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9-05-30 浏览次数:323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b>
  • 1. 寒假期间小明一家计划到某国旅游,他在百度上搜索该国“尼罗河”“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关键词。请判断,他们将要去的国家是(    )
    A . 印度 B . 埃及 C . 罗马 D . 瑞士
  • 2. (2017九上·临沂月考) 查韦斯骄傲地说:“我不用出国就能领略到整个地中海的风光。”由此判断他是古代欧洲的(  )
    A . 波斯帝国人 B . 亚历山大帝国人 C . 罗马帝国人 D . 阿拉伯帝国人
  • 3. (2018九上·宜兴期中) 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 . 商品经济发达 B . 基本自给自足 C . 严格禁止竞争 D . 自耕农为主体
  • 4. 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
    A . 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 . 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 . 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 . 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 5.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对世界和自己没有明确的认识,别人认为什么是对的,他就去做。别人说什么是不好的他就不做。那他是为自己活着的吗?他死去的那一天,你会不会怀疑他是不是生存过?”这段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
    A . 人文主义 B . 蒙昧主义 C . 浪漫主义 D . 禁欲主义
  • 6. “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材料说明城市居民(    )
    A . 地位得到了提高 B . 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C . 饮食质量得到改善 D . 经济得到了发展
  • 7. 步入近代西欧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有(    )

    ①建立租地农场    ②出现手工工场    ③西欧庄园    ④大学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8.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代表作是(    )
    A . 《最后的晚餐》 B . 《战争与和平》 C . 《罗密欧和朱丽叶》 D . 《复活》
  • 9. (2019·丰顺模拟) 如图为1492年开辟的一条新航路示意图,此次航海活动的结果是(    )

    A . 到达了印度 B . 发现了美洲 C . 实现了环球航行 D . 证明了地圆学说
  • 10. 《大国的兴衰》中写到:“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集中产地又有修慢慢移向其他地区。”在这两次转移中得益的国家分别是(    )
    A . 意大利、葡萄牙 B . 西班牙、英国 C . 英国、美国 D . 意大利、美国
  • 11. 1649年1月30日,伦敦迎来了一个晴朗寒冷的冬日,上千名伦敦市民怀着愤怒和兴奋的心情,围聚在王宫内的白厅广场上,等待观看一场断头的刑罚。这一天要被送上断头台的,就是英国历史上那位因被砍头而载入史册的国王。这位国王是(    )
    A . 詹姆士一世 B . 查理一世 C . 查理二世 D . 詹姆士二世
  • 12. 有关巴黎公社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前后坚持斗争了两个月 B .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 革命首创精神鼓舞无产阶级继续斗争 D .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 13. 与“时间最长”“绞肉机”“转折点”等关键词相吻合的是(    )
    A . 滑铁卢战役 B . 索姆河战役 C . 马恩河战役 D . 凡尔登战役
  • 14. (2019九下·湛江月考) 1921年俄国粮食产量是22.13亿普特,1923年达到34.55亿普特。这得益于实行了(    )
    A . 工业化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农业集体化 D . “五年计划”
  • 15. 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 . 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B . 彻底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 .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策调整 D . 恢复了工业和生产
  • 16. 假如战国时期一个楚国的农民给远在齐国的朋友写信,最可能写在什么材料上?(    )
    A . B . 青铜器 C . 竹简 D . 丝帛
  • 17. 如图是小红同学的历史笔记,其中空缺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的地方应该是(    )

    A . 西欧各国的支持 B . 美国的大力扶植 C .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 D . 调整经济政策
  • 18.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和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下列事件能证明,“在亚洲充满了火药味”的是(    )
    A . 马歇尔计划 B . 古巴导弹危机 C . 朝鲜战争 D . 科索沃战争
  • 19. 关于联合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②联合国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③安理会成员国拥有否决权

    ④世贸组织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

    ⑤必要时候,联合国可以干涉主权国的内政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⑤
  • 20. (2019·丰顺模拟) 据《汉书》载,海昏侯刘贺不学无术、不尊礼仪、掠取女子,终被霍光所废;近年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象、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有人据此判断,刘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据此可知(    )
    A . 出土文物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 B . 文献记载具有主观性不足为信 C . 史料实证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 D . 历史叙述相互印证可还原真相
二、<b >材料题(共5小题,满分30分)</b>
  • 21. 中新社华盛顿2017年1月20日电当地时间20日中午,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国会大厦宣誓就任美国第45任总统。他在就职演说中两次提到“美国优先”,并称这将是他今后做每一个决定的出发点。在演说最后,特朗普重提自己竞选时的口号“让美国重新强大”。美国从建国至今不到250年,已经历到第45任总统,美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让我们了解美国的发展之路,不是崇洋媚外,而是有利于我们“以史为鉴”。请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独立篇】

      材料一:

      《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都倡导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独立宣言》受到了欧洲哪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独立宣言》的发表有何意义?

    2. (2) 【体制篇】

      材料二: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确定的美国政治制度是什么?

    3. (3) 【统一篇】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内战,由总统亚伯拉罕·林肯领导,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结束。

      美国内战的转折点是什么?林肯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4. (4) 【创新篇】面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的打击,美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优良的民主传统以及领导者的创新精神,罗斯福总统实行了改革,让美国走上了新政之路。

      罗斯福新政“创新”在哪?它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哪?

    5. (5) 【科技篇】美国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领先的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增强了综合国力。

      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人的发明有哪些?(列举两项)美国最早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大国得益于哪次科技革命?

    6. (6) 【战争篇】美国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参战动机虽然不一样,但是在战争中大发战争财,并且在战后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局势。

      美国参加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分别是哪年?

    7. (7) 【战后发展篇】

      材料三: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示意图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中五六十年代、九十年代以后两个阶段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8. (8) 综观美国的发展,请分析大国崛起必须具备哪些因素?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材料二:

    材料三: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Wilfred Owen)…用诗歌记录了他的战争经历。《献给厄运青年的赞歌》一诗描写了送别部队的场景他把战争的狂风骤雨比喻为晚钟,机关枪发出的突突声是析祷,大炮喷出的火焰是蜡烛,士兵痛苦的畔吟是唱诗班,似乎战争在为他们举行一场巨大的弹礼。诗歌暗示民众的爱国热情将把他们送上死亡之路,黑夜将是为他们临终而降下的窗棂,他们将“像牲口一样死去”。

    1. (1) 概括材料一中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情况,并指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两大集团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哪两个国家之间?哪一事件最终导致了两大集团矛盾彻底爆发?
    3. (3) 材料三体现了一战的什么影响?结合这一影响请为结束100周年纪念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 23. 科学理论源于社会实践,又指导社会实践,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又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材料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极大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尽管世界社会主义在发展中也会出现曲折,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材料三:在这个历史大潮中,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个勇担民族复兴历史大任、一个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间奇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一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上述材料均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1) 材料一中“马克思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他最重便的贡献是创立了什么理论?该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具体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其领导人是谁?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何时应运而生?它的诞生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4.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材料四中,中华民族“站起来”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得以实现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5. (5) 综上所述,请你就材料二中“尽管世界社会主义在发展中也会出现曲折,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这句话谈谈你的看法。
  • 24. 聚焦近代日本的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日本民族,改弦更张,把求助的眼光投向了西方,像扔破靴子一样地扔掉了曾经虔诚地学习、模仿过的大陆文化。生存危机感是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李兆忠《暧昧的日本人》

    材料二:“国家的富强扎根于人民的富强,如果人民无知识,……维新就只是一句空话,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努力就必定失败。”

    ——木户孝允上天皇书

    材料三:为了尽早成为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的现代国家。……日本政府重视制定宪法与设置议会更甚于增强军备。要让国际社会认同,其大前提必须是一个立宪国家。

    ——武光诚《图解日本史》

    材料四:“对待中国、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

    ——福泽谕吉《脱亚论》

    1. (1) 阅读材料一,举例说明古代日本如何学习大陆文化?直接引发日本近代生存危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 (2) 对材料二中提出的问题,日本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对日本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3. (3) 材料三所指的宪法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日本重视宪法和立宪政体的原因是什么?
    4. (4) 阅读材料四,说明日本对外走上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日本的这种“模仿”行为给亚洲人民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 25. 某学生兴趣小组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进行探究,把它分为五个阶段,请回答有关问题。
    1. (1) 【第一阶段:封建社会瓦解,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时间:15世纪—16世纪】

      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东西方的交流逐步加强,世界发展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推动世界出现这两大变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 (2) 【第二阶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时间:17世纪—18世纪】

      这一时期,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英国、美国、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名称

      重要人物

      颁布的重要文献

      结果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华盛顿

      建立联邦制国

      法国大革命

      罗伯斯庇尔

      建立共和制国家

    3. (3) 【第三阶段:蒸汽时代(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时间: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七十年代】

      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的主要发明是什么?以此发明为动力的新交通工具有哪些?

    4. (4) 【第四阶段: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20世纪四十年代】

      电气时代的主要动力机器是什么?美国在这一时期的突出贡献有哪些?

    5. (5) 就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