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4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7-04-26 浏览次数:842 类型:中考真卷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人们学习和研究化学,都是希望化学给人们带来正能量,但是在生活中常有些不法分子不是利用化学来造福人类,而是危害人类,下列做法严重危害人类的是(   )
    A . 利用化学合成各种药品治疗疾病 B . 研制各种化肥用于种植庄稼 C . 用SO2漂白已霉变的食品,使其颜色好看 D . 在月饼包装盒内放置CaO干燥包
  • 2. 发现元素周期表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
    A . 道尔顿 B . 阿伏加德罗 C . 门捷列夫 D . 居里夫人
  • 3.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蜡烛熔化 B . 食物腐败 C . 碘升华 D . 米浆炊成粉皮
  • 4. 近年来,媒体常报道出煤气中毒的惨剧,煤气中毒是由于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生成CO引起的.下列做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煤气中毒发生的是(   )
    A . 严寒的冬天,在狭小密闭的房间内烧炭取暖,在炭盘旁边放一盘水 B . 在清洗偏远的水井时,边用柴油作为能源的抽水机放到井内抽水,边派人戴着口罩到井下洗井 C . 将液化石油气热水器安装在密闭的冲凉房内 D . 将液化石油气热水器安装在冲凉房外面,且要通风透气
  • 5. 下列不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 . 烧杯 B . 试管 C . 蒸发皿 D . 燃烧匙
  • 6.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A . 10L水与10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0L B . 10g硫粉在10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g二氧化硫 C . 10g锌片与1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0g D . 25℃,1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0g氯化钠溶液
  • 7. “神舟号”系列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化学学科在其中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其化学式为C2H8N2 , 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C2H8N2+2X 2CO2+4H2O+3N2 , 则X的化学式是(   )
    A . NO B . NO2 C . N2O D . N2O4
  • 8. 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

    A . 放出H2的质量是A>B>C B . 金属活动性顺序A>B>C C . 相对原子质量是A>B>C D . 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 9. “百年世博”在我国上海举行,“低碳”与“环保”已成为我国向世界承诺的世博理念.下列做法或设想符合该理念的是(   )
    A . 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在闹市摆设明火烧烤档 B . 随手随地丢弃生活垃圾 C . 研制可以降解的饭盒和包装袋 D . 浪费食物、追求物质攀比
  • 10.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记忆牢固,以下错误的一组是(   )

    A.性质决定用途

    B.日常生活经验

    O2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钨的熔点高﹣用于制造灯丝

    石墨很软﹣制造铅笔

    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味

    区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检验

    C.化学与生活

    D.安全常识牢记心中

    缺维生素C﹣引起坏血病

    N,P,K﹣农作物最主要的营养元素

    缺钙﹣易骨质疏松或佝偻病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炒菜时油锅着火﹣弃锅逃走

    假酒中毒﹣乙醇引起

    A . A   B . B   C . C   D . D
二、<b >双项选择题</b>
  • 11.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用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白纸变黑甚至穿孔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B

    在灼热的CuO中通入CO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CO具有还原性

    C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MnO2固体

    有大量气泡产生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过氧化氢和MnO2

    D

    在硫酸铜溶液中分别插入铁片和银片

    银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铁片没有明显变化

    金属活动性顺序:

    Ag>Cu>Fe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甲乙仍是饱和溶液且有晶体析出 B .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C . 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D . 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里含有溶质甲的质量为50g
三、<b >填空题</b>
  • 13. 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化学符号

    SO42

    3Fe

    符号的意义

    5个水分子

  • 14.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2. (2) “结构决定性质”,请画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成为(填“阴离子”或“阳离子”).
    3. (3) 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4. (4) 在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中加入3gNaCl和17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化学知识常常可以用来解释历史问题:《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大军,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个条件回答:曹军的木船是;“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试火烧得更旺.
    2. (2) 学会将物质整理归类,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帮助.请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酸的是,属于盐的是.(填序号)

      ①洁净的空气 ②HNO3③纯碱  ④铜  ⑤HCl  ⑥Na2SO4⑦S  ⑧汽水.

四、<b >简答题</b>
  • 16. 茂名是著名的水果之乡,盛产荔枝,荔枝的部分营养成分如图.

    请回答:

    ①图中钙、钾、铁、硒等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元素

    ②荔枝中所含糖类的质量分数是

    ③有些企业将荔枝制成荔枝饮料,该过程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 17. 小明同学的自行车锁生锈了(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他怎样也开不了,于是他把锁拿到修理店请师傅帮他解决.老师傅很快拿出一瓶喷剂,叫小明往锁孔里轻轻喷一下,一会儿后,锁终于用钥匙打开了,小明感到很惊奇,问老师是什么原因,老师傅只会使用但不会解释.小明决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弄明白,他仔细看了喷剂瓶上的说明,原来它主要成分是盐酸,小明顿时恍然大悟…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小明思考了一会,谦谦有礼地对老师傅说,以后使用这种喷剂不能过量使用,否则会损坏铁质锁,老师傅笑着点点头.请你再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18. 某沿海工业区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少量的Fe2+ , Na+ , Ca2+ , Cu2+ , Cl , 为了达到零污染的目标,将污水进行如下工业流程处理:

    1. (1) 步骤Ⅰ的操作名称是,并写出步骤Ⅰ中的化学方程式
    2. (2) 滤渣Ⅰ所含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3. (3) 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
    4. (4) 在滤液Ⅲ中加入盐酸使得到的溶液呈中性,要使用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确保盐酸不过量.
五、<b >实验与探究题</b>
  • 19. 根据图1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B中用于加热的仪器名称是,C中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名称是
    2. (2) 制取和收集O2可选择B和E,若用氯酸钾制取,化学方程式为;制取和收集CO2可选择装置(用字母填空);制取和收集H2可选择装置(用字母填空).
    3. (3) 某兴趣小组学习了制取CO2和H2后,将反应装置改进,如图2所示,请你指出该装置的优点:.实验前,都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20.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可以用字母AB+CD=AD+CB来表示.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稀盐酸与以下四种物质是否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NaCl溶液

    K2CO3溶液

    AgNO3溶液

    NaOH溶液

    1. (1) 甲同学提出稀盐酸与NaCl溶液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乙同学认为不反应,因为这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所得的物质是一样的.你(填“同意”或“不同意”)乙同学的看法.
    2. (2) 甲乙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请你在空白处填写相关内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在K2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稀盐酸与K2CO3溶液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实验2

      在AgN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3

      在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没有明显现象

      甲乙同学:不发生反应

    3. (3) 写出实验2的化学方程式:
    4. (4) 在实验3中,甲乙两同学因为观察到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故判断该反应不能进行,你(填“同意”或“不同意”)他们的看法,若不同意,请设计实验证明该反应能发生.可用试剂:NaOH溶液、稀盐酸、石蕊试液.

      实验内容与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六、<b >计算题</b>
  • 21. 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 (1) 维生素C含有种元素;
    2. (2) 维生素C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最简比);
    3. (3)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2. 某兴趣小组需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假设常温下该稀硫酸的pH值为0.在装有100g该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104.4g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1. (1) 实验室只有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 . 需要量取 mL(保留一位小数)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
    2. (2) 在如图中,画出烧杯内溶液的pH值变化图像.(标出Na2CO3溶液的质量)

    3. (3) 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