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六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同...

更新时间:2015-11-30 浏览次数:83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哪一游牧民族的进扰(   )
    A . 突厥 B . 女真 C . 契丹 D . 匈奴
  • 2. 秦统一后,从匈奴手中收复河套地区的将领是(     )
    A . 白起 B . 蒙恬 C . 章邯 D . 王翦
  • 3. 万里长城在秦始皇时期,其主要功能是(     )
    A . 旅游景点 B . 军事防御工程 C . 划定国界 D . 扩大秦朝在世界的影响
  • 4. 汉武帝时期,大破匈奴的著名将领有(     )

    ①蒙恬 ②霍去病 ③窦固 ④卫青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5. 下列对西汉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西汉政府反对 匈奴南下掠夺是反侵略战争 B . 西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 C . 是西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 D . 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 的斗争
  • 6. 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汉武帝喜好战争 B . 汉武帝时,匈奴实力衰落 C . 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了 D . 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 7. 对下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B . 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松赞干布 C . 东汉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D . 此事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
  • 8.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A . 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 B . 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 . 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D . 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 9.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比较顺利,主要原因是(     )
    A . 西域各族政权希望与汉朝友好 B . 西域各国希望摆脱匈奴奴役 C . 张骞具有冒险和进取精神 D . 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 10. “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卫青说:我打;霍去病说:我也打。”这句诙谐有趣的话所反映的史实是(     )
    A . 通西域,北击匈奴 B . 通吐蕃,南击南蛮 C . 通夷洲,西击党项 D . 通南中,东击东胡
  • 11. 下图是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今天我国的哪一地区在古代完全属于西域地区(     )
    A . 西藏地区 B . 新疆地区 C . 内蒙古地区 D . 东北地区
  • 12. 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张骞通西域 B . 商鞅变法 C .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D . 百家争鸣
  • 13.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的标志是(     )
    A .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 .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C .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 . 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 14. 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指出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
    A . 东汉的洛阳 B . 西汉的长安 C . 汉代的成都 D . 元朝的大都
  • 15. “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 中国的冶铁技术传到西方 B . 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C . 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 . 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国
  • 16. 欧洲人最早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是在(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宋朝
  • 17. 下图是介绍丝绸之路的一部著作,其中不可能出现的内容是()

    A . 作者在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品尝西安火锅 B . 作者在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河西走廊浏览敦煌莫高窟 C . 作者在新疆品尝鲜美的葡萄和哈密瓜 D . 作者在莫斯科观看二战纪念馆
  • 18. 李明和历史小组的同学利用暑假去实地探访古代的“丝绸之路”,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

    ①西安 ②银川 ③河西走廊 ④敦煌 ⑤太原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⑤ D . ②③④
  • 19. 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选项中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0.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 . 国家统一问题 B . 对付匈奴入侵问题 C . 货币统一问题 D . 对待儒家思想问题
二、非选择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再息(意为生长繁盛),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再听不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请回答:

    1. (1) 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

    2. (2) 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3. (3) 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

  •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骞始于西域之迹。”

    材料二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匈奴得之,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材料三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户之。宣帝改曰都护。……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建武中,皆谴使求内属,愿请都护。……永平中,北虏乃胁诸侯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闭。十六年, 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 …… 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因以超为都护……于是,五十余悉纳质内属……

    ——引自《后汉书· 西域传》

    请回答:

    1. (1) 张骞几次通西域?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出发的?

    2. (2) 从材料二张骞出使西域所遇到的种种艰难和挫折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 (3) 材料三中“武帝”“北虏”各指谁?

    4. (4) 材料三中“宣帝改曰都护”是哪一年,这有何意义?

  • 23. 所谓古代中外关系是指历代中原王朝与其他国家、地区联系和交往。它既包括和平状态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交流,也包含敌对状态下的冲突和战争,中外交往推动了文化交流和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片:

    请回答:

    1. (1) 请写出与汉朝开辟“丝绸之路”有关的两个历史事件。
    2. (2) 从图片可以看出汉朝的对外交往具有怎样的特点?
  • 2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古罗马的执政官凯撒大帝穿着灿若朝霞的丝织长袍进

    入剧场,在场的百官以及贵夫人们惊叹声此起彼伏,觉得凯撒大帝简直“帅呆”了。于是穿

    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男女贵族的流行时尚。

    材料二:下图是古代著名中西陆上交通示意图

    请回答:

    1. (1) 凯撒大帝的丝袍是通过材料二中的这条中西通道得到的,请说出这条通道的名称及起止点。

      名称:,当时东起中国,西至

    2. (2) 图中这条通道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

    3. (3) 这条通道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还有价值吗?说出你的理由。

  • 25.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雪》中的词句。

    ①那么毛泽东为什么把“秦皇汉武”并称?

    ②与秦始皇相比,你认为汉武帝是怎样的一位帝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