附则形式规定,臣民有纳税、当兵、遵守法律的义务。在法律范围内,可享受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担任公职等权利和自由。

    ——摘编自《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8月27日)

    材料二: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皇帝职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宪法由资政院起草决议,皇帝颁布之;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总理大臣由国家公选,皇帝任命。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其他大臣并各省行政长官;国际条约非经国会决议不得缔结;官制官规以法律决议之;本年度预算,未经国会决议者,不得照前年度预算开支。由预算案内,不得有规定之岁出;预算案外,不得为非常财政之处分;皇室经费之制定及递减,有国会决议;皇室大典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摘编自《宪法重大信条第十九条》(1911年11月3日)

    1. (1) 根据草料,概括指出《宪法重大信条第十九条》与《钦定宪法大纲》相比有何进步和不足之处。

    2. (2)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朝统治的原因。

  •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小的民族国家是注定要灭亡的。它可以作为文化上的自治地区苟延残喘,但不能成为独立的政治单位;印度以它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满足我们,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印度虽然并非一个直接的太平洋国家,却不可避免地将在那里发挥重要的影响。在印度洋地区,在东南亚一直到中亚细亚,印度必将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尼赫鲁

    材料二:伊拉克文明是阿拉伯文明中“最优秀”的部分。伊拉克军队不仅是伊拉克国家的军队,而且是整个阿拉伯民族的后代,是阿拉伯民族的军队,它必须对阿拉伯世界面临的危险作出反应……统一有不道德想法的阿拉伯民族,是英雄的伊拉克军队必须完成的使命。我们的雄心甚至超出阿拉伯民族广阔的地平线。……(伊拉克)将用自己的经验和地位影响世界。

    ——萨达姆

    请回答:

    1. (1) 比较材料一,二,概括尼赫鲁、萨达姆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印巴战争、两伊战争造成地区灾难的共同原因。

    3. (3) 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频发的亚洲局部战争给我们什么反思?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