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模...

更新时间:2019-03-27 浏览次数:203 类型:期中考试
一、<b>单项选择题</b>
  • 1. (2018八下·遂宁期中)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有(    )

    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②标志着中国已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③标志着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④标志着中国已不再是半封建.半殖民国家

    ⑤标志着已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⑥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A . ①②③ B . ①④⑤⑥ C . ①③④⑥ D . ①③⑤⑥
  • 2. (2017八下·揭西期中) 下列诗句,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

    A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 .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3.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与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相比,两者共同之处有 (  )

    ①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以下为1952——1959年我国总税收一览表(摘自罗布代尔《文明史纲》,以1952年基数为100)以下对表中数据出现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与完成,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②一五计划的有效实施,工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进展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

    ④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对当时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5. (2018八下·郸城月考) 建国初期,为了尽快改变我国工业水平落后的状况,我国编制了(  )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 十一五规划 C . 十二五规划 D . 十三五规划
  • 6. (2018八下·高邮期中) 毛泽东主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一五”计划的重点是(    )
    A .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 优先发展农业 C . 优先培养建设人才 D . 优先发展轻工业
  • 7. (2018八下·乌审旗月考)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国新兴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创立的(  )
    A . 电子工业 B . 原子能工业 C . 航天工业 D . 钢铁工业
  • 8. (2018八下·定远月考) “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新中国成立初作为施政纲领,维护公平正义,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A . B . C . D .
  • 9. 邓小平说:“民主和法制,这两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不足”的是(    )

    A . “大跃进”运动 B . 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文化大革命” D .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10. (2018八下·运河月考)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
    A . 采用赎买政策 B . 成立生产合作社 C . 建立人民公社 D . 实行改革开放
  • 11. (2016九下·深圳期中) “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来”。这些“豪言壮语”反映了(   )

    A . 土地改革的成果 B . 农业合作化初见成效 C . “大跃进”的浮夸风 D . 土地承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 12. (2017八下·莱城期中) 在全国开展的“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中,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被提名为候选人。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

    A . 民族气节 B . 艰苦创业 C . 改革创新 D . 与时俱进
  • 13. (2017八下·东台月考)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从本质上说明了 ( )

    A . 反革命集团不得人心 B . 中国人民是伟大的 C . 老一辈革命家力量巨大 D . 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14. (2018八下·长春月考)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 增强企业活力 B . 实行公社化 C . 实行按劳分配 D . 实行政企分开
  • 15. (2016八下·石柱月考)

    下列各项,属于下图所示会议公报内容的是(   )

    A . 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B . 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 . 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16. (2018九下·滨州模拟) 某校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片展.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的是(    )
    A . 南湖游船开天地 B . 八一枪声建军队 C . 遵义会议扭乾坤 D . 井冈会师创新路
  • 17. (2018八下·钦州月考)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下列属于“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有(    )

    ①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

    ②推行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

    ③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8. (2017八下·南宁期中) 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 . 土地改革 B .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C . 国有企业改革 D . 民主与法制建设
  • 19. (2018九下·东区期中) 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王牌”是(    )
    A . 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 .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 . 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D . 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 20. (2018八下·泰兴期中) 下列关于我国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正确的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 B .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内地 C . 经济特区——内地——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D . 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 21. 下图为某历史教材的部分目录。这部分目录的主题应该是(    )

    A . 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 .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C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22.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的科学判断,这就意味着我国(  )
    A . 工作重心应该转移 B .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 . 必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D . 必须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 23. (2018八下·新会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
    A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 .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 五大发展理念的实现
  • 24. 今年一季度,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462.1亿美元,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项目758份,新签合同额250.9亿美元,占比55.4%,同比增长67.8%。下列对“一带一路”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

    ②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既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

    ③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格局

    ④体现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只向亚太地区国家开放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
  • 25. (2016八下·工业园期中) 1992年1、2月份,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讲话,当时各大报纸对此进行跟踪报道。下面四组文章中,最有可能出自这一时期的是(  )

    A . 《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标准只有一个》 B . 《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C . 《抓住中心不放》《要搞快一点》《要敢闯》 D .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包产到户》《责任制让农民吃了“定心丸”》
二、<b>材料分析题</b>
  • 26. (2018·乐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创新”的论述,可谓数次提及,掷地有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创新】

    材料一:

    图1                            图2

    【制度创新】

    材料二: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科技创新】

    材料三: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工厂里机器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在奔驰……新的发明创造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 (1) 与图1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图2人物创立的革命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这一理论不断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2. (2) 材料二所示文献标志着该国建立了什么政权?穿越时空隧道,该文献发表290年之后,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位伟人为解决祖国的统一,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什么伟大构想?
    3. (3) 据材料三回答,材料中的“机器”使用的动力机是什么?材料中的“火车”是谁发明的?
    4. (4)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创新能力?
  • 27. (2016八下·红桥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进行拨乱反正】

    材料一 这次会议是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这个重大历史关头而召开的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建国后我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开辟了建设的新道路。──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贵春说

    【实行伟大决策】

    如图1,图2。

    【促成新型理论】

    如图2

    1. (1) 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该会议召开一哪一年?

    2. (2)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哪一目标之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出现了图1中的情景?

    3. (3) 依据图2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4个经济特区分布于哪个沿海省份?

    4. (4) 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图2 的空格。

    5. (5) 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的回答,你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有怎样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