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

更新时间:2019-03-08 浏览次数:24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假说﹣演绎法包括“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六个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了检验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B . 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 . 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解释有性生殖生物所有相关性状的遗传现象 D . 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
  • 2. (2017高一下·盐城期末) 用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作亲本杂交得到F1 , F1自花传粉所结的种子中任取1粒绿色圆粒,该种子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
    A . 1 B . C . D .
  • 3. (2017高二下·衡水期末) 某同学欲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基因的分离定律”,他应该选择的装置有(  )

    A . I和II B . I和III C . III和IV D . II和IV
  • 4. 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
    A . 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B . 同源染色体联会 C . 染色体复制 D .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开
  • 5. (2017高一下·江苏期末) 如图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 . 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 C . 该细胞中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分别是1与2、3与4 D . 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
  • 6. 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受精时,精子整个进入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B . 受精作用中卵细胞和精子的随机结合,使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适应不同的环境 C .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 . 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具有重要意义
  • 7. 张某家族患有甲病,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不慎被撕破,留下的残片如图(图中 表示患甲病男性, 表示正常男性, 表示患甲病女性, 表示正常女性)。现找到4张系谱图碎片,其中属于张某家族系谱图碎片的是(    )

    A . B . C . D .
  • 8. 进行遗传咨询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患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进行调查,绘出如图系谱。假定图中第Ⅲ1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 1/6,得出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 . 3和Ⅱ4的父母中有一个是患病者 B . 1和Ⅰ2都是携带者 C . 3和Ⅱ4的父母都是患病者 D . 1和Ⅱ2都是携带者
  • 9. 下列关于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如果亲代正常而子代出现了遗传病,则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 如果亲代患病且子代都患病,则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 . 如果这种病只在男性身上表现,则该病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 D . 某女性及其外祖父均患病,其他人均正常,则该病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
  • 10. 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格里菲思实验中R型肺炎双球菌可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B .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 . 艾弗里实验证明了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D .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 11. 关于如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解旋酶可作用于①②处 B . “G”是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C . DNA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D . 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 3/4
  • 12. (2017高一下·孝义期末) 实验室模拟生物体内转录的必须条件是(  )

    ①酶②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③ATP   ④DNA分子 

    ⑤信使RNA ⑥转运RNA.⑦适宜的温度⑧适宜的酸碱度.

    A . ①②③④⑤⑦ B . ②③④⑤⑦⑧ C . ①②③⑤⑦⑧ D . ①②③④⑦⑧
  • 13. (2017高一下·资阳期末) DNA指纹法在亲子鉴定、尸体辨认、刑事案件侦破中有着重要作用,从现场提取DNA样本,为亲子鉴定、尸体辨认、刑事案件提供有力证据,其中的生物学原理是(  )
    A . 不同人体DNA所含的碱基种类不同,碱基配对方式相同 B . 不同人体DNA中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不同 C . 不同人体DNA的空间结构不同 D . 不同人体DNA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 14. 一株水毛茛伸展在空气中和浸在水中的叶片形态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
    A . 空气中的叶进行光合作用 B . 水中的叶主要是吸收水分 C . 组成两种叶的遗传物质不同,基因表达结果也不同 D . 组成两种叶的遗传物质相同,受环境影响,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 15. (2017高一下·铜陵期末) 苯丙酮尿症(PKU)又称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引起苯丙酮尿症的原因是由于患者的体细胞中缺少一种酶,致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沿着正常的途径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分析如图信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酶2应为苯丙氨酸羟化酶 B . 图中酶3的活性降低会导致白化病 C . 图示反映基因可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D . 图示反映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关系
  • 16. 如图所示,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A . ①② B . ④⑤ C . ③⑥ D . ①②④⑤
  • 17. (2017高一下·漳州期末) 如图是某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果蝇为雌性果蝇 B . 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 . 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 D . 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 18. 如图所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或基因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a可能是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的后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 B . 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C . 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D . 图d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
  • 19. 如图表示通过不同途径培育新品种的示意图,①-⑦均表示生物个体的基因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Ⅰ过程表示杂交 B . Ⅵ过程的成功率最低 C . Ⅴ表示用秋水仙素处理个体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 . Ⅳ、Ⅴ过程均发生染色体变异
  • 20.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关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 . 只有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 . 达尔文在自然选择学说中提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 . 新物种形成不一定需要隔离,但隔离一定能形成新物种,因此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21. 下列与进化有关的名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B . 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 C .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 . 共同进化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 22. 如图是家兔组织切片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相应部位的液体,X、Y表示两种细胞。有关该组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X细胞的内环境由①②③共同构成 B . ③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糖和蛋白质的含量 C . ③与②最主要的差别在于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 . ①②③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 23. 小明的手指不小心被刀割伤时,由于疼痛而咬紧牙关。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兴奋传递途径是(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手部感受器  ④脊髓  ⑤牵动上下颌的肌肉   ⑥脑

    A . ③①④⑥②⑤ B . ③①⑥④②⑤ C . ③①⑥②④⑤ D . ③⑥④①②⑤
  • 24. 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外为正、膜内为负 B . 兴奋可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导 C .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减小 D . 若兴奋处于低Na+溶液中,兴奋时膜内外电位差变大
  • 25.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切除下丘脑的动物完全丧失血糖调节能力 B . 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是下丘脑 C . 人体对刺激作出迅速反应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 . 刺激传出神经可以引起肌肉收缩,该过程属于反射
  • 26. 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即被灭活 B . 抗利尿激素由垂体细胞合成并由下丘脑释放 C . 调节水盐平衡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 D . 人体大量排汗会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
  • 27. (2017高二下·延津期末) 如图表示淋巴细胞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b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 . 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细胞直接分化形成 C . 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 . ①过程属于体液免疫,②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 28. (2017·南通模拟) 如图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一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 B . 图二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 C . 图三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 D . 三种方式中,图二所示调节方式的调节速度最快
  • 29. 有关蒙牛特伦苏牛奶过量添加IGF1的报道引起公众广泛关注。IGF1是人体自己能够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胰岛素分子结构相似)。牛奶中过量添加IGF1会增加患多种癌症的风险。下列有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
    A . IGF­1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B . IGF­l的调节方式可能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 C . 过量的IGF­1可能导致原癌基因突变,属于生物致癌因子 D . IGF­1可能与胰岛素功能相似,可促进糖原合成
  • 30. 下列概念图中,a、b、c、d、e、f所代表的生物学概念正确的是(     )

     

    A . 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液、血红蛋白 B . 可遗传变异、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21三体综合征 C .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言语区 D . 神经元、突起、胞体、轴突、树突、突触小体
二、非选择题
  • 31. 果蝇黑身与灰身(A,a)、红眼与棕眼(B,b)是两对相对性状,已知其中一对基因位于Ⅱ号常染色体上,另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等位基因所在的具体染色体是未知的。(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  
    1. (1) 某同学根据已知条件,得出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   
    2. (2) 该同学做出相关假说,假说一:A,a位于X染色体上,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黑身对灰身为显性,红眼对棕眼为显性;假说二: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且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红眼对棕眼为显性。此外,你还能做出种假说。   
    3. (3) 教师证实该同学的两种假说之一是正确的,并指导该同学完成了果蝇杂交实验,如表所示。

      注:F1随机交配得到F2

      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体色中显性性状是,眼色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则正确的是假说

      ②如果只考虑体色,F2中灰身基因的基因频率是,该同学决定用测交方法来进一步确定F2中某灰身果蝇的基因型,请帮他写出其中一个测交的遗传图解并做一简要说明

  • 32. 图甲为某家族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及X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图乙表示5号个体生殖腺中某个细胞的连续分裂示意图。请回答:

     

    1. (1) 乙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的性基因,11号个体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于第I代的号个体。
    2. (2) 13号个体的基因型是。12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3. (3) 图乙中细胞c1的名称是。正常情况下,细胞d1和d4中的染色体数目。(填“相同”或“不相同”)
    4. (4) 过程②结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其原因是,过程④叫。  
  • 33. microRNA(miRNA)是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短RNA分子,其虽然在细胞内不参与蛋白质的编码,但作为基因调控因子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个遗传研究小组以拟南芥为研究对象,发现了miRNA不符合题意靶基因的抑制位置。如图为发生在拟南芥植株体内的相应变化,请回答: 

    1. (1) 图甲中②③过程主要在中进行,图乙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2. (2) 密码子是指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图乙中甲硫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是
    3. (3) 图丙所示的DNA若部分碱基发生了变化,但其编码的氨基酸可能不变,其原因是。   
    4. (4) 若在体外研究miRNA的功能,需先提取拟南芥的DNA,图丙所示为拟南芥的部分DNA,若对其进行大量复制共得到64个相同的DNA片段,则该DNA片段复制了次,其复制方式为
  • 34.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如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与治疗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寒冷刺激时,通过①②③过程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这属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通过④⑤过程进行调节,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2. (2) 寒冷刺激时,通过调节,使皮肤血管血流量减少,从而减少热量散失。  
    3. (3) ①过程中,下丘脑分泌激素,通过运送到全身传递信息。
    4. (4) 从图中可看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抗体A,该抗体能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与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从免疫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病,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过强所致。    
    5. (5) 从图中可看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及细胞Y的增殖分化过程来减少产生抗体A。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