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学年下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试题卷

更新时间:2017-08-01 浏览次数:238 类型:月考试卷
一、<b>选择题</b>
  • 1.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藏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理,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正式赐予“大懒喇嘛”称号  ②清廷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③清政府规定,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④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⑤清朝康熙时期,改土归流制度开始大规模推行,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②③④⑤
  • 2. 2013年5月8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英议会接受质询时表示,英国政府并未改变英长期以来的对华及涉藏政策,即英国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西藏独立”,尊重中国主权。历史上,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而设置了(    )


    A . 宣政院 B . 达赖喇嘛    C . 驻藏大臣      D . 伊犁将军
  • 3.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 . 特务统治的强化 B . 思想控制的加强 C . 文化专制的强化 D . 专制集权的加强
  • 4. 大胆批判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学者是(    )

    A . 顾炎武 B . 黄宗羲 C . 王羲之 D . 朱熹
  • 5. 据史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年),皇帝八天共批阅奏章1660份,处理国事3391件。皇帝自己也说,“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    )

    A . 废除宰相制 B . 大兴文字狱 C . 设厂卫特务机构 D . 设立军机处
  • 6. “这一运动的领袖们将理性应用于经济、宗教和政治等领域,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使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猛烈地抨击。”下列人物中属于这场运动的领袖是(    )

    A . 达·芬奇 B . 哥白尼 C . 伏尔泰 D . 拿破仑
  • 7. 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


    A . 中西方文化差异    B . 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 C . 中西方人种差异       D . 中国文人的偏见
  • 8. 大陆泉州旅游协会与台南市观光协会,于2012年3月28日签署《郑成功史迹双向游》合作协议书,使两岸旅游交流再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郑成功之所以得到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如此敬仰,主要是因为(    )

    A . 他曾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 B . 他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了台湾 C . 泉州、台南有许多郑成功史迹 D . 郑成功史迹促进了两岸旅游交流
  • 9. 启蒙思想家提倡的自由、平等思想,从根本上说,反映了(    )

    A . 广大人民的善良愿望 B .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要求 C . 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D . 广大人民反对等级制度的要求
  • 10.

    世界著名品牌“老人头”引领了欧洲典雅与庄重的男装潮流。其商品标志(下图)是以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的头像为蓝本设计的。据所学知识判断,该人物的代表作是(    )


    A . 《神曲》 B . 《蒙娜丽莎》 C . 《罗密欧与茱莉亚》 D . 《西斯廷圣母》
  • 11. “在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宛如正在成长的胚胎,逐渐由模糊的团状,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这主要是因为(    )

    A . 文艺复兴的兴起 B . 新航路的开辟 C . 早期的殖民活动 D . 资产阶级革命
  • 12. “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对恩格斯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它没能融入时代潮流之中 B . 它实际上并没有使古典文化复兴 C . 它没能准确地提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D . 它打着弘扬古罗马文化的旗帜
  • 13. “在中国政府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这评价的是(    )

    A . 台州之战 B . 赤壁之战 C . 雅克萨之战 D . 郑成功收复台湾
  • 14. 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

    A . 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 . 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 . 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D . 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 15. 有人说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    )

    A . 君主专制 B . 君主立宪制 C . 总统制 D . 民主共和制
  • 16. “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 . 徽商在文化上的谦虚 B . 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 . 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 D . 徽商的虚伪的反映
  • 17. 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①焚书坑儒       ②百家争鸣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八股取士

    ⑤文字狱      ⑥闭关锁国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⑤ C . ④⑤ D . ④⑤⑥
  • 18.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相比(    )

    ①都是欧洲思想解放运动       ②都反对君主专制,追求自由平等

    ③前者侧重于个性解放,后者强调理性    ④前者是文明再生,后者是文明新生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③④
  • 19.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的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②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③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④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政体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0. 哥伦布曾说:“如果我能得到他们(君主)一些小小的援助,我将把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黄金,还有香料、棉花……都奉送给他们。”这段话反映了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为了(  )

    A . 获得财富 B . 传播文化 C . 倾销商品    D . 和平交往
二、<b>非选择题</b>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常熟蒋以化记述:“大户张(设置)机为生,小户趁(去往)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早餐与晚餐)计。”

    1. (1) 材料描述的是什么时候中国江南地区出现的什么现象?

    2. (2) 这里的“大户”、“小户”分别指的是哪个新的社会阶层?他们的前身分别是什么?

    3. (3) “大户”、“小户”之间的关系怎样?

  • 22. 达·芬奇(1452-1519)和哥伦布(1451-1506)是同时代的人,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材料一:达·芬奇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一次,他作为助手和老师合作一幅画卷,老师跳不出宗教神学的束缚,所绘作的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达·芬奇所绘的一个天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者成鲜明对比,老师看后自叹不如。

    材料二: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海岸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材料三:近代以前的世界史,基本上是地区史或国别史的拼凑;之所以如此,绝不是因为历史学家们无能,而是由于那时的世界尚未连成一片。新航路开辟以后,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1. (1) 材料一表明,达·芬奇的绘画体现了什么“时代精神”?并请列举其一幅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2. (2) 最先实现材料二中“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是谁?材料二反映了他去的目的是什么?

    3. (3) 结合此材料三,谈谈哥伦布远航对美洲的影响。

  • 2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

    材料一: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材料二: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三:下图明朝科举考生看榜

    材料四: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 (1) 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官制变化?请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官制变化。

    2. (2) 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3. (3) 材料三,四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4. (4)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材料二: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1. (1) 上述材料说明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当时政府特许什么机构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2. (2) 实行此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材料二说明这一政策有什么危害?

    4. (4) 你怎样评价这一政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