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

更新时间:2019-05-28 浏览次数:5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应适当地多吃(   )
    A . 米饭 B . 青菜 C . 瘦肉 D . 水果
  • 2.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金属饮料罐属于(   )
    A . 可回收物 B . 有害垃圾 C . 餐厨垃圾 D . 其他垃圾
  • 3. “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盐类物质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
    A . 熟石灰 B . 酒精 C . 碳酸钾 D . 烧碱
  • 4. 如图表示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b可表示一个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 B . c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 C . d的成分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 . a、b、c、d依次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
  • 5. 图示为两个未被破坏的地层中发掘出来的动物A和B的化石。下列关于物种A、B关系的叙述最不合理的是(   )

    A . 物种A比物种B低等 B . 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 C . 物种A的出现晚于物种B D . 在Ⅱ层内可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
  • 6. 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 甲烷燃烧 B . 湿法炼铜 C . 利用CO还原铁矿石炼铁 D . 剧烈运动时肌细胞无氧呼吸
  • 7. 下列图示中关于能量转化的分析,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 钻木取火,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 人造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部分动能转化为势能 C . 核能发电,可将核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 . 米勒模拟原始大气产生有机物实验,有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8.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 在A系统中,经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中的氧气增加了 B . 蛋白质在B系统的小肠中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 C . C系统中的白细胞能加速凝血和防止伤口大量出血 D . 肾单位是D系统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 9. 一网友发现小鸟停在铁栏杆上,误以为小鸟在停驻休息,观察后发现它的双脚被冻结在栏杆上。他慢慢接近,小鸟受惊拍动翅膀;为了避免小鸟双脚受伤,他便一把抓住,试图以手的温度让冰融化。由于效果不佳,他干脆吹气融冰。经过他的不断努力,小鸟获得了自由。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以手的温度让冰熔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 B . 吹气融冰,是用热传递的方式让冰熔化 C . 小鸟双脚被冻结在铁栏杆上,与铁是热的良导体有关 D . 小鸟拍动翅膀,消耗体内有机物,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 10. 如图所示,滑轮第一次受到F1的作用,第二次受到竖直向上F2的作用,物体的重力为G。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将物体匀速向上提起时(   )

    A . F1<F2 B . F2=1/2G C . F1的力臂为OA D . 在F2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2倍
  • 11. 现有盐酸和B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某物质X,溶液的pH变化如右图所示。则X可能是( )

    A . 稀硫酸 B . 纯碱溶液 C . 食盐溶液 D . 氢氧化钠溶液
  • 12. 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设计,可行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操作

    A

    CaO

    CaCO3

    加入过量的水,过滤

    B

    盐酸

    硫酸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C

    NaNO3溶液

    NaCl溶液

    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 

    D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CaCO3粉末,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不可能含有Cu B . 滤渣中不可能只含有Fe C . 滤液中可能含有FeSO4                                   D . 滤液中可能含有CuSO4  
  • 14. 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烧瓶中盛有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煤油,已知R1<R2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选用煤油,因为煤油的比热较小 B . 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t<t C . 比较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大小,可以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D . 该电路没有接入电流表,因此无法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
  • 15.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点滑到a点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电源电压为12V B .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值为24 W C .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可能为20Ω D . 滑片在a点时,10s内电阻R2消耗的电能为240 J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u></u>
  • 16. 某同学早餐仅吃了一小片奶油面包。上课时,他感到头晕乏力。
    1. (1) 将奶油面包中的淀粉摄取到体内,部分转化成肌糖原,这一过程属于代谢中的作用。
    2. (2) 头晕乏力的原因可能是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选填“高”或“低”)引起的。
  • 17. 将Na2CO3溶液滴入Ba(OH)2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如图。

    1. (1) 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能与Ba(OH)2溶液反应,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种酸是(填写化学式)。
    3. (3) 图形○代表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 18. 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若1是肾小囊壁,3是毛细血管,正常情况下A过程中从3不能过滤到2的是 。
    2. (2) 若4是小肠壁细胞,血流经C→D后,血液中成分显著增多的是
  • 19.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18年3月29日Cell杂志发表了数位华人科学家经过4年共同努力,通过基因编辑及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培育了亨廷顿舞蹈症基因敲入猪,它可以精准地模拟出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这意味着我国在大动物模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材料2:2018年11月26日某研究人员宣布,全球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诞生。他们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代表着“超级人类”即将成真。

    1. (1)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决定了生物的
    2. (2) 针对以上两则材料,请发表你的看法。
  • 20. 如图为一块甲虫成灾区域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

    1. (1) 请分析杀虫剂消灭害虫的效果:
    2. (2) 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是因为杀虫剂对害虫起了作用。
  • 21. 归纳总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硫酸锌、氧化镁和硫酸都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含镁化合物M。

    1. (1) 物质M属于(选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 (2) 请写出③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2. 网上宣称一款小汽车,自重800kg,百公里油耗仅为1L。某同学跟爸爸乘坐这款小汽车在某平直路面上测试,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200N,已知汽油的热值为5.0×1010J/m3 , 汽油机的效率为40% ,则行驶百公里汽油机所做总功为J,需要消耗的汽油与宣传(选填“是”或“不”)一致的。
  • 23. 如图是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

    1. (1) 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他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 (2) 另一同学利用图中装置,实验时先挤压微型滴管,后点燃酒精灯。这样做的优点是
  • 24. 图甲是一个能反映水平风力大小的装置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16 V。L为额定电压2.5 V的小灯泡,其I﹣U关系的部分数据如图乙所示。电阻丝AB长30cm、粗细均匀、最大阻值为75Ω。OP为质量、电阻均不计的金属细杆,下端连接一个重2 N的圆球P。闭合开关S,无风时,OP下垂并与A端接触,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2 A;有风时,OP绕悬挂点O转动,风对球的作用力F始终水平向右。已知OA为10cm,OP始终与AB接触良好且无摩擦。

    1. (1) 电流表示数为0.2 A时,灯泡的电阻为Ω。
    2. (2) 该电路可承受风对球施加的最大作用力为N。
    3. (3) 为提高可承受风对球施加的最大作用力,可采取的措施是     
      A . 增加电源电压 B . 串联一个电阻 C . 加粗电阻丝AB D . 增大圆球P的重力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计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
  • 25. 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一根每小格长度相等的均质木尺作为杠杆。

    1. (1) 在A点挂3个均为0.5 N的钩码,如果将挂在B点的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2牛。(选填“>”、“=”或“<”)
    2. (2) 为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请你在答题卷相应的方框内,设计实验所需的记录表。
  • 26.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要进行以下操作: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稀淀粉溶液;

    ②向各试管注入淀粉酶溶液;             ③向各试管滴碘液;

    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37℃的热水、沸水和冰水混合物中维持温度5min;

    ⑤观察实验现象。

    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操作

    加入物质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1

    稀淀粉溶液(mL)

    2

    2

    2

    2

    淀粉酶溶液(mL)

    1

    1

    1

    3

    碘液(滴)

    1

    1

    1

    4

    温度处理(5min)

    37℃

    100℃

    0℃

    5

    观察现象

    1. (1) 收集并稀释唾液需要的实验器材有蒸馏水、水、烧杯和等。
    2. (2) 以上操作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①→→⑤。
    3. (3) 正确实验后,观察到C试管内的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
  • 27. 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和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 (1) 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2. (2) 取(1)滤出的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根据上述实验,如果原白色粉末中含有Na2SO4 , 则白色粉末的组成是
    3. (3) 为进一步确定原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BaCl2和NaOH,在(1)的滤液中加入一种能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这种试剂可能是     
      A . CO2                        B . H2SO4                    C . CuSO4                   D . FeCl3
  • 28. 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其原理是利用Fe2+和H2O2反应产生能降解污染物的活性成分。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温度恒为25℃或40℃。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1. (1) 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实验

      编号

      实验目的

      温度/℃

      pH

      浓度/(mg·L-1

      H2O2

      Fe2+

      为②③提供参照

      25

      3

      204

      16.8

      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3

      204

      16.8

      探究溶液pH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25

      10

      204

      16.8

    2. (2) 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
    3. (3) 进一步实验发现,温度过高时,降解反应较难发生。请从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
    4. (4) 为测定不同时间内有机物降解的浓度,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降解反应立即停止。

      根据图示信息,请写出迅速停止反应的一种方法:

  • 29. 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电阻约为10Ω左右。

    1. (1) 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如果原连接有误,请在错处打“×”并改正。
    2. (2) 实验中电流表突然损坏,实验小组找到一个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并设计了电路图,重新测定。

      步骤一:S2与接线柱1接通,闭合S1 , 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3.8 V。

      步骤二:S2与接线柱2接通,使滑动变阻器阻值 (选填“变大”、“不变”或 “变小”),读取电压表示数U 。

      步骤三:断开S1、S2 , 整理器材。

      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表达式中不需带单位)

四、简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30、32题各6分,第31题8分,第33题8分,第34题12分,第35题5分,第36题10分,共55分)
  • 30. 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使用,果农在荔枝的植株之间种植山绿豆。下图是荔枝单一种植园和复合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百分比的柱形图。

    1. (1) 荔枝、山绿豆、杂草等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腐生性昆虫属于
    2. (2) 复合种植园中植食性害虫明显减少的原因是
  • 31. 用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可以测定未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稀盐酸,某同学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质量忽略不计),重新称量。

    ②往上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紫色时,停止滴加,再次称量。数据如下表:

    锥形瓶

    锥形瓶+稀盐酸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

    质量/克

    35.5

    55.5

    80.5

    1. (1) 实验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克。
    2. (2)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 (3) 另有同学做了同样的实验,却得到不同的结果。用精密pH试纸测得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7.8,则他测出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偏大还是偏小,造成偏差的原因是
  • 32. 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图甲是某心血管病人的心动周期示意图。目前针对某类心脏疾病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植入心脏起搏器(如图乙),即将电极导线从手臂或锁骨下方的血管插入,到达预定的心腔(心房或心室)起搏位置。然后在胸部埋入与电极导线相连接的起搏器。其工作原理是起搏器定时发送电流,通过电极导线传输到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之受到刺激而产生收缩活动。

    1. (1) 该病人的心率为;图甲外圈表示(选填“心室”或“心房”)收缩期和舒张期;心脏舒张期比收缩期长的意义在于
    2. (2) 图乙中插入电极导线的血管是。如果仅电极A收到起搏器的电流,他的心脏四腔中处于舒张状态的是
    3. (3) 对于安装了起博器的人群,他们的心率会不会受到影响呢?请说出你的判断及其理由。
  • 33. 步行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深受运动爱好者的喜爱。
    1. (1) 步行时,落地缓冲阶段鞋底发生形变,离地蹬伸时鞋底恢复原状,这一过程中动能与相互转化。
    2. (2) 如图为步行示意图。当两脚一前一后着地时重心降低,而单脚着地迈步时重心升高,每走一步克服重力做功。某同学质量为60kg,每分钟行走100步。他步行所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3. (3) 人步行时消耗的能量大于克服自身重力所做功的原因是。(答一点即可)
  • 34. 化工颜料店的涂料添加剂“银粉”的成分是什么?通过调查,“银粉”可能是银、铝、锌这三种金属中的一种。为得到准确结论,某同学将一小包“银粉”带回实验室进行探究。
    1. (1) 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硫酸,观察到有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
    2. (2) 为进一步确定其成分,他通过计算,获得等质量的铝、锌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图像。请将图像画在方框中。
    3. (3) 取1.8克“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50克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

      ①“银粉”的成分是

      ②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 35. 某同学做“腊肉炖豆腐”。爸爸告诉他,腊肉腌得比较咸,需要先用水且最好用热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将腊肉、豆腐切成片状;然后入锅烧煮。待快出锅时放几根大葱,几分钟后香味扑鼻而来,一道美味佳肴做好了。进餐时,该同学很喜欢吃“腊肉炖豆腐”,爸爸提醒他应多吃些蔬菜和米饭。试分析上述材料中涉及到哪些科学知识。
  • 36. 在学校创新比赛中,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多档位电热水器。其工作电路图如图甲所示,R1和R2是两根电热丝;旋转开关如图乙所示,内有一块绝缘圆盘,圆盘的边缘共有10个金属触点(触点编号与电路图对应,编号相同的触点用导线连接)。可以绕中心轴转动的开关旋钮两端各有一个金属滑片,可以将相邻的触点连接。

    当旋钮上的箭头指向图中位置 D,金属滑片将1、2两触点接通,同时另一端也将3、4两触点接通。旋钮上的箭头指向 A、B、C、D 不同位置时,可以实现四档依次递减或递增的加热功率。他设计的四档加热功率如下表所示:

    温度档位

    高温

    中温2

    中温1

    低温

    加热功率/W

    1100

    660

    440

    264

    1. (1) 旋钮上的箭头指向D位置时,电热丝R1和R2的连接方式是(选填“并联”、“串联”或“无法确定”)
    2. (2) 当旋钮上的箭头指向A位置时,加热功率为W。
    3. (3) 电热丝R2的阻值为多少?
    4. (4) 根据计算结果,借助电池组、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截取了电阻大小符合要求的两根电热丝,按图甲连接。检查无误后,将电热器接入家庭电路,借助电能表和计时器测量电热器在不同档位工作时消耗的实际电功率,结果发现每一档的实际功率均小于设计要求,而电源电压为220V不变。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