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0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更新时间:2019-02-21 浏览次数:409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神经递质受体蛋白 B . 神经细胞可完成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表达 C . 神经细胞体积较大,相对表面积较大,物质运输效率较高 D . 参与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物质都是生物大分子
  • 2. (2016高二上·石家庄期中) 下列有关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促胰液素的产生 B . 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 C . 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 D . 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
  • 3. (2017高二下·山东期中) 如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  (a、b、c代表激素)。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结构乙表示垂体 B . 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 C . 甲状腺细胞是激素b的靶细胞 D . 激素c含量过高时会抑制甲分泌激素a
  • 4. (2017·潍坊模拟) 机体稳态的调节离不开物质运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递质作为生物大分子都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 B .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与Na+内流密切相关 C . 性激素在载体协助下进入靶细胞 D . 淋巴因子、激素等信息分子在机体内的运输都是定向的
  • 5. (2017·郴州模拟) 如图所示,某种化合物与细胞膜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后,受体便通过G蛋白调控并打开离子通道,离子的跨膜流动导致膜电位的改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 B . 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C . 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D . 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
  • 6. (2017高二上·宾阳月考) 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 . 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 . 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 . 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 7. (2017高三下·黑龙江模拟)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元构成反射弧,但构成反射弧的细胞不只有神经元 B . 气温骤降不会改变机体内呼吸酶的活性,因此耗氧量不变 C . 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传送激素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D .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较高,诱导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导致多尿症状
  • 8. (2016高二上·涞水期中) 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 B . 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 C . 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D . 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 9. (2017高二上·长春月考) 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B . 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C . 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D . 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调控
  • 10. (2017高二上·西安月考)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可使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 B . 给肉牛饲喂含生长素的饲料,可以使肉牛快速生长,早日出栏 C .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哺乳动物,其耗氧量会增加 D . 长期服用性激素以提高成绩的运动员,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高一些
  • 11. (2017高二上·泰州月考) 图中A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一种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图B表示这种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中信号分子① 是神经递质,它通过③ 血液的运输,与② 受体结合,作用于靶细胞 B . 若① 是胰岛素,则靶细胞有可能是肝细胞,激酶激活细胞的功能是肝糖原分解 C . 若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① 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 . 若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① 是甲状腺激素
  • 12. (2017高二上·西安月考) 有三个均表现为低甲状腺激素的病人,他们分别患有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缺陷病。给这些病人及健康人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结果如下表。(      )

    健康人

    病人甲

    病人乙

    病人丙

    注射TRH前

    <10 mU/L

    <10 mU/L

    <10 mU/L

    10~40 mU/L

    注射TRH后

    10~40 mU/L

    10~40 mU/L

    <10 mU/L

    >40 mU/L

    经诊断甲患有下丘脑功能缺陷病,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 . 病人乙患有垂体功能缺陷病,病人丙患有甲状腺功能缺陷病 B . 注射TRH后,三位病人的甲状腺激素浓度都可以暂时恢复正常 C . 表中数据不能说明“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之间存在反馈调节 D . TRH与TSH的作用相同
  • 13. (2018·浙江模拟) 将离体的蛙坐骨神经置于某溶液中,给予一定强度刺激后的电位变化如①→⑤所示,其中②、④的指针偏转到最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刺激点肯定位于乙的右侧某处 B . 图②中甲处钾离子通道开放,乙处钠离子通道开放 C . 一定范围内,刺激强度增大,②、④的指针偏转幅度增大 D . 降低溶液中Na+浓度,②、④的指针偏转幅度减小
  • 14. (2018·宁波模拟) 科学家发现,甘丙肽(一种神经递质)会影响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甘丙肽会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lRl受体结合,促进钾离子外流,从而抑制其产生动作电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蓝斑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 B . 甘丙肽可以通过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抑制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 C . 甘丙肽在传递神经冲动时由突触前膜扩散并移动到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 D . 甘丙肽除了能与GalRl受体结合,也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
  • 15. (2018·化州模拟) 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下侧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

    A . B . C . D .
  • 16. (2017高三下·泸州模拟) 科学家发现.某哺乳动物SCN神经元白天细胞内氯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晚上则相反.SCN神经元主要受递质γ﹣氨基丁酸(CABA)的调节,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
    A . SCN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 B . GABA由突触前膜释放后需要组织液运输才能作用于后膜 C . 晚上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可顺浓度外流 D . SCN神经元细胞生活环境中的氯离子是由血浆和淋巴运输来的
  • 17. (2017高三下·仁寿模拟) 下列关于人体内激素调节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雌性激素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可促进卵巢的生长发育和卵细胞的生成 B . 肾上腺素即可参与体温调节,又可参与水盐平衡调节 C . 促甲状腺激素弥散在体液中,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 D . 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
  • 18. (2017·青州模拟) 大鼠SCN神经元白天胞内氯离子浓度高于胞外,夜晚则相反.SCN神经元主要受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调节.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由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A . SCN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B . GABA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 C . 夜晚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幵放,氯离子外流 D . 白天GABA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则相反
  • 19. 如图为有髓神经纤维的局部,被髓鞘细胞包裹的轴突区域(b、d)Na+、K+不能进出细胞,裸露的轴突区域(a、c、e)Na+、K+进出不受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c区域处于兴奋状态,膜内的离子有阴离子 B . e区域处于静息状态,膜对Na+的通透性较大 C . b和d区域不会出现电位变化,不能产生兴奋 D . 局部电流在轴突内的传导方向为c→a和c→e
  • 20. (2018·江苏模拟) 在人体中存在两种类型的突触,下图表示兴奋传来后这两类突触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情况(乙酰胆碱和Gly为神经递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乙酰胆碱和Gly都储存在突触小泡内,受到刺激后以胞吐的方式释放 B . Gly作用于突触2的突触后膜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再变为正电位 C . a→b段电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Na+的迅速内流 D . 突触1与突触2的突触后膜也可能是神经元细胞体的一部分
  • 21. (2018·南宁模拟) 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平时,膀胱壁肌肉舒张,尿道括约肌收缩,不会引起排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成人“憋尿”时,c神经元释放的递质不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 B . 如果在e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会引起排在大脑皮层产生“尿意” C . 膀胱壁内的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在ab之间的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D . 膀胱充盈时引起反射并最终完成排属于负反馈调节
  • 22. (2017高二上·哈尔滨期中) 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 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 . 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C . 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D . 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 23. (2018·郑州模拟) 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 )表示神经元细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⑥⑤④ B . 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①②③ C . 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 D . 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
二、综合题
  • 24. (2017高二上·泰州期末) 如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突触小泡释放乙酸胆碱((Ach)作用于A(受体兼 通道),通道打开, 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B(另一受体)时,C ( 通道)打开,肌质网中 释放,引起肌肉收缩。分析回答:

    1. (1) 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结构)组成部分,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2. (2) 轴突末端释放Ach方式是 由通道进入细胞内,其运输方式是
    3. (3) 在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这是因为
    4. (4) 神经一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Ach的胆碱醋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醋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推测有机磷农药巾毒后,会出现症状。
    5. (5) 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症状。
  • 25. (2016高一下·洛阳期末)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现在最流行的是β淀粉样蛋白(Aβ)假说.该假说认为由于Aβ“漏出”细胞膜,异致周围的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损伤,神经纤维缠结.
    1. (1) 由题意可知,Aβ可通过方式“漏出”神经细胞,会引起周围的神经细胞突触小体中乙酰胆碱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合成和释放量,使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速率,从而使AD病患者表现出记忆障.
    2. (2) AD病患者伴有神经纤维缠结这一异常细胞状态,会影响到兴奋的传导.若缠结点在图中的(填“a”、“b”或“c”)处时,刺激产生的兴奋不会引起d处电位的变化.

    3. (3) AD病患者会出现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的现象,据研究是由于体液中的噬细胞吞噬引起的,这是(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执行功能的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病人的神经细胞,会发现细胞核出现体积、核膜、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等细胞衰老的特征.
  • 26. (2017·凉山模拟) 动物的松果体能产生褪黑素,褪黑素影响胰岛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影响血糖代谢.某实验室通过松果体摘除手术建立褪黑素缺乏的糖尿病大鼠品系,进行了如下相关研究.
    1. (1) 褪黑素是由色氨酸经过系列反应转变成的激素,在植物体中也有一种由色氨酸转化生成的激素是
    2. (2) 检测手术前后大鼠血浆褪黑素水平,一判断褪黑素缺乏模型大鼠建立是否成功,利用的是激素调节的特点.
    3. (3) 检测模型小鼠与正常小鼠的血糖与胰岛素水平,其结果如表.

      组别

      材料准备

      血糖

      胰岛素

      术前0周

      术后16周

      术前0周

      术后16周

      A组

      手术摘除松果体

      8.46

      13.56

      17.01

      B组

      正常组(未做手术)

      8.44

      8.47

      16.97

      16.98

      ①有同学认为B组应该做相同手术但不摘除松果体.你认为有必要吗?

      请说明理由:

      ②表中“?”处与术前0周的比值更 , 从而说明褪黑素能胰岛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影响血糖代谢.

  • 27. (2017高三下·龙岩模拟) 克汀病是一种由于外环境较严重缺碘引起的以脑发育障碍和体格发育落后为主要特征的地方病.为研究克汀病的发病机理,科学家进行了如下研究.
    1. (1) 为模拟克汀病,研究者用含一定浓度的次氯酸钠饲喂模型组大鼠,用饲喂对照组大鼠,其他的饲养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大鼠的相关指标,如表所示.

      表 次氯酸钠处理后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相关指标比较

      体重(g)

      甲状腺相对质量(mg/g)

      甲状腺含碘量(mg/g)

      甲状腺激素(nmol/L)

      促甲状腺激素(mU/L)

      模型组

      103.24

      31.48

      1.18

      15.97

      8.69

      对照组

      246.63

      13.57

      1.53

      84.48

      4.56

      ①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模型组大鼠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的(抑制/促进),且表现为行动迟缓,对拍击声反应呆滞.

      ②模型组大鼠的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降低,可能的原因是;而甲状腺激素含量的降低对于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是.综上可以看出,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

    2. (2) 5﹣羟色胺是可以作用于下丘脑的一种神经递质.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5﹣羟色胺含量有明显的上升.由此推断5﹣羟色胺对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有作用.
    3. (3) 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出,大鼠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是一种调节.
  • 28. (2018·广东模拟) 气味分子可与嗅觉受体细胞上的特定受体结合,从而让人形成相应的嗅觉。下图为此过程所在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及末端放大图像。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结构A属于反射弧中(填结构名称)的组成部分。
    2. (2) 兴奋在结构B处的传导是单向的,其原因是
    3. (3) 若在a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后,电流计指针将发生次偏转,兴奋以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最后在产生嗅觉。
    4. (4) 气味分子与气味受体结合后使得Ca2+/Na+通道被激活,,从而加大了,使得动作电位较易形成。
  • 29. (2017高三下·遵义模拟) 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3﹣NP),引起神经细胞中毒或凋亡.图甲表示突触结构,③表示兴奋性神经递质.图乙表示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1mL3﹣NP(300μmol/L)后,小鼠纹状体细胞合成的与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P53)的总含量.请回答:

    1. (1) 图甲中③的释放与(细胞器)有关,在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直接起作用的细胞器是,④的功能是
    2. (2) 胆碱酯酶能够分解兴奋性神经递质,而3﹣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则图甲中物质③的含量会,将导致下一个神经元
    3. (3) 图乙同期对照组中应加入.据图乙推测小鼠纹状体细胞凋亡数目可能在时段内增加的最多,原因是
  • 30. (2017·昆明模拟) 糖皮质激素(GCS)是人体的一种重要激素,其分泌主要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调节.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体受到相关刺激后,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通过HPA轴的活动,促使(填“下丘脑”、“垂体”或“肾上腺”)增加GCS的合成和分泌,HPA轴的活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
    2. (2) GCS的含量升高后,通过HPA轴的活动可维持GCS含量的相对稳定,这体现了激素分泌调节的反馈调节机制.反馈调节是指
    3. (3) 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GCS的水平,从激素调节的特点分析,原因是
    4. (4) 临床上器官移植时注射GCS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说明其具有(填“促进”或“抑制”)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
  • 31. (2018·濮阳模拟) 下图1是成语“火中取栗”的故事图解,假设图2表示猫从火中取板栗时其反射弧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猫从火中取板栗时,因火烧爪快速缩回,说明机体的这种活动主要是通过调节完成的。
    2. (2) 猫对盆中火的危险作出判断与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猫感受火刺激的痛觉感受器位于图2中的
    3. (3) 刺激图2中的A处和E处时,F的反应(填“相同”或“不相同”),兴奋沿着E传导时,E细胞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填“相同”或“不相同”)。
    4. (4) 猫取栗过程中,兴奋在其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填“单”或“双”)向的,这与图2中(填字母)结构有关。
  • 32. (2017·广州模拟) 科学工作者发现CYP2D6酶在药物可待因发挥止痛作用时起重要作用,机理如图,据图回答:

    1. (1) 疼痛信号在神经元间的传递依赖结构完成,痛觉产生的过程中,与图中特异性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是.据图分析,可待因止痛的原理是
    2. (2) 由于CYP2D6基因突变的原因,相同剂量的可待因在不同人体内代谢产生的吗啡量不同,对此合理的解释是.若产生的吗啡量不足,疼痛仍旧强烈,若过量,则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为提高可待因的止痛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可对患者进行,从而了解患者的遗传信息,以进行更加个人化的药物治疗.
  • 33. (2017高二上·泰州月考) 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一组饮水,其余三组饮醋酸铅溶液,60天后进行检测。

    检测a:用下图水迷宫(池水黑色,大鼠无法看到平台)进行实验,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4天后撤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

    检测b:测定脑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酿胆碱酯酶(AChE)活性,AChE活性检测原理:AChE 可将乙酰胆碱(ACh)水解为胆減和乙酸,胆碱与显色剂显色,根据颜色深浅计算酶活性。

    组别

    醋酸铅溶

    液浓度

    /g • L'1

    脑组织

    铅含量/g•gprot-1

    AChE活性/U• mgprot-1

    到达原平台

    水域时间/s

    /s

    0

    0.18

    1.56

    22.7

    0.05

    0.29

    1.37

    23.1

    1

    0.57

    1.08

    26.9

    2

    1.05

    0.76

    36.4

    请回答:

    1. (1) 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是,通过该指标可知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最弱。
    2. (2) 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该递质由突触前腆释放进入,引发突触后膜变化。ACh发挥效应后在酶的催化下水解,本实验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的生成量,进而计算该酶的活性。
    3. (3) 表中结果表明:脑组织铅含量越高,ACh水解速度越
    4. (4) 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