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第7讲 魏晋到隋唐时期的经济...

更新时间:2019-03-12 浏览次数:299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9高一上·温州期末) 据史料记载,某一朝代在耕犁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称作江东犁的工具。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对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该朝代是(  )
    A . 春秋战国 B . 汉代 C . 唐代 D . 宋代
  • 2. (2018高二上·鹤岗月考) 唐代的印刷品主要为儒、佛、道的经典。宋代印刷的文献,则无所不包:史地、方术、诗文、戏曲、医学、方剂……造成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
    A .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文化教育的兴盛 C . 重文轻武的政策 D . 印刷成本的降低
  • 3. (2018高二上·成都月考) 唐朝贾岛在《喜李馀自蜀至》一诗中说:“往来从此过,词体近风骚。”下列作品在创作风格上,可与《风》对应的是(  )

    A . 《格尔尼卡》 B . 《阿Q正传》 C . 《命运交响曲》 D . 《唐璜》
  • 4. (2018高三上·微山月考) 下表为选自唐代典籍的某些记载,这些记载可以作为史料来实证唐代(  )

    典籍

    记载内容

    《旧唐书·玄宗纪》

    (741年)禁九品以下清资官置客舍邸店车坊(车坊,经营车马出租业务的店栈)

    《全唐文》卷入十一

    应公主家有庄宅邸店,宜依百姓例差役征课

    《唐会要》六十九

    天宝九载(750年)十二月敕,郡县官僚共为货殖,竟交互放债侵人,互为征收割剥黎庶

    《唐会要》八十六

    大历十四年(779年)七月今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杨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

    A . 基本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 . 城市布局已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C . 有不少官僚涉足商业活动 D . 对商业贸易活动的管理更加规范
  • 5.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中经江都、洛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由此可知,当时隋唐大运河开通的社会背景是(  )
    A . 北方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B . 江南经济的开发 C . 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 . 对外贸易的繁荣
  • 6.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其中出现于隋唐之际的是(    )
    A . 火药 B . 指南针 C . 造纸术 D . 雕版印刷术
  • 7. (2018高二上·惠东月考) 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    )
    A . 把农民拥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 B . 把君主拥有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C . 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D . 对地主拥有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 8. (2018高一下·中山期末) 唐朝官营丝织生产,设立二十五个“作”。其中,织绸之“作”十个:布、绢、绫、罗、锦等;织有花纹丝带的五个:组、绶、绦、绳、缨(帽子上的装饰物);比较厚实的丝绸线四个:、线、弦、网;练染六个:青、绛、黄、白、皂、紫。这反映了唐代丝织业(    )
    A . 规模宏大 B . 管理严格 C . 分工精细 D . 不计成本
  • 9. (2018高一下·綦江期末)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许多历史著作都突出地加重了对南方社会发展进程的记载。《晋书》记载有关江南水利兴修之事,《宋书》备载北方人口南迁和侨立州郡的情况,《隋书》极言扬州之盛,称丹阳“埒(音liè,意,同等、相等)于二京,人杂五方”,《通典》记载了江南漕运对于关中的重要性。这说明(    )
    A . 北人南迁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 B . 江南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 C . 历史著作带有时代特点的印记 D . 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
  • 10. (2018高一下·宜宾期末) 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上述现象主要反映了(    )
    A . 官营手工业者的创造力受到束缚 B . 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 C . 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和推广 D . 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
  • 11. (2018高一下·鸡泽月考) 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面有两种说法。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证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来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则材料的说明最合理的是(    )
    A . 两则材料完全相互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 . 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根本没有出现过“夜市” C . 两则材料反映的地区不同,这说明唐朝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 D . 反映了当时“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 12. (2018高一下·甘肃期末) 隋初,针对地方官吏在征派时的作弊行为,宰相高颎主张由政府将民户统一划定不同的户等,规定各自应负担的赋役数目,并使之低于豪强地主对依附农民的剥削量。该主张有利于(    )
    A . 抑制土地兼并 B . 消除封建割据基础 C . 壮大自耕农队伍 D . 催生新的社会阶层
  • 13. (2018高二下·温州期末) 西晋傅咸赞美中国古代某项重大发明:“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该项发明是(    )
    A . 印刷术 B . 造纸术 C . 指南针 D . 火药
  • 14. 唐朝人陆羽在他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据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陆羽十分推崇越窑的青瓷 B . 唐朝已经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C . 瓷器是饮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 . 唐朝的瓷器种类很多,包括青花瓷,珐琅彩等
  • 15. (2018·临川模拟) 两汉时期的数学等作《九章算术》涉及的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等范筹,都与当时生产生活实际直接相关。魏晋时期的《九章算术注》不但推证了原书各面积、体积公式的确性,还在推证过程中提出了“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来贯通各公式的关联。明朝的《几何原本》最大的优点在于运用了具有确定性的演绎推理的方法和严密的逻辑结构。据此可知我国古代数学(  )
    A . 具有浓厚的实用性特征 B . 注重理论的探讨和概括 C . 冲击了儒家的传统规范 D . 由传统到具有近代色彩
  • 16. (2018高三上·永春模拟)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刘徽在《九章算术注》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贯通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知识构成一个理论体系;南朝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成功。这表明此时期(  )
    A . 科学研究注重总结 B . 科学研究重心的南移 C . 科技指导农业生产 D . 科学研究非实用的趋向
  • 17. (2018高三上·如东模拟) 西晋傅咸说:“夫其何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与此相关的发明是(  )
    A . 造纸术 B . 印刷术 C . 指南针 D . 火药
  • 18. (2018·眉山模拟) 下图为唐朝长安城西市行业分布示意图。下图可以反映出当时(  )

    A . 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 B . 商业具有开放交易特点 C . 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 . 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加快
  • 19. (2018高三上·南充模拟) 北魏均田制规定:桑田按现有丁口计算。“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桑田为世业,允许买卖其一部分。原有桑田已超过应授田数,“无受无还”;达到应授额的,不准再受;超过应授额部分,可以出卖;不足应授额,可以买足。这说明(  )
    A . 均田制是将官田分而民用,排斥私有土地 B . 均田制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抑制了土地兼并 C . 均田制是一套限额授受的土地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 D . 均田制时期社会支配地位的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 20. (2018高一下·灌南期中)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A . 官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 B . 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 . 加强了对市场的直接监管 D . 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 21. (2018高一下·温州期中) 西晋文人傅威曾经如此评价某项发明:“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真。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己新。”该发明指的是(    )
    A . 造纸术 B . 印刷术 C . 火药 D . 指南针
  • 22. (2018高一下·雅安期中) 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
    A . 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 . 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C . 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D . 州治、县冶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 23. (2018高一下·四川期中) 中央电视台在某地举行的大型专家鉴宝会上,有人拿出其收藏的一件唐代瓷器(如下图)请专家鉴定。专家认定这是一件粉彩瓷,并一口否定了该藏品的真实性,其理由应是(    )

    A . 唐代只有白瓷 B . 唐代只有青瓷 C . 古代中国没有彩瓷 D . 唐代以后才有彩瓷
  • 24. (2018高一下·南充期中) 中国的耕犁达到完善阶段的标志是(    )
    A . 耦犁的出现 B . 曲辕犁的出现 C . 代田法的出现 D . 耕耙技术的出现
  • 25. (2018高二下·徐州期中) 唐代越窑在烧制过程中使用了匣体,巧妙地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落渣、占釉、火刺等缺陷。烧制的产品器型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滑,极大地提高了瓷器质量。由此可见唐代(    )
    A . 开始了由陶向瓷生产技术的转变 B . 技术创新推动制瓷业发展 C . 民营手工业产品的品质极为突出 D . “南青北白”制瓷系统形成
  • 26. (2018高一下·沭阳期中) “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下列最有可能是诗中所咏工具是(    )
    A . 曲辕犁 B . 水排 C . 翻车 D . 筒车
  • 27. (2018高一下·沭阳期中)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据此,南宋时期(    )
    A . 官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 B . 商业活动不受地域限制 C . 官府不再监管市的交易 D . 是民营手工业繁荣时期
  • 28. (2018高一下·沭阳期中) 唐代越窑在烧制过程中使用了匣体,巧妙地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落渣、占釉、火刺等缺陷。烧制的产品器型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滑,极大地提高了瓷器质量。由此可见唐代制瓷业(    )
    A . 形成“南青北白”系统 B . 出现五大名窑 C . 采用技术创新推动发展 D . 种类极其丰富
  • 29. (2018高一下·灌南月考) 下图所示的耕犁技术最早出现在(    )

    A . 春秋战国时期 B . 西汉时期 C . 东汉时期 D . 隋唐时期
  • 30. (2018高一下·东莞月考)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B . 唐代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 . 从征役制到募雇制,是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上的重大进步 D . 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
二、材料分析题
  • 31. (2018高三上·大连期末)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代初期,延续北朝和隋代的均田制,把政府控制的田地平均分配给失去土地的农民,但政府分配给失地农民的田地只是全国土地的一部分,王公贵族和官员在土地分配上占有绝对的特权,土地占有的不均现象依然非常严重。唐初,普通农民的税收主要为租、庸、调三种类型。“租”就是均田制下对农民所得土地所征收的田税;“庸”是劳役;“调”则是对农民家庭经济作物征税。唐初的“租庸调”,不管农民资产的多寡,都统一按照一个标准来纳税。即按照人口纳税,而非按照个人或家庭的资产来纳税,但是到了唐代中期,土地兼并愈来愈严重,愈来愈多的田产都集中到那些不用缴纳田赋的官僚、豪强、大地主手中,但“租庸调”的税制却依然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个人田产的占有量存在着巨大的悬殊。

        唐德宗建中元年,鉴于“租庸调”税制极为严重的弊端,实施了“两税法”改革。所谓的“两税”,并非是指两种税收,而是指田赋在夏、秋两个固定的时间统一征收。而“两税法”实施之前的“租庸调”,往往较为混乱,征税时间过长,效率很低。“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不管是本地人还外地人,只要在当地拥有田产,就必须按照田产的多寡来缴纳田赋。而且“两税法”是以钱计税,然后再换算成实物来缴纳,开了以货币计税的历史先河。

    ——梁盼《唐代的税制改革》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租庸调”税制的弊端,并指出相比于“租庸调”税制与“两税法”的不同之处。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实施“两税法”改革的影响。
  • 32. (2017高三上·海安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初,实行自由贩卖,不收盐税,后实行国家专卖,官府大幅提高盐价,甚至贪官污吏还抓夫抓差无偿运盐,勒索百姓,中饱私囊,人民怨声载道,恨透食盐专卖。同时政府盐务机构庞大,开支惊人。他(刘晏,715-780)首先大力削减了盐监、盐场等盐务机构,又调整了食盐专卖制度,改官收、官运、官销为官收、商运、商销、统一征收盐税,改变了肃宗时第五琦(唐朝官员)规定的官运官卖的盐法。规定盐官统一收购亭户(专门生产盐的民户)所产的盐,然后加价卖给盐商,由他们贩运到各地销售。国家只通过掌握统购、批发两个环节来控制盐政。为防盐商哄抬盐价,在各地设立常平盐仓,以平盐价,这样一来,大批盐吏被精简,盐价下跌,万民称颂,税收也激增。

    ——余耀华《大唐财相刘晏》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概括公元8世纪中后期唐代食盐专卖制度的弊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晏针对盐务时弊采取了哪些兴利除弊的举措?这些举措起到了什么作用。
  • 33. (2017高二下·甘谷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中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合唱: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1. (1) 相对于图一的耕作技术,图二曲辕犁的进步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2. (2) 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生产方式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