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

更新时间:2019-03-08 浏览次数:186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 生于1948年,取名叫建国 B . 生于1951年,取名叫援朝 C . 生于1958年,取名叫跃进 D . 生于1952年,取名叫卫国
  • 2. (2018八下·凉山月考) 我国开始采用公元纪年是在(  )
    A . 维新变法期间 B . 新文化运动期间 C . 中华民国成立时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 3. (2018八下·无锡期中) 西藏自古以来是我国的领土,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
    A . 1950年 B . 1951年 C . 1952年 D . 1953年
  • 4.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最准确的是(   )


    A . 美国侵略我国的友好邻邦朝鲜 B . 朝鲜请求中国政府出兵 C . 台湾趁朝鲜战争的机会反攻大陆 D . 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地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 5. (2017八下·泰兴期中) 有些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 出生1949年,取名建国 B . 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 . 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 . 生于1978年,取名文革
  • 6. (2017八下·临淄期中) 彭德怀曾经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段话应当是发表在哪一年(    )
    A . 1950年 B . 1951年 C . 1952年 D . 1953年
  • 7. (2016八下·蓟县期中)

    1950年许多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界碑(如图),出现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

    A . 新中国成立 B . 土地改革的进行 C . 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D . 加入了人民公社
  • 8. (2018八下·九江月考) (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 . 1937—1945年 B . 1946—1949年 C . 1950—1952年 D . 1953—1956年
  • 9. (2018八下·东莞期中)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产量年份

    粮食(百万吨)

    棉花(百万吨)

    煤(百万吨)

    钢(百万吨)

    1952年

    163.42

    1.30

    0.66

    1.35

    1957年

    195.05

    1.64

    1.31

    5.35

    A . 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B . “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 . 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D . “一五”计划的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 10. (2017八下·盘锦月考) 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是(    )

    A . 集体所有制 B . 封建土地所有制 C . 农民土地所有制 D . 地主土地所有制
  • 11. 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受中央政府委派,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司令员是(    )

    A . 彭德怀 B . 林彪 C . 邓小平 D . 刘伯承
  • 12. (2018八下·长春月考)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诞生于(  )
    A . 解放战争时期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 . 土地改革时期 D . 大跃进时期
  • 13. (2016八下·桂林期中)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这首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三事件 B . 四五运动 C . 毛泽东逝世 D . 朱德逝世
  • 14. (2018八下·宁津月考) 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文革”中,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 B . “文革”期间,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C . 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中共中央果断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深得民心 D .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粉粹江青反革命集团
  • 15. (2018八下·长春月考) 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是在哪次会议上。(    )
    A . 中共七大 B . 中共八大 C . 中共十九大 D . 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 16. (2016八下·奉新期中) 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指出:“改革攻坚,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悲剧还是有可能重新发生。”文化大革命留给我们最主要的历史反思是( )

    A . 缺少民主与法制 B . 毛泽东错误的判断 C .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 D . 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
  • 17. (2016·广东模拟) 江华组织本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收集有关“大炼钢铁”“文化大革命”“共和国钢铁长城”“重返联合国”的相关资料,据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 . 建国以来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 .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C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 .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 18. 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表现了老一辈科学家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故事。下列人物在其中必然出现的是(    )
    A . 袁隆平 B . 邓稼先 C . 邓世昌 D . 詹天佑
  • 19.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  )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A . 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地改革过程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具体实施过程 C . 三大改造过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 D . 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
  • 20. (2018八下·九江月考) 中国国产第一辆汽车是解放牌汽车。它诞生于(    )
    A . 沈阳 B . 长春 C . 大连 D . 南昌
二、<b >综合题</b>
  • 21. (2016八下·鄄城期末)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劲头,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是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经济】如图1

    【政治】如图2

    【外交】如图3

    【国防】如图4

    1. (1) 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各五年计划。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2) 1954年制定的《》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3. (3) 1953年底首次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方针,促使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 (4) 经过两弹元勋等科学家的探索,1964年,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1966年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的组建,国防力量进一步增强。

    5. (5) 综上所述,从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 22. (2018八下·大石桥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人民,共产党一心救中国,她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她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她坚持抗战八年多,改善了人民生活,她建立了敌后根据地,她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材料二: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1. (1) 为筹备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会议?
    2. (2)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3. (3) 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4. (4) 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通过什么事件来完成的?对这一事件应如何评价?
    5. (5) 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的百年巨变有何感想?
  • 23. 平凡的历史人物创造着不平凡的伟业,读懂历史人物,促进你成长。

    1. (1) 认真阅读表格,依据要求完成表格。

      人 物

                 主要 事 迹

      人民赞誉

      A

      他组织全队职工把钻机化整为零,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奋战3天3夜把井架树立在荒原上。

      王铁人

      B

      作为原子弹理论设计的主要负责人,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两弹元勋

      焦裕禄

      作为兰考县的县委书记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

      C

    2. (2) 从以上人物身上你学到了哪些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