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宜兴市周铁学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19-01-27 浏览次数:461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08年6月1日,我国首部《禁毒法》开始施行。青少年应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历史上,哪一次禁毒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A .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 . 虎门销烟 C . 义和团运动 D . 抗日战争
  • 2. (2016八上·宜兴期末) 近代中国丧失领土主权开始于(    )

    A . 将尼布楚让与俄国 B . 割香港岛给英国 C . 割库页岛给俄国 D . 割台湾给日本
  • 3.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对于中国人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其主要依据是(    )

    A .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 .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C . 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D .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4. (2018八上·罗湖月考)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下图所示的这一劫难发生的历史时期是(    )

    A . 鸦片战争时期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 5. 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被列强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对他的四个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

    A . 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商定 B . 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了圆明园被烧毁 C . 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D . 老四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 6. (2017八上·天津月考) 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反映出(    )
    A . 清军向太平军反扑 B . 天京变乱 C . 太平天国北伐失败 D . 天京陷落
  • 7. 这是某一个派别的观点“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请你选择(     )

    A . 顽固派 B . 洋务派 C .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 资产阶级革命派
  • 8. 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收复新疆的(    )

    A . 曾国藩 B . 李鸿章 C . 左宗棠 D . 张之洞
  • 9.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当时的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诗写于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

    A . 《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辛丑条约》 D . 《望厦条约》
  • 10. (2016八上·宜兴期末) 有人认为,“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是黄海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其中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    )

    A . 戚继光抗击倭寇 B .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 林则徐虎门销烟 D . 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
  • 11. 据史料记载,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在舰船吨位、舰队建制、舰炮火力等方面与日本海军相比,或是相差无几,或是互有优劣。但北洋水师遭到惨败,直至全军覆没。其根本原因是(    )

    A . 清军战斗力低下 B . 清王朝腐败 C . 李鸿章的妥协投降 D . 中国社会制度落后
  • 12. 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

    A .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 . 允许日本投资办厂 C . 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D . 增开新的通商口岸
  • 13. 拒绝日本联合舰队司令的劝降,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自杀殉国的爱国将领是(    )

    A . 丁汝昌 B . 邓世昌 C . 徐邦道 D . 左宝贵
  • 14. 19世纪末,列强争夺中国的高峰是(    )

    A . 争相给清政府贷款 B . 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C . 争夺在华开矿筑路权 D . 接受“门户开放”政策,合作侵华
  • 15. (2016八上·宜兴期末)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 . 建立强学会 B . 公车上书 C . 创办《万国公报》 D . 颁布《定国是诏》
  • 16. 他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彗星。面对沉重的民族灾难,他发出了“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感慨;变法失败后,他在狱中题笔:“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刑场就义前,他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是(    )

    A . 康有为 B . 梁启超 C . 谭嗣同 D . 严复
  • 17.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完成了他一生中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两个月后,在北京病死,这“最后一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条约是指(    )

    A . 《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辛丑条约》 D . 《北京条约》
  • 18. 1900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

    A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 康有为梁启超上书光绪帝 C .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仓皇出举行 D . 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
  • 19. 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这主要原因是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纲领。这纲领是(       )

    A .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 自强、求富 C . 三民主义 D . 民主与科学
  • 20. 1910年春,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

    A . 兴中会 B . 中国同盟会 C . 中国共产党 D . 中国国民党
  • 21. (2017八上·深圳期中) 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是指(    )
    A . 1915年 B . 1916年 C . 1917年 D . 1918年
  • 22. 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这幅漫画反映了(    )

    A . 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 B . 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 C . 袁世凯独裁 D . 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
  • 23. 下图是北京大学为纪念一场爱国运动而发行的纪念章,上面铸有“警告同胞毋忘国耻”的文字,它所纪念的这场运动(    )

    A . 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序幕 B .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 . 宣告了国民革命的开始
  • 24. 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人类记忆的空间。对下面这幅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 . 号召各界联合起来打倒卖国贼 B . 准确揭示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C . 表明五四运动取得了最终胜利 D . 揭示五四运动是反帝的爱国运动
  • 25.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的“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

    A . 明确反对封建主义;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 . 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C .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 . 开始宣传民主科学;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b >判断题</b>
三、<b >综合题</b>
  • 31. 1840年至1901年的六十余年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1. (1) 请写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

    2. (2) 在19世纪中期的侵华战争中,侵吞我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此次战争后,一些较为开明的清朝官员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是谁?(任意列举两个)请写出这场运动的口号。如何评价此次运动?

    3. (3) 哪一次战争签订的什么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在此次战争失败后,国内出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什么改革运动?

    4. (4)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是什么?请写出此条约内容中最能证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的依据?

    5. (5) 近代中国屡遭西方列强欺凌,学习这段历史,你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 3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 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 (1) 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四场运动的名称。

    2. (2) 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3. (3) 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对待西方文化?

    4. (4) 图3中这位历史人物曾经领导了一次伟大的革命,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5. (5) 请说出以上四幅图片所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

  •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5月4日北京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随后举行示威游行。

    材料二:6月3日以后,上海工人罢工,支援学生爱国斗争……迫使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

    材料三: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1. (1)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为纪念这一事件,我国政府设立了哪一个纪念日?

    2. (2) 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最能体现此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

    4. (4) 该事件在历史上有何划时代的意义?

    5. (5) 此事件中有哪些精神值的我们学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