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开发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

更新时间:2019-05-09 浏览次数:63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测木块长度 B . 测木块质量 C . 倾倒液体   D . 100mL量筒量取9.5mL液体
  • 2.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对一些生活中的科学量的估测,比较接近事实的是(  )
    A . 食用油的密度约0.9Kg/m3 B . 教室面积约为60cm2 C .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37℃ D . 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50克
  •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用酒精作燃料 B . 用金刚石来制作玻璃刀 C . 用铁制作饮具 D . 用铜作导线
  • 4. 仅凭肉眼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观察时我们会借助工具。下列有关借助工具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 B . 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人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C . 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 D .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 5. 同学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A . B . C . D .
  • 6. 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A . 固、液、气 B . 气、液、固 C . 液、固、气 D . 气、固、液
  • 7. 检测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浓度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浓度。在这个现象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
    A . 细胞膜 B . 细胞壁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8. 地震、火山、泥石流都属于地质灾害,下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火山喷发和地震所释放的巨大能量都来自地球内部 B . 植树造林可以减少火山喷发和泥石流的发生 C . 泥石流发生时,不能在泥石流中横渡,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D . 地震发生时,若来不及外逃,可双手抱头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
  • 9.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这个污点可能在目镜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断其位置的最简单操作是(     )
    A . 转动目镜 B . 更换目镜 C . 转换物镜 D . 重新制片
  • 10. 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 二氧化氮> 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图放置方法最不合理 B . 乙图放置方法最不合理 C . 丙图放置方法最不合理 D . 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 11. 一量筒中原有50毫升水,现在往里而放入一干燥的木块,木块同时从量筒中吸收了四分之一木块体积的水,假设木块吸收了水后体积不膨胀,木块静止时有二分之一体积浸入水中,量筒中水位上升到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
    A . 6cm3 B . 18cm3 C . 12cm3 D . 24cm3
  • 12.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如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运动示意图,与该图示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示表示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B . 图中两侧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 C . 图中所示是板块张裂,形成了裂谷或海洋 D . 图中所示的板块碰控,地表隆起,形成山脉
  • 13. 学习了下列四种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后,小应绘制了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如图)。下列关于检索表中的甲、乙、丙、丁与这四种单细胞生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甲——草履虫 B . 乙——酵母菌 C . 丙—大肠杆菌 D . 丁——衣藻
  • 14. 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鸟类体表被毛,有无齿,体温不恒定 B . 两栖类的成体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C . 爬行类体温不恒定,用肺呼吸,卵生 D . 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都覆盖角质鳞片,用鳃呼吸
  • 15. 下列证据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   )
    A . 石灰岩溶润 B . 雅鲁藏布大峡谷 C . 沧海桑田 D . 悬崖峭壁上断裂的岩层
  • 16. 下列实验室的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B . 为了获取药品性质,可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 C . 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D . 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 17. 图甲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进行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 . 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 . 图乙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 . 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 18. “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
    A . 研究泥石流成因实验 B . 研究分子之间有引力实验 C . 研究地球板块碰撞实验 D . 研究地球形状的实验
  • 19. 以下与人体相关的结构和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的身体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B . 控制人的眼皮单双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图一的结构①内 C . 图二的a、b、c表示人体的细胞分化过程,d表示细胞分裂过程 D . 人体中的血液属于组织,体表的皮肤属于器官
  • 20. 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小应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像如下图所示,在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21. 下面四幅图中,哪一幅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在东半球,在北半球,属于低纬地区三个条件(  )
    A . B . C . D .
  • 22. 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无间隙 B . 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C . “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 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 23. 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 . “冰花”是由喷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 C . “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 D . “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
  • 24. 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请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

    ①号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②号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10个月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

    5月25日至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

    31.0→72.9

    A . 该实验的结果通过统计蚂蚁的存活率来进行 B . 该实验的对照组是②号,实验组是①号 C . 蚂蚁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对其生长有害 D . 实验表明,蚂蚁“侵食”金合欢,可提高幼苗存活率并能促进幼苗的生长
二、填空题(共31分)
  • 25.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甲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用尺测量,结果会更精确。用该尺测量可得木块的长度为cm。
    2. (2) 乙图中,能形象地描述球形容器内气体分子排列方式的是。(选填序号“①”、“②”或“③”)
    3. (3) 一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4次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5.46厘米、25.45厘米、25.66厘米、25.44厘米,则课本长度的测量值应取厘米。
  • 26. 北京时间2018年5月21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1. (1) 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云南省位于板块的(选填“中心”或“交界处”),容易发生地震。
    2. (2) 如图为地球内部3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填地层结构名称)。
    3. (3) 地处某山区的王村镇,要从图丙所示A、B、C、D四地中选择一地修建水电站。请你运用所学的等高线地形图知识,选择一个最适合建造大坝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 27. 下图为小应同学“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有关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他应该在图甲中滴加(选填“0.9%的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理由是
    2. (2) 图乙、图丙、图丁分别表示使用显微镜时的一个步骤。其中图乙步骤是为了能够在显微镜中形成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
    3. (3) 进行图丙所示操作时,眼睛注视所指部位,其目的是为了避免
    4. (4) 戊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请指出图中的2处错误:
    5. (5) 继续观察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细胞有流动现象,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6. (6) A→B→C→D是小应用该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从A→B过程,需要将装片向方(选填“左“或“右”)移动。观察时,看到物像C→D的过程,他的操作是

      A  B  

      C  D

  • 28. 为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某小组作了如下图甲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实验组别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200

    25

    40

    13.5

    煤油

    200

    25

    40

    6.5

    2

    200

    25

    40

    12

    煤油

    200

    25

    40

    5.5

    1. (1) 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应在烧杯底部垫,以防止受热不均匀导致烧杯底部炸裂。
    2. (2) 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判断的。
    3. (3)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29. 生活中处处科学。
    1. (1) 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之一,即将海水先汽化再液化得到纯净的水,由此可判断蒸馏过程中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 (2) 夏天,剥开包装纸后的冰棍周围会有“白气”,是因为
    3. (3) 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更凉,风就是从这一面吹来的,试用学过的科学知识对上述现象进行简单解释
  • 30. 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同学们尝试自制温度计。
    1. (1) 图甲是小应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瓶中装的是空气,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液柱的长度忽略不计)。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移动(填“左”或“右”)。

    2. (2)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小皓把自制的液体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了自制温度计中液桩到达的位置A和B.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

三、实验探究题
  • 31.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时间/min

    ..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

    91

    93

    95

    97

    99

    99

    99

    99

    99

    1. (1) 若要将实验器材组装成图甲所示,应按照(“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顺序进行;
    2. (2) 组装器材时如何确定铁圈(石棉网)的高?
    3. (3)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本次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 (4) 小应和小皓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甲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乙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
  • 32. 小应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 (1) 小应对问题进行了猜想:泡泡的产生与有关。
    2. (2) 根据这个猜想,他设计并科学地进行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

      液体

      肥皂液

      管子直径(mm)

      3

      5

      10

      20

      50

      泡泡产生的情况

      容易

      较易

      较难

      不产生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小应同学得到的结论是:

    3. (3) 对实验中该同学选用的5根管子,应保持相同。
  • 33. 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应取了适量该液体的样品,按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1. (1) 实验前将天平放在桌面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节。
    2. (2) 实验记录数据:

      方案一:m1=30g,m2=52g,V1=mL(读数见图乙)

      方案二:m3=52.8g,m4=g(读数见图丙),V2=10mL

      方案三:m1=30g,m3=52.88,V3=19mL,其中方案三中液体密度大小为g/cm3

    3. (3) 分析比较上述三种实验方案,你觉得比较合理的应该是(选填“方案一”、“方案二”或“方案三”)。
  • 34. 同学们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图乙中的温度计示数为℃。
    2. (2) 小应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丙可知:冰是(晶体/非晶体),理由是:0~2min 升温比5~10min快,原因是
    3. (3) 小皓重新加冰,温水,也正确完成了该实验,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丁所示,丙、丁图像有差异是因为小皓在实验中。(回答一点即可)
  • 35. 某班同学观察发现,夏天逐渐成熟和腐烂的香蕉常常会招引来许多果蝇,对此他们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香蕉成烂时的酒味招引来了果蝇:

    猜想二:香蕉成熟时的香味招引来了果蝇。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瓶子来诱捕果蝇,他们将甲、乙两种瓶子各3个,随机均匀地放置在一个果蝇较多的地方。一段时间后,记录诱捕到的果蝇数如下表。

    瓶类

    瓶号

    1

    2

    3

    总计

    1

    2

    3

    总计

    果蝇数量

    2

    3

    5

    10

    36

    35

    37

    108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同学们的实验方案中,设计甲乙两种瓶子的目的是
    2. (2) 甲、乙两种装置所用瓶子、纱布、开口、所装液体浓度及数量等都完全相同,其目的是
    3. (3) 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四、解答题(共14分)
  • 36. 学习质量时,小应对“物体的质量不随物态的变化而改变”产生质疑,请你利用冰设计一个实验,说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
    1. (1) 设计实验时,你选用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
    2. (2) 简述你的实验思路
  • 37. 学习了《物质的构成》后,小应设计以下实验;将染成红色的水和酒精先后倒入量筒之中,并密封。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整个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体积和所需的时间。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酒精和水温度(℃)

    酒精

    水(红色)

    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总体积(毫升)

    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所需的时间

    体积(毫升)

    质理(克)

    体积(毫升)

    质量(克)

    A组

    10

    62.5

    50

    50

    50

    110

    较长

    B组

    40

    62.5

    50

    50

    50

    110

    较短

    1. (1) 水和酒精都是由极微小的微粒构成,构成水的微粒是
    2. (2) 请对该实验中出现的混合液体积变小及两组实验时间上有差异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释。
  • 38.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的用钢高达42万吨。
    1. (1) 钢的密度为7.9×103千克/米3 , 其物理意义是
    2. (2) 小应想通过实验测得钢的密度,他在实验室找到一块钢块,用天平测出这块钢块的质量是39.2克,测得装满水的烧杯的总质量是360克:然后用细线系着把这块钢块浸没在烧杯中,当烧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钢块,接着测得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是355克。按小应的实验数据,这个钢块的密度是多大?(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