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杭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2

更新时间:2017-05-19 浏览次数:1270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基础题</b>
  • 1.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春天的校园,阳光和煦,花飘香!那一串串白色花 , 点缀在枝繁叶茂之间,引人情不自驻足观赏,而香气也会在你毫不经意时突然袭入你的鼻管,让人心生意。真正是世间风物千般好,惟有春色情独钟!

    A . huái  zù   jìn   xiá B . huái  cù    jìn     xiá C . huái    cù   jīn   qiè D . kuí    zù    jīn    qiè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沉迷于阅读书籍,夜以继日,费寝忘食。 B . 竹林、河水相映成趣,鬼见愁的奇石,仙人居的云居,步云山的温泉,交融在梦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功真是不得不让人钦佩。 C . 莲花千姿百态,洁白无瑕,出淤泥而不染,难怪被称为是“花之君子者也”。 D . 生命就像一江春水,有时会遇到悬涯峭壁的阻拦,请不要彷徨,勇于穿越,你会说到柳暗花明的喜悦。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湖边的这棵槐树,生得根深蒂固 , 枝繁叶茂,不管什么季节,都是那么郁郁葱葱,遮天蔽日。 B . 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问题的过程中,思路清晰,态度诚恳,旁征博引,风趣幽默,这引起众多国人的顶礼膜拜 C . 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他们争锋相对,竟成为了敌人,曾经结为兄弟时的山盟海誓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D .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鉴赏现代诗歌的过程中,多读,而后在“读”的基础上再“品”,才是真正的不二法门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四月中旬的黄山,山下绿树成荫,百花争艳,山上春意淡淡,一片鹅黄嫩绿,是旅游的最佳时节。 B . 近几年,社会各界“向雷锋学习”的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然而有部分网友却对雷锋精神提出了质疑。 C . 福建的土楼享有“东方古城堡”之誉,是因为它具有冬暖夏凉、防震防潮、生活方便,虽经百年风雨却仍巍然屹立。 D .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羡慕、崇敬、膜拜,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何种贡献。
  • 5. 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予独爱莲之。(周敦颐《爱莲说》)

    , 散入春风满洛城, ,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饭疏食饮水, , 乐亦在其中矣, ,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④在中学生排球比赛中,你校排球队接连失败,而此时你被任命为队长,为此可以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话来表述你此时的心境:。(诸葛亮《出师表》)

    ⑤《武陵春》中,人事变故使词人感触万千,其中最能体现其无限悲苦的情感的,以泪代语的句子是:

    ⑥去年,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取得实质性进展,沿线许多国家积极参与,前景一片大好,呈现出正如的景象。(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6.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 (1) 走进名著,宛如走进精彩的人物长廊:老舍的 , 让我们看到了生活在老北京底层的车夫的心酸与悲凉;鲁迅的《朝花夕拾》,也让我们看到了的严谨、正直、热忱的学者形象;如果你天生喜欢探险,建议你阅读《》,因为你可以跟随主人公畅游小人国、大人国、和马国。

    2. (2) 学校开展“品读经典,感悟苦难”活动,苦难能毁灭人,同时苦难也能塑造人。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选择备选人物中的一个,并结合相关故事加以分析。

      备选人物:①林冲     ②祥子       ③简·爱

  • 7. 根据下面的对话,拟写一则寻物启事,以初三(9)班的名义到校广播室播报。(只写正文,不超过80字)

    王明:老师,今天我不小心丢失了钱包和钥匙。

    老师:什么时候丢的?

    王明:中午在餐厅。

    老师:钱包和钥匙什么样子的?包里有什么东西?

    王明:钱包是黑色的,有拉链。钥匙放在包里,有五六把钥匙,包里还有六十几块钱和学生证。

    老师:好的,你先别急。你去告知班长,让他去广播室播一条通知。

二、<b >现代文阅读</b>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坦然走过乞丐

    毕淑敏

        喜欢张爱玲的一个理由,是她说自己不喜欢乞丐。凡人不敢说厌恶乞丐,特别是女性,那样显得多不善良啊。

        乞丐是一个现象,它把贫穷和孱弱表面化了,瘫软地体现了出来。它把人的哀助赤裸裸地表达着,让他人在同情之后,起了帮助的欲望和收获施与的喜悦。

        听过一个女子讲述,她最终决定嫁给丈夫,是因为那个男人在看到乞丐的时候,总是一往情深地掏钱。某次竟把请女孩吃饭的钱悉数捧出,以至于两个人只能空腹沿江散步(女孩的钱只够两人回家的路费)。女孩认定男子值得信赖,很快和他结婚了。那个衣衫不整的乞丐不知不觉中成了红娘。当我对女孩见微知着的聪敏欣赏不已时 , 她脸色陡沉,说婚后不久发现丈夫狭隘虚伪,很快分道扬镳。于是那个乞丐又在浑然不觉中成了罪人。

        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对待这大城市眉眼上的瘤。某天和海外宗教界的朋友结伴走地铁。肮脏的老乞丐裹着污浊破毡,半跪半俯地挡住了阶梯,破旧草帽中,零星小币闪着黯淡的光。毡下像枪管一般刺出半截腿,该长着脚的地方,是一团褐色的腐肉。情景的惨和气味的熏,使人不得不远远抛下点钱,逃也似的躲开。

        我知趣地退后了几步,和朋友拉开距离。依她的慈悲和博爱,无论捐出多少,都是心意,也是隐私,我尊重地闪开为好。

        她端庄地走了过去,俯身对残疾老人说,请你让一让,不要阻了通道,你没看到人们都绕开你走吗?这让大家多不方便啊。老人从地面抬起出半张脸,并不答她的话,我行我素道,行行好,太太,给几个小钱……

        朋友悄然走了过去,不曾放下一枚分币。进入地铁,找到站内的工作人员,她说,通道上有个乞丐,妨碍了交通,请你们敦促他走开。

        我无声地看着这一切,心想不给钱尚能理解,比如恰逢心绪不佳,无有余力关顾他人,但找了公安驱赶老丐,是不是也嫌过严?忍不住替她找理由,说,我看到报载,有些乞丐骗吃骗喝,白天在街上乞讨衣衫褴褛,下了班之后,西装革履地下馆子。

        朋友笑了,说我哪有这份神功。你说的那些事例我也在报上看过。具体到这位老人,没有证据,我们不可以随便怀疑。我疑惑道,既然你不认为他是坏人,为何不施舍?

        朋友道,可我也不能判断出他是否真的贫病无告,难以自食其力啊。

        我说,这却难了。每个人在掏腰包施舍之前,难道还要雇个私人侦探,一一查访乞丐们的收入情况吗? 朋友正色道,这正是现代社会的为难之处。进入信息社会了,人员大量流动,我们知道火星几日几时几分大冲,一般人却无法掌握乞丐们的真实背景。我说,那怎么办呢?有些乞丐挡住你的路,展示他们的残疾和可怕,吓得你不得不扔钱。几个人同行,若你袖手而过,就显出小气和不仁,压力也挺大啊。

        朋友说,我是从不在马路边施舍的。那样不是仁慈,而是愚蠢。当然了,我不敢说马路边的每一个人都不该救助,但救助,也要有现代的意识。你给了一点钱,他就叩头,他靠出卖尊严得到金钱,你收获了廉价的欲望满足。你的那几个小钱,是不配得到这样的回报的。他轻易地以头触地,因为他已不看重自我。那种靠展示生理恶疾,压榨人们的感官,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和逼迫。利用丑恶博得金钱,古来就被称为“恶乞”,被人所不齿。如果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却助长了不良之风,不正与你善良的愿望相悖吗!

        我听得点头,又问,那我们如何施舍呢?

        朋友说,要有正式的慈善机构来负责这些事务。它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来有来路,去有去向,一清二白才能把好钢使在刀刃上,又省了普通民众的甄别之难。

        从那以后,我可以坦然走过乞丐身旁。对那些慷慨解囊之人不再仰慕,对那些扬长而去之人也不再侧目。

    (选自《毕淑敏作品集》,文章有删改)

    1. (1) 在A,C,D处填入恰当的文字,补全我在地铁对乞丐和朋友的心理状态的变化过程。

      A→B尊重→C→D→E坦然

    2. (2) 指出划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当我对女孩见微知着的聪敏欣赏不已时。

      ②当然了,我不敢说马路边的每一个人都不该救助,但救助,也要有现代的意识

    3. (3) 文章第二段写了一对夫妇因“乞丐”而结婚而又“分道扬镳”,结合全文内容,试分析其作用。

    4. (4) 文章最后一句“我可以坦然走过乞丐身旁”,请分析原因所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回答。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工智能对中国的意义超乎你想象
        虽然机器人经济,可能将无可避免地引发一系列工作岗位消失,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样的自动化经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经济优势。
        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实,在去年美国白宫和英国政府的人工智能报告上,便将其视为影响未来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白宫甚至将其列为国家战略。
        某种意义上,人工智能为这个时代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能量,缔造一种新的“虚拟劳动力”。来自埃森哲与经济学前沿公司最近的一份报告大胆提出,到2035年,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的普遍采用,可能会将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提高一倍。
        对于中国而言,意义还不仅仅局限于此。在这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中,对经济最大的价值在于更大规模地实现自动化、机器化转变。虽然这种自动化经济,或者叫机器人经济,可能将无可避免地引发一系列的工作岗位消失。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的是,这样的自动化经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经济优势
        很多人想象不到,虽然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包括医疗、教育、公共安全、交通等,都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从具体实际应用来说,制造业却可能是最快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蓝海领域。原因其实很简单,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与日本、德国相比较,至少有20年的差距。但这恰恰也为制造业进行转换、升级提供另一种便利,亦即其很容易被人工智能技术击败,改造起来反而更加容易。
        除此之外,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储备、研究成果等方面,也具备了较强的基础。比如在人才方面,中国科学家已经占据了全球人工智能科研实力的半壁江山。这一点,有个例子可以说明中国的影响力。
        2017年的美国人工智能促进协会(AAAI)年会,原定于一月底在新奥尔良举行。选址上没问题,但时间恰好撞上了中国的春节。这在过去没有什么,但现在却不同了。鉴于中国人工智能科学家们的重要性,最后会议不得不延后一周,在旧金山举行。
        所以,中国既具备发展人工智能的基础,也有足够的市场进行改造升级的需求;中国既有后发优势,也有先发优势。诚如李开复所言,人工智能是中国引领全球的巨大机遇。
    (2017-03-14,摘自《新京报》,有删改)
    1. (1) 文章说“人工智能对中国的意义超乎你想象”,有哪些意义,请概括回答。

    2. (2)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比如在人才方面,中国科学家已经占据了全球人工智能科研实力的半壁江山。(“半壁江山”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②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经济优势。(“进一步”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3. (3) 文章第七自然段提到2017年的美国人工智能促进协会(AAAI)年会重新选址,有什么作用?

    4. (4) 阅读下列链接材料,运用文中相关知识和观点,谈谈你的理解。

      材料一:去年以来,人工智能便成了科技圈的宠儿,其他诸如AR,VR的,似乎都消失不见。而在今年的两会上,人工智能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有数据表明,在2015年全球顶尖期刊上发表的人工智能论文里,华人作者的比例达到了43%。同时,根据乌镇智库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的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在2012年就已经超过美国。

三、<b >古诗文阅读</b>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青州有谋反者,州县逮捕支党,收系满狱,诏殿中侍御史安喜崔仁师覆按之。仁师至,脱去杻械 , 与饮食汤沐,宽慰之,止坐其魁首十余人,余皆释之。还报,敕使将往决之。大理少卿孙伏伽谓仁师曰:“足下平反者多人情谁不贪生恐魁首见徒侣得免未肯甘心深为足下忧之。”仁师曰:“凡治狱当以平恕为本,岂可自规免罪,知其冤而不为伸邪?万一暗短,误有所纵,以一身易十囚之死,亦所愿也。”伏伽惭而退。及敕使至,更讯诸囚,皆曰:“崔公平恕,事无枉滥,请速就死。”无一人异辞者。

    (二)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

        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

    【注释】①覆按:审查核实。②杻械:木枷和镣铐之类的刑具。③徒侣:同伴。

    1.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乃就宽车中之(认定) B . 日有所(变化) C . 服其不(通“较”,计较) D . 脱去杻械(都)
    2. (2)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足下平反者/多人情谁不贪生/恐魁首见徒侣/得免未肯甘心/深为足下忧之 B . 足下平反者多人情/谁不贪生/恐魁首见徒侣/得免未肯甘心/深为足下忧之 C . 足下平反者多/人情谁不贪生/恐魁首见徒侣得免/未肯甘心/深为足下忧之 D . 足下平反者多/人情谁不贪生/恐魁首见徒侣/得免未肯甘心深/为足下忧之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崔公平恕,事无枉滥,请速就死。

      ②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4. (4) 崔仁师和刘宽都具有宽厚仁慈的品格。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两人在具体表现上有什么不同?

  • 11.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二月四日作①【宋】陆游                      秋行  【宋】徐玑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注】①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1. (1) 《二月四日作》通过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秋行》写的是秋天的景色,从可以看出来。

    2. (2) 两首诗歌都有“闲”字,诗人的心境是否一样,请作具体分析分析。

四、<b >作文</b>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天,校长向学校的一个三年级班级宣布:谁要是能背出《醉翁亭记》,他就邀请他们去黄山免费旅游。那是许多孩子做梦都想去的地方。但是,醉翁亭记篇幅太长,要背诵有相当大的难度。

        但是有一天,一位11岁的学生竟然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把原文背诵了下来,没出一点差错。同学在惊叹他有惊人记忆力的同时,不禁好奇地问:“你是如何背下这么长的文字的呢?”这个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竭尽全力。”

        这个孩子,名叫胡适。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