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历史与社会中考备考专题:生活在不同的区域里(考点5...

更新时间:2017-04-17 浏览次数:1188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A山脉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B . B山脉是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C . 黄河依次流经图中的青、甘、宁、内蒙古、晋、陕、豫行政区 D . 图中所示河段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凌汛”和“地上河”
  • 2. 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我国中部崛起的重要区域。三城市的共同特征有(    )

    ①濒临长江干流

    ②属于季风气候

    ③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

    ④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根据下图来判断下列符合北方地区气候的描述的是(  )

    A . 是半湿润、半干旱的热带季风气候 B .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C . 多在5月、6月易出现洪涝 D . 降水多在800毫米左右
  • 4.

    北京周围的地理事物与实际不符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5. 关于各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台湾是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的“植物王国” B . 黄土高原地区地形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C . 长江沿江地带自然条件优越,水稻一年两熟 D . 北京位于东北平原的西北端,东面和南面是一望无际的东北平原
  • 6. 下列有关气候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事例中,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  )

    A . 东南亚的房屋多平顶,墙体厚、窗子小 B . 山东菏泽冬天寒冷,人们喜欢吃火锅 C . 雨衣在新疆吐鲁番盆地销量很好 D . 巴西人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看今年的足球世界杯
  • 7.

    内蒙古自治区东、西部自然环境差异显著,读内蒙古年降水量分布图,

    影响内蒙古年降水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距海远近 B . 地势起伏 C . 植被疏密 D . 纬度高低
  •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新疆和陕西、山西均属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B . 热带季雨林只分布在我国的西双版纳地区 C .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理黄河下游的“地上河” D . 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严重
  • 9. 内蒙古自治区自东向西,地表景观由森林逐渐过渡到草原、荒漠,其变化的根本原因…(  )

    A . 自东向西,温度逐渐降低 B . 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 C . 自东向西,山地逐渐增高 D . 自东向西,河流逐渐减少
  • 10. 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所在的地形区是(  )

    A . 塔里木盆地 B . 准噶尔盆地 C . 柴达木盆地 D . 内蒙古高原
  • 11. 下列各组地理事物中,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是(  )

    A . 武夷山、雪峰山、台湾山脉 B . 半干旱区、干旱区、湿润区 C . 亚热带、中温带、暖温带 D . 湟水、汾河、渭河
  • 12.

    有关下列山脉两侧地理事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山脉两侧有我国最大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 B . ②山脉北侧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C . ③山脉北段是山东省和山西省的分界线 D . ④山脉南侧为准噶尔盆地,北侧为塔里木盆地
  • 13.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地处于半干旱地区 B . 乙地是我国主要的温带草原区 C . 丙地降水丰沛,河流汛期长 D . 丁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河流结冰期长
  • 14. 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大江东去浪淘尽”反映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 B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植被的垂直变化 C .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D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 15. 北京从纬度位置来说位于北纬40°,从海陆位置来看,距海较近,受东亚季风环流的影响,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从以上可分析出北京所处的气候类型应该是(  )

    A .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 温带季风气候 D . 热带季风气候
  • 16. 黄石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纬30°附近,其气候类型为(  )

    A . 温带季风气候 B . 地中海气候 C .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17. 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其具体表现是(  )

    A . 冬季,我国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 B . 夏季,我国是世界上最热的地方 C . 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 D .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大
  • 18.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气候原因是(  )

    A . 夏季风的强弱、进退规律反常 B .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C . 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是形成水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D . 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
  • 19. 下面是有关我国四大高原主要特征的“顺口溜”,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 巍巍苍苍,冰峰千丈;百里悬河,山川相间——云贵高原 B . 秃山荒丘,川梁相间;沟谷纵横,地表破残——青藏高原 C . 洼地罗列,山川相间;岩溶地表,结构奇巧——黄土高原 D . 地坦荡荡,平沙无际;风吹草低,牛羊成群——内蒙古高原
  • 20. 下列地形区位干我同第二级阶梯的有(    )

    A . 云贵高原和准噶尔盆地 B . 柴达木盆地和青藏高原 C . 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 D . 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
  • 21. 暑假时,某著名歌手将在广州、西安、拉萨、乌鲁木齐举办户外演唱会,入场券上标明“遇雨取消”字样。下列城市取消演唱会可能性最大的是(    )

    A . 广州 B . 西安 C . 拉萨 D . 乌鲁木齐
  • 22. 我国珠江流域与西亚一带纬度大体相当,但西亚是一派沙漠景观,珠江流域却是绿野相连,城市和人口密集,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 B . 海拔 C . 季风 D . 地形
二、材料分析题
  • 23.

    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红松是一种珍稀树种,也是一种广泛运用于建筑、造船、国防工业的优良用材。丙区域是亚洲最大的红松分布区,近百年来,这里一直是我国红松最主要的采伐地。由于当地气候寒冷,红松生长更新极其缓慢。长期过量砍伐,导致该区域红松资源急剧减少,林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林下丰富的野生茵类和珍贵药材资源也遭到毁灭性挖掘。

    1. (1) 说出图中位于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甲、乙两个区域主要地形名称和最适合在当地发展的农业。

      甲区域:  高原,最适合发展 (畜牧业/种植业);

      乙区域: 平原,最适合发展 (畜牧业/种植业)。

    2. (2) 为了改善林区生态环境,当地人们在加大对红松林抚育管理的同时,还设想利用温室栽培菌类和珍贵药材,并对收获的产品进行深加工再出售。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设想的合理性。 

三、综合题
  • 24.

    非选择题。读“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路线示意图”与相关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输水干渠“从黄河身下穿越而过”是因为该段黄河具有              特征,穿越黄河后沿         山脉东麓一路向北到达北京。

    2. (2) 南水北调中线能够实现全线自流供水,依托的地形、地势条件是什么?

    3. (3) 比较调出地区和受水地区在气候特征上的主要差异。

    4. (4) 我国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依据的主要国情有哪些?

  • 25.

    阅读图,回答问题.

    1. (1) 图1为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其中太行山脉位于四大区域中的地区.

    2. (2)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我国各地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甲所在地区以(农作物)为原料制作的风味食品(糌粑)享誉全国,该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3. (3) 图2所示气候资料对应的地区位于图1中的地区.

    4. (4) 图3为我国某地传统民居景观图片,多出现在图1中的地区,这种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具有显著特点.

  • 26.

    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它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读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读出,一年中,北京市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月,为℃,最低值出现在,为℃,受其影响,北京河流(“有”或“无”)结冰期.

    2. (2) 从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可以读出,一年中,月平均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月份有,月平均降水量介于25~50毫米之间的月份有,受其影响,北京市的河流水量季节变化较(“明显”或“不明显”).

  • 27.

    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填写四大地区名称:

      地区,②地区,③地区,④地区;

    2. (2) 地区④与地区 ①②③的分界线大致是山脉、山脉、山脉、山脉.

    3. (3) ①②③④四区域中,水、热条件最丰富的是(填番号)

    4. (4) 地区①与地区②的分界线是(填山脉名称)

    5. (5) 四个地区中,大兴安岭是地区与地区 的分界线.(填番号)

  • 28.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及有关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划分A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2. (2) 甲地的气候特征是;乙地受气候影响,耕地以为主.

    3. (3) 丙地气候能反映出B区域的自然特征是

    4. (4) 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建设的跨B,C,D三个地理区域的工程是

四、选择题
  • 2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关于①地区景观的正确描述是(  )

      A .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B . 风吹草低见牛羊 C .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 . 崎岖不平,多岩溶地貌
    2. (2) ②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

      A .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 温带季风气候
    3. (3) 下列关于②③地区分界线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大致相当于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 . 大致相当于我国 7 月的 0℃等温线 C . 大致相当于我国的 400mm 等降水量线 D . 大致相当于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五、填空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