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

黑龙江省虎林市八五八农场学校

更新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363 类型:期末考试
一、书写
二、单选题
  • 2.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怀(jīn)  宽(yòu)   下(huī)   自惭形(suì) B . (ní)   恶(zēng)  轻(qù)    金铁马(gē) C . (zǎn)  案(jī)    塌(dān)   无声息(qiǎo) D . 广(mào)  持(jiá)   泽(zhǎo)  抽丝茧(bō)
  • 3.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凡成功人士必定有超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B . 他的故事我们早有耳闻,所以自我介绍时不用多说,大家就自然不言而喻了。 C . 几千年来“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旧观念,在文化不发达的山区,至今仍是根深蒂固 D . 武大靖2018平昌冬奥会男子500米短道速滑的冠军奖杯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
  • 4.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安顺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 B . 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传统业务收缩,进而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 C . 虽然在网上“晒旅游”是积极向上的,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的心理。 D . 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 5.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老张的儿子考上重点高中,左邻右舍都来祝贺老张说:“恭喜令郎考上理想的学校。” B . 过地铁安检时,工作人员对乘客说:“站住,手提包也得检查,赶紧放上去!” C . 同桌向小王请教问题时,小王说:“好吧,我有些高论正想与你分享。” D . 朋友搬新家,小李有事不能去祝贺,就打电话告诉朋友:“今天我有事走不开,改天一定赏光拜访。”
三、填空题
  • 6. (2017九上·肇源期末)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汉字,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我们应该学好用好它;汉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huī huáng)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dài)。愿你们这些“汉字谜”快快成长,为了光大灿烂的汉字文化,为了让汉字的信息化时代重建功(xūn),快快成长。

四、语言表达
五、名著导读
  • 8. 名著导读。

        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上人,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在桌上,又自歌了一回。

    1. (1) 本选段节选自古典名著《水浒传》,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2. (2) 请结合选段内容,分析宋江的性格特点。

六、默写
  • 9. 古诗文默写填空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④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马说》)

七、综合题
  • 10. 你校正在开展以“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梦娃醒,太阳笑,中国梦,多美妙。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请从中选取一种文明礼仪或传统美德写一句广告语。
    2. (2) (不畏艰难·奔梦)奔走路上,我们需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请从初中课本推荐的名著阅读中选一位励志人物,概述其主要事迹和品格。

      人物:

      主要事迹和品格:

    3. (3) (读书·劳动·圆梦)圆梦需要付出,请围绕“如何圆梦”补写上联。

      上联:

      下联:劳动创造财富实现梦想

八、文言文阅读
  • 1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之者谁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

      ③杂然而前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 (3) 文中极力渲染“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4) 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
九、诗歌鉴赏
  • 12. (2015七上·葫芦岛期中) 诗词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                   

    2. (2) 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首联续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与朋友一来一往之间显示出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B . 颔联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了对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惆怅的心情,含义十分丰富。 C . 颔联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不无惆怅,但也颇为豁达。后来赋予这句话以新的意义: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 D . 尾联点明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姑且借酒浇愁吧。
十、现代文阅读
  • 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3. (3)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4. (4) 第⑤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这样”在文中指代什么?
    5. (5) 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14. 现代文阅读

    捞月亮的母亲

    石兵

        ①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②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③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

        ④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放入井中,嘴里开始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⑤“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着期待。

        ⑥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⑦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⑧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还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随后,母亲又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

        ⑨我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不安与恐惧。

        ⑩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⑪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⑫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⑬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好在狗儿眼不好上不了学,不用担心明天他要早起。”

        ⑭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

        ⑮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⑯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山一般井然有序。

        ⑰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⑱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月亮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

        ⑲或许是怕打扰到我,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⑳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悲凉与温暖、伤痛与希望……

    (有删改)

    1. (1) 本文主要写了与“我”有关的四件事,请从“我”的角度概括出其他三件事。

      ③“我”跟着母子俩去她们家住宿,了解了她们家的情况;

    2. (2) 请简要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 (3) 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4. (4) 小说标题为“捞月亮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捞月亮”的理解。
十一、写作题
  • 15. (2017九上·肇源期末)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平静幸福地生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同学们,你生活在什么当中呢?

    请以“我生活在_______之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选择一个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