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

更新时间:2019-02-20 浏览次数:296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寒假期间,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 . 北京周口店 B . 陕西西安 C . 云南元谋 D . 河南安阳
  • 2. 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河姆渡人的干栏或建筑复原

    A . 生活习惯 B . 自然条件 C . 生产工具 D . 劳动技术
  • 3. (2017七上·临川期中) 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秦朝
  • 4.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实行(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5.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
    A . 楷书 B . 行书 C . 甲骨文 D . 金文
  • 6. 春秋时期,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其中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除此之外,还表现在(    )
    A . 海外贸易兴盛 B . 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C . 集市上出现了纸币 D .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 7. 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武装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 . 逐鹿之战 B . 黄巾起义 C . 巨鹿之战 D . 陈胜、吴广起义
  • 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可见德治的重要性。追忆历史,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
    A . 汉高祖时期 B . 文景时期 C . 汉武帝时期 D . 光武帝时期
  • 9. “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材料反映了东汉中期以后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    )
    A . 外戚专权 B . 宦官专权 C . 封建君主专制 D .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 10.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播出的“王立群读《史记》"节目,吸引了众多观众。《史记》的历史地位是(    )
    A . 中国古代第一部史诗 B .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 . 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通史 D .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 11. 发生在公元208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场战役是(    )
    A . 淝水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长平之战
  • 12.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建立前秦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 . 鲜卑族 B . 匈奴族 C . 氐族 D . 羯族
  • 13.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材料反映的是(    )
    A . 江南经济落后 B . 江南政治稳定 C . 北方的经济发展 D . 江南经济发展
  • 14. 贾思勰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农业生产要(    )
    A . 听天由命,逆天无功 B . 勤劳致富 C . 人定胜天,天顺人愿 D . 不误农时,因地种植
  • 15. 小勇为某单元设计示意图,请你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 . 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二、<b >非选择题</b>
  • 16. 学习历史贵在得法,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下面列举三种学习方法进行检测,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 (1) 【表格归纳】——表格比较法

      秦始皇巩固统一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比较简表

      秦始皇

      汉武帝

      共同作用

      政治

      颁布“推恩令”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思想

      焚书坑儒

      文化

      兴办太学,大兴儒学教育

      军事

      反击匈奴.修筑长城

      北击匈奴

      上面表格是某同学在课堂学习中系统总结的知识点,请你帮助他补充表格内①②③处相应的内容。

    2. (2) 归纳完成表格内的秦始皇和汉武帝巩固统一措施的共同作用。
    3. (3) 【路线示意图】——知识简易构建法

      丝绸之路示意图

      补充完成以上“丝绸之路示意图”①②处的地名。

    4. (4) 【论从史出】——史料分析法

      “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流

      史实

      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

      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丝绸、漆器等物品.凿井、冶铁和造纸技术

      中亚葡萄等农作物、印度的佛教

      作用

      据表格中西交流史实分析,写出表格中丝绸之路开辟的作用。

  • 17. 中国古代的改革值得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孝文帝召见群臣说: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材料三: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文化,……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北师大版教材

    1. (1) 材料一与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有关?“坏井田,开阡陌”指的是这次改革的哪一项措施?材料一中的哪一句体现这次改革的作用?
    2. (2) 材料二,三共同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重大改革?依据材料二概括这次改革的措施。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汉化措施有什么重大历史影响?
    3. (3) 从以上中国古代社会改革的成功,对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 18.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世界。为了提升同学们的历史学科素养,老师利用本次期末考试机会,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主题,让同学们自主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辉煌的思想】

    材料一:图说历史

    孔子

    韩非

    【灿烂的科技】

    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材料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 (1) 材料一中的“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战国时期,“韩非”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位中国古代思想界掀起了一次解放风潮,这次解放风潮的形成有何影响?
    2. (2) 材料二是对中国古代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这项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哪个人主持修建的?
    3. (3) 材料三表明了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请写出东汉时期我国对造纸术的发明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4. (4) 【历史的感悟】综合上述探索,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