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滦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

更新时间:2017-05-10 浏览次数:983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    )

    ①国家独立自主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现代化强国

    ④社会主义国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 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也使新中国的国际声望得到空前提高。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    )

    A . 朱德 B . 叶剑英 C . 林彪 D . 彭德怀
  • 3.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应广大农民迫切要求颁布了一项重要法令,该法令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 4.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持续十年的内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发生在这场内乱中的下列事件,先后顺序是(    )

    ①“二月逆流”②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③周恩来、毛泽东相继逝世 ④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③② C . ②③①④ D . ④①③②
  • 5. 邓小平为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下列内容,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是(    )

    A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 坚持改革开放 C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 经济发展分三步走
  • 6.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材料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

    A . 村民选举“海选”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 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 7. “……雪山呀闪银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驱散乌云见太阳,革命道路多宽广。……毛主席呀红太阳,救星就是共产党。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著名歌手才旦卓玛所唱这首歌曲,诞生的历史背景是(    )

    A . 西藏和平解放 B . 西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 C .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 D . 内蒙古自治区设立
  • 8. 2013年4月29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海基会举办的纪念某一事件20周年茶会上指出,该事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启了以谈判化解敌意、以协商取代对抗的历史新局面。该事件是(    )

    A . “三不”政策的调整 B . 汪辜会谈 C . 八项主张的提出 D . 海基会的成立
  • 9. 新华社北京2016年3月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就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发表了看法: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不会因台湾政局变化而改变。这些大政方针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是(    )

    A . 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 海协、海基会的沟通 C . 两岸三通的扩大 D . 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 10. 导弹部队是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的部队。我国导弹部队组建于20世纪(    )

    A . 60年代 B . 70年代 C . 80年代 D . 90年代
  • 11.

    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A .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 外交事业的发展 C .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 . 现代的社会生活
  • 12. (2016八下·利津期末) 生活的细节不经意间也会折射出社会政治光谱,1977年的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抓纲”在当时是指(     )

    A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 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C . 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D . 以军事斗争为中心
  • 13.

    如图所示科技成就的取得,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其时间是(    )

    A . 1964年 B . 1967年 C . 1970年 D . 1999年
  • 14. 1986年,一百多位科学家对“863计划”进行反复论证,形成了《863计划纲要》,选择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这七个领域,不包括(    )

    A . 自动化技术 B . 信息技术 C . 海洋高技术 D . 能源技术
  • 15. “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在线购物、上课、看病、处理公务、网上股票交易等。但网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这说明互联网(    )

    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②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是一把双刃剑

    ④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⑤上网用户主要是青少年

    A . ①②③ B . ②④⑤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
  • 16. 下列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关键词的表述,最恰当的是(    )

    A . 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 B .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 .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 . 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放在“优先发展战略”的领域是(    )

    A . 教育 B . 海洋高科技 C . 高等教育 D . 电子产业
  • 18. 近年来,文化部始终强调我国的文艺工作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这里的“双百”方针是指(    )

    A . 百花齐放,百炼成钢 B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 . 百尺竿头,百花齐放 D . 百家争鸣,百炼成钢
  • 19. 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行列。我国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是(    )

    A . 容国团 B . 许海峰 C . 马文革 D . 邓亚萍
  • 20. 在我国,交通堵塞问题正越来越成为大城市面临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

    A . 实行“公交优先” B . 加强交通管理 C . 减少汽车数量 D . 发展道路、轨道交通等硬件设施
二、<b >解答题</b>
  • 21.

    阅读下图:

    请回答:

    1. (1) 图1,图2,图3是20世纪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出现的三位划时代的伟人。他们分别是:

    2. (2) 三幅图片中的人物,曾经给中国历史带来了“三次巨变”,请问“三次巨变”分别指什么?

    3. (3) 三位伟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分别创立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什么?

  • 22. 歌曲和口号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风貌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

    材料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某一时期的宣传口号

    材料三:王进喜“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安徽凤阳农民谚语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歌曲表达了当时人们怎样的情感?

    2. (2) 材料二中的口号出现于何时?简要谈谈你对这些口号的认识。

    3. (3) 材料三反映了石油工人怎样的精神?王进喜获得了什么称号?

    4. (4) 材料四体现了农村实行怎样的经济体制?这产生了什么影响?

  • 23.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关注解决民生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粮票、布票、油票等票证逐步退出我国历史舞台。股票开始发行并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居民家庭。

    材料二: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中的“四大件”:在20世纪50﹣70年代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80﹣90年代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21世纪以来是智能手机、电脑、汽车、楼房。

    1. (1) 据材料一,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股票”的发行说明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2.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变化的主要原因。新时期以来,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实行了哪些措施?

  • 24. 十八大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世界各地,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走下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恳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阅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

    ──岳麓书社《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经济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为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又提出了什么原则和方针?

    2.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产生了哪些影响?

    3. (3) 我国20世纪90年代加入了哪一区域性经济组织?新时期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经济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具有什么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