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数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

更新时间:2019-01-21 浏览次数:27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1的相反数是(    )
    A . 1- B . C . D .
  • 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 3a•4a=12a B . (a32=a6 C . (﹣2a)3=﹣2a3 D . a12÷a3=a4
  • 3. 八年级某班40名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分为5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8,则第5组的频率是(    )
    A . 0.1 B . 0.2 C . 0.3 D . 0.4
  • 4. (2016八上·路北期中) 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A′O′B′=∠AOB的依据是(   )

    A . (SAS) B . (SSS) C . (ASA) D . (AAS)
  • 5. 某校学生参加体育兴趣小组情况的统计图如图所示,若参加人数最少的小组有25人,则参加人数最多的小组有(    )

    A . 25人 B . 35人 C . 40人 D . 100人
  • 6. 若x2+kx+25是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    )
    A . ﹣10 B . 10 C . 5 D . 10或﹣10
  • 7. (2017八上·西湖期中) 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角的距离为0.7米,顶端距离地面2.4米,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端距离地面2米,那么小巷的宽度为( )

    A . 0.7米 B . 1.5米 C . 2.2米 D . 2.4米
  • 8. “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a+b)2=2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则小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 3 B . 4 C . 5 D . 6
  • 9.

    园丁住宅小区有一块草坪如图所示.已知AB=3米,BC=4米,CD=12米,DA=13米,且AB⊥BC,这块草坪的面积是(  )

     

    A . 24米2 B . 36米2 C . 48米2 D . 72米2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 15. 四个数a,b,c,d排列成 ,我们称之为二阶行列式,规定它的运算法则为 =ad﹣bc,若 =12,求x值.
  • 16. 先化简,再求值:(2a﹣1)2﹣2(a+1)(a﹣1)﹣a(a﹣2),其中1﹣a2+2a=0.
  • 17. 某商场对一种新售的手机进行市场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项目是让每个人按A(不喜欢)、B(一般)、C(不比较喜欢)、D(非常喜欢)四个等级对该手机进行评价,图①和图②是该商场采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以上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次调查的人数为多少人?A等级的人数是多少?请在图中补全条形统计图.
    2. (2) 图①中,a等于多少?D等级所占的圆心角为多少度?
  • 18. 计算
    1. (1) 计算:(a﹣b)(a2+ab+b2
    2. (2) 利用所学知识以及(1)所得等式,分解因式:m3﹣n3﹣3mn(m﹣n)
  • 19. 如图,点C,F,E,B在一条直线上,∠CFD=∠BEA,CE=BF,DF=AE,写出CD与AB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 20. 已知,如图,△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D为AB边上一点.

    1. (1) 求证:△ACE≌△BCD;
    2. (2) 求证:2CD2=AD2+DB2
  • 21.    
    1. (1) 问题发现

      如图①,△ABC和△AE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EAD=90°,点B在线段AE上,点C在线段AD上,请直接写出线段BE与线段CD的数量关系:

    2. (2) 操作探究

      如图②,将图①中的△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旋转角为α(0<α<360),请判断线段BE与线段C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22.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BC=3:4,AC=5,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ABC边A→B→C→A的方向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

    1. (1) 求AB与BC的长;
    2. (2) 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CD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