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更新时间:2018-12-13 浏览次数:482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8九上·东莞月考) 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究其原因在于(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

    ③“双一流”建设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④“双流”建设有利于我国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家地位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 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生受益的财富是(  )                       

    A . 接受良好的教育 B . 创新能力 C . 终身学习能力 D . 学会做事
  • 3. 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生受益的财富是(  )                       

    A . 接受良好的教育 B . 创新能力 C . 终身学习能力 D . 学会做事
  • 4. ______,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

    A . 竞争 B . 赚取更多的利润 C . 接受良好的教育 D . 可持续发展
  • 5. 近年来,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财力,采取各种措施,力补教育“欠账”。国家之所以重视发展教育,主要是因为()

    A . 尊师重教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B . 发展教育事业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C . 发展教育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D . 教育是否发达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 6.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竞争 (    )

    A . 军事力量 B . 文化 C . 人才(教育) D . 自然资源积极
  • 7. 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过程中,    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  )

    A . 民主 B . 法治 C . 科技 D . 教育
  • 8.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 . 发展教育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C . 教育 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D . 发展教育是当前政府工作的中心
  • 9. 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生受益的财富是(    )           





    A . 接受良好的教育 B . 创新能力 C . 终身学习能力 D . 学会做事
  • 10.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          的竞争、          的竞争。(      )

    A . 国防科技、军事人才 B . 军事、航天技术 C . 教育、人才 D . 道德水平、法律意识
  • 11. 2014年1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教育民生”、“教育公平”是与会代表最常提及的字眼;会下,如何促进均衡发展,如何给予边远、贫困、民族地区政策倾斜,成为代表议论最多的话题。这是因为(  )
    ①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水平的高低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
    ④提高教育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A . 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12. “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人才,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国家”,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 科教兴国,关键是科技,基础在教育,归根到底靠人才。 B . 教育已是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力量。 C . 发展教育事业比发展科技更重要。 D . 我国历来不重视教育和人才工作。
  • 13.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7年9月21日,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公布。这一举措说明(    )

    ①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②各国之间经济、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③“双一流”建设是当前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心工作

    ④“双一流”建设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这是因为(    )
    A .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B .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C . 发展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 . 中国未来的发展,关键靠保障和改善民生
  • 15. (2018九上·揭西月考) “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摆在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位置。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因为(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③我国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④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6. (2018九上·梅江月考) 2018年4月10日,荣成市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专家论证会在市教育局举行,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以及青岛市、潍坊市等地区的5位专家对我市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进行论证和专业指导。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是因为(    )

    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④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7. (2018九上·博白月考)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究其原因在于(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发展教育事业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教育,基础在人才

    ④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8. (2018九上·杭州月考) 2018年3月1日新华网:湖北省政府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要求各地切实解决义务教育学生的失学辍学问题,确保实现2020年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的目标。这是因为(    )

    ①教育发展水平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是教育寄托的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9. (2018九上·乐陵开学考)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此举(    )

    ①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②能够迅速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

    ③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④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法律保障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20. (2018·武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这是因为(    )
    A .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B .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C . 发展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 . 中国未来的发展,关键靠保障和改善民生
  • 21. (2018·无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为此(    )

    ①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②要努力发展公平全面有质量的教育

    ③必须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④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2. (2018·乌鲁木齐)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下列说法中,与这一古语寓意相符的是

    ①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是人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    )

    ②教育能唤起人的潜力,发展才智,摆脱愚昧,增长才干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23.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究其原因在于(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各国之 间激烈的经济、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

    ③解决了教育问题,我国其他所有问题都能 解决

    ④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家地位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4. 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我国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①教育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5. (2017·白云模拟)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发展教育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

    ③教育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决定因素    ④实现现代化必须把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 26. “太空授课”环节旨在激发广大中小生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习技知识的热情,使中小生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这次普教育活动,将成为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的一大亮点。有人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这是因为教育是(    )

    ①鼓舞中华民族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②发展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③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④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A . ①②④ B . 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③
  • 27. (2018·福建模拟)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这一数据说明(    )

    ①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②我国的教育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③要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④教育是开拓、带动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28. (2018·市中区模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所以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是因为(    )

    ①优先发展教育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

    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③当今世界激烈的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与教育质量的竞争

    ④我国的教育事业十分落后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①④ D . ②④
  • 29. (2017九上·呼和浩特期中) 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④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0. (2017九上·崆峒期末)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下面对教育理解正确的是(    )
    A . 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B . 只要国家办好教育,就一定能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的人才 C . 先把经济搞上去,再来发展教育 D . 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二、材料分析题
  • 31. (2017九上·桑植期末) 2016年湖南省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实现了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与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湖南省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全覆盖正是我国对教育高度重视的体现,请你说说我国为什么要这样做?

  • 32. (2017·信阳模拟) 26年前,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初步阐发了“扶贫先要扶智”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曾专门讲道:“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之后又阐述“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

    2017年2月,教育扶贫蓝皮书暨《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16)》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蓝皮书指出,中国教育扶贫面临着贫困家庭无力使子女接受更多教育、基础教育投入仍不足、学校及师资投入不足、贫困地区教育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等六大问题,农村学生的辍学、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辍学现象严重。对此,国家要不断深入开展教育扶贫,这是一场非赢不可的战斗。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 (1) 为什么说教育扶贫是一场“非赢不可的战斗”?

    2. (2) 怎样才能深入落实好教育扶贫工作?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三个方面即可)

  • 33. 材料: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在我国,教育也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就提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注重素质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九年级某班拟开展一次“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的主题活动周,请你参加本次活动。

    1. (1) 出谋划策:请你为本次活动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2. (2) 各抒己见: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教育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3. (3) 畅谈人生: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就“中学生如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拟一份发言提纲。(提示:只需列出要点,不必展开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