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历史与社会中考备考专题:共有的家园,共同的岁月(考...

更新时间:2017-04-17 浏览次数:1220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大洲中气候类型最复杂的是(  )

    A . 欧洲 B . 亚洲 C . 非洲 D . 北美洲
  • 2.

    图中⑤气候,在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地区是(  )

    A .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B . 美洲西部 C . 非洲北部 D . 欧洲西部
  • 3. 下列气候类型的特征符合全年高温多雨的是(  )

    A . 热带雨林气候 B . 地中海气候 C . 热带沙漠气候 D . 温带海洋性气候
  • 4. 纵贯南北美洲的高大山系(  )

    A . 喜马拉雅山系 B . 阿尔卑斯山系 C . 科迪勒拉山系 D . 太行山脉
  • 5.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积雪,其影响因素及所处的地形区(  )

    A . 地形因素    东非高原 B . 纬度因素   埃塞俄比亚高原 C . 海陆因素   埃塞俄比亚高原 D . 地球运动   东非高原
  • 6. 下列有关称号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B . 巴西高原﹣﹣“非洲屋脊” C . 乞力马扎罗山﹣﹣“赤道雪峰” D . 东非大裂谷﹣﹣“地球的伤痕”
  • 7.

    地形剖面图能够反映某一区域地势高低起伏的状况.读图,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亚洲地势的特点使得河流(  )

    A . 由中部向四周流 B . 由四周向中部流 C . 由南北向中部流
  • 8.

    因为地区不同,影响因素不同导致世界不同地区年降水量有明显的差异.请读“北美洲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及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 对照图中年降水量分布情况和山脉分布情况,造成甲地到乙地降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形影响:海拔高降水少;海拔低降水多 B . 洋流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C . 地形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D . 距离海洋近,降水多;距离海洋远,降水少
  • 9.

    关于下面①②③④四地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 . ②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 C . ③地是地中海气候 D . 我国的东北平原属于④这种气候类型
  • 10.

    读图,判断全年高温、降水稀少的气候类型是(  )

    A . B . C . D .
  • 11. 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不会影响到的方面是(  )

    A . 各地民居建筑特色 B . 各国民族服饰 C . 各处地震的发生 D . 各国水旱灾害的发生
  • 12. 有一位外国小朋友的家乡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这位小朋友家乡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为(  )

    A . 热带雨林气候 B . 热带沙漠气候 C . 极地气候 D . 地中海气候
  • 13.

    下列对图中气候类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B . 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C . 丙﹣﹣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我国的山东半岛 D . 丁﹣﹣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
  • 14.

    读世界著名河流、山脉分布示意图,非洲大陆的热带雨林分布在哪个示意图表示的地区中(  )

    A . B . C . D . ②③
  • 15.

    结合图说出影响乞力马扎罗山植被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  )

    A . 纬度位置高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地势 D . 人类活动
  • 16. 下列属于热带草原景观的是(  )

    A . B . C . D .
  • 17.

    下图是非洲示意图,关于甲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水能资源丰富 B . 世界第一长河 C . 含沙量大 D . 结冰期长
  • 18.

    如图中,不同的地区居民的生活习俗与当地自然条件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 甲地居民居住帐篷,过着游牧生活—气候炎热 B . 乙地居民多住高脚屋—气候湿热 C . 丙地居民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D . 丁地居民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高纬度地区,气候严寒
  • 19.

    读“非洲河流分布图”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对甲、乙两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河注入红海 B . 乙河是世界第一长河 C . 甲河主要发源于热带草原气候区,下游定期泛滥 D . 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世界最大
  • 20.

    亚洲中部雄踞着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许多大江大河都从那里发源,奔流入海。如图中,甲、乙两图分别为亚洲大陆沿30°N纬线和80°E经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 . 中部高,四周低 B . 中部低,四周高 C . 南部高,北部低 D . 东部高,西部低
  • 21. 如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

    A . B . C . D .
  • 22. 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大,坡度陡,这是下列哪一种地形(    )

    A . 平原 B . 高原 C . 山地 D . 盆地
  • 23. 我国珠江流域与西亚一带纬度大体相当,但西亚是一派沙漠景观,珠江流域却是绿野相连,城市和人口密集,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 B . 海拔 C . 季风 D . 地形
  • 24.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下图中对山脉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为喜马拉雅山脉 B . ②为小兴安岭 C . ③为南岭 D . ④为武夷山
二、综合题
  • 25.

    如图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甲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纬线)附近,其气候特征是

    2. (2) 乙地区气候的显著特征是

    3. (3)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的(东、西)岸,最典型的分布区是

    4. (4)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的(东、西)岸,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不利影响是:,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5. (5) 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极地地区终年寒冷,形成这种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

  • 26.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地;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地.

    2. (2) 甲乙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甲地气候类型属于右图三种季风气候中的

    3. (3) 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活动的不稳定容易使该地区发生灾害.

  • 27.

    读图填空:

    1. (1) 填出下列各处的气候类型:

      A:,B:,C:

    2. (2) 在图上相应位置填写出热带和北温带名称.

    3. (3) 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

  • 2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图中相应位置用数字代号标出:①﹣东南亚,②﹣马六甲海峡.

    2. (2) 西亚是世界上著名的产区,且主要集中分布在图中的地(填字母).

    3. (3) 从A地运20万吨石油到福建炼油厂加工,最省钱的运输方式是,并请写出运输的线路

    4. (4) 图中E为(国家),这个国家环境优美,市容整洁,有“”的美誉.

    5. (5) E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6. (6) M地区的民居,其主要特点是墙厚、窗小,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 29.

    请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1中方框斜线所示某区域距离最近的大洋——印度洋约2 000千米,图2为该区域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图。该区域年降水量小,其中东南部可达到400 mm以上,中西部地区普遍低于300 mm。该区域光照充足,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产区。近几十年来,该地区包括棉花种植区在内的农业区面积迅速增加。咸海1997年面积6万多平方千米(图中虚线所示),现在约为原来的1/2。据调查,该湖泊主要补给河流——锡尔河和阿姆河水量减少是导致咸海面积严重缩小的重要原因。图示地区人口密度小且分布很不均衡。   

    1. (1) 锡尔河、阿姆河总体流向是?   

    2. (2) 由于该区域,导致难以到达该地区,本区域地理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是。   

    3. (3) 根据图文材料,可以判断影响本地区棉花种植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地形、铁路、水源、城市、光照”五个词语中选填一个)。   

    4. (4) 请根据图文材料分析锡尔河、阿姆河水量减少的原因(至少两点),并提出增加两大河流流量的合理建议(至少一点):    

三、填空题
  • 30. 将下列亚洲的国家与其相对应的习俗或文化连线。

    ①俄罗斯a.毛皮服饰,狗拉雪橇

    ②孟加拉国b.抗震建筑

    ③日本c船是主要交通工具

    ④也门d梯田、平顶屋、小窗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