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更新时间:2019-03-16 浏览次数:569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语言积累及运用</b>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Xiàng)    家(péi)       杂(rǒng)    挑(xìn) B . 忽(xī)       反(jié)       屏(yíng)    逑(hào) C . 愿(sù)       顶(qióng)     峻(chán)    黑(lí) D . 动(yú)       石(lì)        寒(jìn)     钟(qìng)
  •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依然故我     出类拔悴     人溺己溺     悄怆幽邃 B . 携手共进     矫首昂视     辗转反侧     怒不可遏 C . 晶莹夺目     五彩班斓     轻歌曼舞     纷至沓来 D . 霓裳羽衣     接踵而至     漫不经心     穿流不息
  •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的太空的向往。 B . 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共享设施该如何配置?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 C . 聊起最近读什么书或喜欢什么作品时,很少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文学经典,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D . 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饰演贪官赵德汉的侯勇把“小官巨贪”的角色演活了。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B . 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告诉了获奖名单。 C .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连接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D . 李老师学识水平很高,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江河H下,同学们对他趋之若鹜。
  •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B . 《傅雷家书》是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书”,傅雷通过书信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C .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都选自这本散文集。 D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 6. 古诗默写。
    1. (1)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2. (2) 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写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心理活动而催人泪下的名句是:
    3. (3)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而备受后人赞赏的名句是:
    4. (4) 李白的《送友人》中用比喻表达对朋友远行的难舍和担心之情的诗句是:
    5. (5) 苏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托物言志,表达自己孤独心境和高洁志趣的诗句是:
二、<b >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b>
  • 7.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仪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礼仪板报我设计】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三个板块名称。
    2. (2) 【礼貌用语我知晓】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开展讲座活动。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①(久违、久仰)大名!”

      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②(莅临、光临)指导!”

      临别时,梁教授赠你一本书,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③(阅读、拜读)!”

    3. (3) 【礼节习俗我评说】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
三、<b >阅读理解与欣赏</b>
  • 8.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正义》)

    1. (1)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屋舍俨然

      ②阡陌交通

      ③不独其子

      ④货其弃于地也

    2. (2) 下面句子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复数十步     ②大道之 B . ①其中往来种     ②盗窃乱贼而不 C . 故谋闭而不兴     ②谓大同 D .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属     ②大道行也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 (4) 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②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5. (5) 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两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棵小白杨

    朱金平

        ①“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②一路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向着西北边陲的小白杨哨所奔去。那个在歌声中被传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最标准的名称是:塔斯提边防连。

        ③远远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冈上的小白杨哨所,在逶迤高耸的雪山映衬下显得那么不起眼。

        ④身着迷彩服的哨所四班长王克怀,见面就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⑤十八岁那年,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唱着那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向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驶去。哨所矗立在一座陡峭的山顶上,四周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卡车喘着气怎么也上不去。大家下车使劲去推,车子还是爬不动,无奈中他们又返回了营部。三天后,他们再次出发,谁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汹涌奔流,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府了。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此时,连队在冬天里已被冻裂的水管还没来得及维修,他们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十里外的河里挑水回来用。洗脸、洗衣服,都是冰凉的雪水,小伙子们的手很快就被冻肿了。大雪封山,连队官兵吃不上新鲜的蔬菜。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

        ⑥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

        ⑦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l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到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

        ⑧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⑨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离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⑩三岁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地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怎么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⑪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

        ⑫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⑬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

        ⑭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⑮看着眼前普通而实在是不平凡的小}白杨,《小白杨》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再次响起,“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摘编自2017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1.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 . 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茅。 C . 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是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是略写。 D . 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被深深地感染,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2. (2) 王克怀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长,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
    3. (3)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一句中,划线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②“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到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一句中,划线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4. (4) 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 (5) 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四、<b >作文练笔与展示</b>
  • 10. 遇见,是一个十分神奇的词语。古往今来,无数次遇见,都带来无限美好的故事。宗璞因为遇见盛开的紫藤萝花,于是重新唤起对生活的信心;海伦·凯勒因为遇见安妮·莎莉文老师,她的生命才创造了奇迹;牛汉因为遇见人生第一本书,他在没有幽默的童年才感受到了生命的快乐和梦幻。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③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