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川教版 /九年级下册(2018) /世界现代史 /第三单元 经济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经济危机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川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3课《经济危机下的主要资本主...

更新时间:2019-02-15 浏览次数:159 类型:同步测试
一、<b>选择题</b>
  • 1. 下面是1928年4—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表,图表反映的汽车消费主流方式对美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主要隐患是(    )

    已成交高中档车

    已成交低档车

    未成交

    小计

    信贷

    26.3

    11.2

    23.9

    61.4

    现金

    20.9

    6.2

    11.5

    38.6

    累计

    47.2

    17.4

    35.4

    100

    A . 工人极端贫困 B . 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 . 汽车价格暴涨 D . 汽车生产商提高质量
  • 2. 1931年12月,美国总统胡佛在向国会提交的复兴计划大纲中提出:大幅度削减行政开支,发展联邦公共工程;扩大联邦农业贷款银行的贷款能力。这说明该计划(    )

    A . 坚持了自由放任政策 B . 不利于缓解经济危机 C . 体现了国家的干预性 D . 提升了社会消费能力
  • 3. 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这体现出(    )

    A . 重商主义盛行使世界市场发展 B . 凯恩斯倡导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C . 自由主义盛行,经济缺乏国际规则 D . 经济危机导致各国出现了政治危机
  • 4. 由主义者洛克腾堡指出,罗斯福新政“增强了自称为千百万人说话、但有时只代表一个很少的利益集团的权力。它没有找出一条保护没有这种发言人的人民的道路,也没有引申出一种令人满意的惩戒利益集团的方法,仍然是一种半途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新政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B . 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 . 新政没有改变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D . 批评罗斯福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
  • 5. 到1942年前,美国先后有200多万青年在民间资源保护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效果明显。这些青年平均每人每期劳动9个月,月工资中绝大部分成为赡家费。罗斯福政府的这一举措主要效果在于(    )

    A .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合格兵源 B . 成为解决失业民众就业的核心途径 C . 是美国环境明显好于他国的根本原因 D . 提高了政府的救济面和社会购买力
  • 6.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业复兴局对遵守最高工时最低工资的雇主颁发蓝鹰标志,并号召消费者购买标示蓝鹰标志的产品。对此,有人在媒体上发表如下漫画,这表明作者(    )

    A . 站在罗斯福一边反对法西斯 B . 质疑罗斯福新政侵犯自由 C . 担心德国纳粹思想危害美国 D . 拥护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
  • 7. 在罗斯福的“百日新政”期间,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15项重要提案,国会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周折,全部予以批准。罗斯福通过自己的班子迅速起草制订他认为是必要的法律,然后交由国会批准,取代了过去那种仅由总统建议、国会批准立法的做法。这体现出当时美国(    )

    A . 总统取得超越议会之上的权力 B . 三权分立体制受到了破坏 C . 国家干预政策得到了一致认可 D . 分权制衡机制的自我调整
  •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

    A . 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 B . 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C . 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D . 法西斯势力与日俱增
  • 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建立了法西斯政权,走上了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道路。下列说法中符合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共同背景的是(    )

    ①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

    ②受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③国内民族主义思想高涨

    ④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耿耿于怀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②③④ D .
  • 10. 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高级军官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一•二八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二、<b >非选择题</b>
  •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目前世界上流行着两种不同的统制经济,即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和法西斯主义的统制经济。“美国的复兴运动(罗斯福新政),是介于这两者中间的统制经济,讲到它的经济方面,它是取法于俄国的‘大实验’;讲到它的政治方面,它是模仿意大利的独裁。不过在实质上它完全是资本主义的。”有意思的是,程锡庚在预测1934年世界发展趋势时甚至说,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将“渐次融合”,“在资本主义之国家,均已盛行社会主义”,“美国以资本主义立国,但经济复兴计划中所采用之方法,如统制生产,强迫做工等,实与共产主义之苏俄相似”。

    ——摘编自杨玉圣《大洋彼岸改革潮的东方效应》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并评述材料中任一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观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