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广西梧州市岑溪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

更新时间:2017-04-01 浏览次数:702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的差异,该变化是(   )
    A . 水沸腾 B . 铁生锈 C . 酒精挥发 D . 瓷碗破碎
  • 2. 化学在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化学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化学帮助人们提高粮食产量 B . 化学帮助人们解决能源问题 C . 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主要基础 D . 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环境的恶化
  • 3. 岑溪的冬季干燥、医生建议可在室内放盆热水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这种方法说明(   )
    A . 分子很小 B . 分子可分 C .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4. 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 B . 石油 C . 酒精 D . 天然气
  • 5. 若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碳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CO2”表示意义的是(   )
    A . B . C . D .
  • 6. 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 . 两个氢原子:H2 B . 3个氧分子:3O2 C . 镁的化合价+2价:Mg2+ D . 氯化钡的化学式:BaCl
  • 7. (2016九上·无锡期中) 2016年的“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 . 扩大公共绿地面积,打造绿色家园 B . 禁止随意焚烧秸杆,减轻雾霾影响 C . 禁止使用化肥农药,防止水体污染 D . 发展公共交通设施,提倡低碳生活
  • 8.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 氧气、水、空气 B . 氮气、氯酸钾、蔗糖水 C . 铁粉、氨气、石灰石 D . 氢气、干冰、冰水混合物
  • 9. 用双氧水、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等物质都能制得氧气,说明这些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
    A . 氧气 B . 氧元素 C . 氧分子 D . 氧原子
  • 10. 燃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
    A . 散热的速度加快 B . 聚集的热量增加 C . 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 . 火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
  • 11. 鉴别实验室中的下列物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
    A . 水和食盐水:蒸发 B . 酒精和糖水:闻气味 C . 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D . 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 12. 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稀释成2%的食盐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 量筒 B . 烧杯 C . 玻璃棒 D . 托盘天平
  • 13. 钾长石是一种金属矿物,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KAlSi3O8 , 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4 B . +2 C . +4 D . +6
  • 14.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 汽油的燃烧 B . 食物的腐烂 C . 动植物的呼吸 D . 金属器皿的锈蚀
  • 15. 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 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 C . 该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D .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 16.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B . 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C . 过滤能除去河水中所有的杂质 D . 通过一定的化学方法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 17.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你认为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 .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B .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C . 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D .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 18. 下列各组气体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 . 天然气、氮气 B . 一氧化碳、空气 C . 面粉、空气 D . 氢气、氧气
  • 19.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实验室收集氨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 排水法 B . 向上排空气法 C . 向下排空气法 D . 以上三种方法均可
  • 20. 某气体样品只含有碳和氢元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则该气体的组成不可能是(   )
    A . 只有C2H4 B . C2H4和C2H2的混合物 C . CH4和C2H2的混合物 D . 同时含有CH4、C2H4、C2H2
二、<b >非选择题</b>
  • 21. 现有四种物质:干冰、氮气、碳酸钙、氢氧化钙,请根据下列要求用化学式填空:
    1. (1) 石灰水中的溶质是
    2. (2)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3. (3) 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4. (4) 能用作霓虹灯电光源的是
  • 22. 通过学习化学知识,要学会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1. (1) 蜡烛一吹就灭,是因为吹气能使蜡烛的温度低于其
    2. (2) 用洗洁精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作用;
    3. (3) 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附着的白膜,需用(填物质名称)清洗,其原理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3. 了解物质构成的微观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
    1. (1) 氯化钠溶液是由(均填粒子符号)组成的混合物;
    2. (2) 氧和碳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不同;
    3. (3)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原因是它们的不同;
    4. (4) 在化学变化中的原子是否容易得失电子,与它的数密切相关.
  • 24. 室温下,分别向四个装有等质量的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固体,且所加固体的质量依次减少,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以上均填序号);
    2. (2) 若对A,B两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3. (3) 欲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 25. 2016年10月17日,我国的两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搭乘神舟十一号飞船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次运送航天员和神舟十一号飞船的长征二F型火箭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火箭发射时只要将它和四氧化二氮液体这两种液体在发动机燃烧室混合即可自行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CO2+4H2O+3X,则X的化学式为
    2. (2) 氢气也能用来做火箭的燃料,请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类型为(填“化合”或“分解”),氢气作为燃料的一条优点是
  • 26. 水循环、氧循环和二氧化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三大循环,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循环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 (2) 在自然界中,氧气产生的途径主要有(写出一点即可).
    3. (3)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逐年升高,这会对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写出一点即可);
    4. (4) 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科学研究表明,海水也能消耗二氧化碳,这是因为.(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7. 已知A的无色溶液与黑色固体B在常温下混合,生成无色气体C;引燃金属D并伸入盛有气体C的集气瓶中,金属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请回答:
    1. (1) 物质B的作用是
    2. (2) 写出物质C的一点用途
    3. (3)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B在常温下混合生成C:;②D在C中燃烧:

三、<b >实验探究题</b>
  • 28.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实验中,连接好装置后,必须首先,仪器②要插入液面下,原因是
    3. (3) 用B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填“a”或“b”)端导管口进入;
    4. (4) 利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有
  • 29. 有人提出使用“高科技的添加剂”可以使水变成汽油,小岑同学在学习过物质构成的奥秘后,认为可以用物质组成的观点揭开这个骗局.

    【提出问题】根据水的组成和汽油的组成判断,水是否可以变成汽油.

    【猜想与验证】

    1. (1) 确定水的组成.

      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是极(填“正”或“负”),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甲与试管乙中所得气体体积比约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确定汽油的组成.

      实验操作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点燃使用汽油作燃料的油灯

      将光洁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现象①:

      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水.

      ②将烧杯迅速翻转,注入,振荡

      现象②:

      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汽油的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3. (3) 揭开骗局:水不能变成汽油,理由:
四、<b >计算题</b>
  • 30. 已知金属钠与水能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若把4.6g金属钠投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得烧杯中剩余溶液的质量是80g,请计算:
    1. (1) 生成氢气的质量;
    2. (2)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