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届浙江省高三第二次五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17-05-08 浏览次数:607 类型:高考模拟
一、<b >单选题</b>
  • 1. 荀子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以下言论,体现“礼”的是(    )

    A .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 B .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C .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D . 夫吏者民之师,车驾衣服宜称
  • 2. 关于北宋设置参知政事的初衷,依据材料一《宋会要辑稿》“太祖特置参知政事以佐之”可知参知政事只是宰相的副手,地位并不高;而依据材料二《太宗实录》“太祖因令居正等知印押班,以分普权”可知参知政事分割宰相之权。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 . 不管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需要进一步考证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B . 《太宗实录》是第一手资料,故材料二的结论更为可靠 C .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缺乏相应的考古资料的证实,故都不能成立 D .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的总体趋势,故材料二正确
  • 3. 中国古代一方面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另一方面商业仍然在蓬勃发展。对上述悖论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重农是战国以后历朝的一贯政策,抑商并非贯穿始终 B . “盐铁官营”等政策说明抑商主要是抑私商,官商继续发展 C .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经济繁荣 D . “四民异业而同道”、“工商皆本”等思想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 4. “明朝的内治,差不多始终为宦官把持”,涌现出了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臭名昭著的宦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 明太祖废丞相 B . 内阁的设立需太监牵制 C . 君主专制的加强 D . 小农经济
  • 5.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教育事业曲折发展,以下口号或方针提出的时间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②向科学进军

    ③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 . ②①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②①④ D . ①④②③
  • 6. (2017·长春模拟) 邓小平在会(注:指十二届三中全会)后第二天高兴地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材料所说的“新话”(    )

    ①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③运用价值规律

    ④设立经济特区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7. 某历史学习小组要撰写一篇关于公元前5世纪欧洲历史文化的小论文,以下标题的选择不恰当的是(    )

    A . 希腊“古典时代”的到来 B . 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C . 斯多亚学派的产生 D . 希腊城邦的繁荣
  • 8. 美国国务卿布莱恩(任期:1889—1893年)说:“我们需要扩张。我指的是我们可以获利的,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扩张,我们不追求领土的兼并。”下列不同时期美国的对外主张与上述理念一致的有(    )

    ①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

    ②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③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领土全境内,应许其不受干涉,从事并经营商务、制造、加工、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

    ④承认列强“势力范围”,要求列强开放“势力范围”,实现“利益均沾”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9. “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这一评论最有可能针对的是(    )

    A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B . 英国的《权利法案》 C . 美国的联邦宪法 D . 《德意志帝国宪法》
  • 10. 进入21世纪以来,中俄两国关系不断发展,除了隔年的首脑互访,中俄定期会晤机制,还有……等多边场合,都将为两国元首会面提供大量机会。“……”处可以是(    )

    ①不结盟运动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上海合作组织④华沙条约组织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11. 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是站在胡佛的肩膀上成功的,新政时期某些政策实质是胡佛政府时期的某种延续、深入和强化。”以下胡佛采取的措施中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

    A .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等提供贷款 B . 坚持金本位制 C . 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 D . 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
  • 12.

    图像也可以证史,以下关于下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真实再现了法国人民推翻波旁王朝的场景 B . 以艺术方式见证时代变迁的历史记录 C . 将浪漫主义绘画推向高峰的代表作品 D . 体现了鼓舞人们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斗争的主题
二、<b >综合题</b>
  • 13. 达尔文进化论自创立以来,泽被中西,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达尔文的革命是19世纪科学中的主要革命。它摧毁了以人为宇宙中心的宇宙观,而且“在人的思想中引起了一场比自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得以再生以来任何其他科学的进步更伟大的变化”……达尔文进化论的巨大的革命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于超出科学之外的内容,产生于人们所说的并存的思想革命。

    ——科恩《科学中的革命》

    材料二:《天演论》中的基本论点是:生物是进化的,进化的原因是“物竞”与“天择”,即所谓“以一物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这样“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这种生物界的自然进化规律可以用来解释一切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 “小之极于跂行倒生,大之放乎日星天地,隐之则神思智识之所以圣狂,显之则政俗文章之所以沿革,言其要道,皆可以一言以蔽之曰:天演而已!”

    ——吴剑杰《中国近代思潮及其演进》

    材料三: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 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矧在吾国,大梦未觉,故步自封,精之政教文章,粗之布帛水火,无一不相形丑曲拙,而可与当世争衡?……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 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世界进化,未有已焉。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保守 云乎哉!

    ——陈独秀《敬告青年》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根据材料一,概括“达尔文的革命”的内涵。

    2. (2) 请写出《天演论》的译者及出版时间。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天演论》较之达尔文的进化论有何变化之处。结合当时的中国局势,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进化论思想对新文化运动的作用。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如何客观评价近代中国的进化论思潮?

  • 14. 面对危机,不同的反应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从而影响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第一,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我国文化有了这几千年的历史,根深蒂固,要国人承认有改革的必要,那是不容易的。第二,我国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文化的摇动,就是士大夫饭碗的摇动。我们一实行新政,科举出身的先生们,就有失业的危险,难怪他们要反对。第三,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向这一政策挑战,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4月份似乎还是希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到1917年年底时,许多人准备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而战斗,以便摆脱临时政府,因为临时政府阻碍人们获得极为渴望的和平、土地和面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941年12月8日13时,罗斯福在众议院大厅向众、参两院的议员们以及最高法院的法官们通报了珍珠港事件的情况。最后,总统说:“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无端和怯懦地发动进攻开始,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就已存在着战争状态。”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人教版)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反应,并分析其原因。

    2. (2) 列宁四月份的演说后来被称为什么?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其内容和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面对日本发动的太平洋战争,美国作出了怎样的反应?这一反应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