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

更新时间:2019-01-22 浏览次数:30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积累
  •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      , 冲倒了      , 挟卷着      , 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 , 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 , 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一泄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 , 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 , 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 , 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1. (1) 下列加下划线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xié)卷     (chǎn)岩 B . (cuī)逼    羞(qiè) C . (yín)唱    惊(hài)   D . (zhú)    (rǎo)乱
    2. (2) 文章中画线字词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催逼    浪漫 B . 羞怯  激电 C . 峻岩前阻  心平气和 D . 心魂惊骇  一泄千里
    3. (3) 文章中画线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悬崖峭壁  滚滚沙石  层沙积土  B . 悬崖峭壁  层沙积土  滚滚沙石 C . 滚滚沙石  悬崖峭壁  层沙积土 D . 层沙积土  悬崖峭壁  滚滚沙石
  • 2.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伟大的科学家霍金与世长辞,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迅速刷爆了朋友圈。 B . 环境保护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是毋庸置疑的。 C . 外卖小哥雷海为勇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真令人叹为观止 D . 港珠澳大桥因综合技术难度首屈一指 , 被称为全球最具挑战的跨海大桥。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关键在于领导的勤政廉洁和管理智慧。 B . 经过持续不断的环保治理、重拳出击,让我们的山变得更青了,水变得更绿了。 C . 精准扶贫不但要给予物质和经济上的帮助,而且要给予方法和技能上的指导。 D . 丁细牙痛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由丁香叶、细辛组成的,因此毒副作用比较小。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幕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逝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援,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拈。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一一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日“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予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曾巩《醒心亭记》节选

    1. (1) 下列加下划线字词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峰路转    回:曲折、回环    B.醉翁之不在酒  意:情趣、意趣

      C.醉且劳矣  或:有的人        D.而之以见其实  名:命名

    2. (2) 下列各项加下划线字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太守而宾客从也  微斯人,吾谁与?

      B.醒能述文者  不物喜,不以己悲

      C.游人而禽鸟乐也  国怀乡

      D.往来而不者  巘多生怪柏

    3. (3) 下列各项加下划线字词与例句中加点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旬:太守归宾客从也

      A.余强饮三大白别    B.渐闻水声潺潺泻出于两峰之间

      C.满目萧然,感极悲者矣    D.然则何时乐耶

    4. (4) 翻译下列句子。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5. (5)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

      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

  • 5.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问题。

    乙卯重五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释】乙卯:指1195年,这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

    1. (1) 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什么习俗?
    2. (2) 请结合全诗内容,概括诗人“笑”的原因。
  • 6. 补写下面句子中空缺部分,并进行理解性默写。
    1. (1) 《岳阳楼记》中最能表现范仲淹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的句子是
    2. (2) 《行路难(其一)》中作者借典故表达渴望一展宏才,有为于当世的愿望的句子是
    3. (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作者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4. (4) 起舞弄清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5) ,湘水无情吊岂知?
    6. (6) 《咸阳城东楼》中常专用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的诗句是:
三、语言运用
四、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担当的力量

        ①和父亲聊到他小时候干农活的经历:农忙时,需要帮父母挑担子,最开始20斤的担子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后来慢慢适应了,30斤、40斤、50斤,只是肩上的茧越来越厚了。他说,自己多挑一点,爹娘少干一点。简短平实的话,却令人回味。当父辈们十几岁时,他们就有了用稚嫩的肩膀替父母扛起家庭重任的担当。那么,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更应该具有担当的力量。

        ②而这种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呢?

        ③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A是什么给了花木兰放弃粟桑织布的生活,选择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勇气?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孝心。B是什么给了鲁迅不惧威胁利诱,像钢刀一样的笔锋刺向敌人心脏的骨气?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使命感。C是什么给了焦裕禄忍受病痛的折磨,为兰考艰苦奋战治理“三害”的坚守?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拳拳报国之志。他们对家庭、民族、国家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迎难而上、百折不屈、公而忘私、积极奉献,以担当的精神挺起整个民族的脊梁。他们这些人,一直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④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教师的担当是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春蚕到死丝方尽;军人的担当是手握钢枪保家卫国,一腔热血沃疆土;党员干部的担当是危难面前那一声“共产党员跟我往前冲”的呐喊,是“四有”书记谷文昌“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是时代楷模燕振昌“克勤克俭,忠诚敬业,勤勉热心,求真务实”的真心。作为一名年轻的学生,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神圣使命,笃行学习报国之志,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⑤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传承。一代代的传承,一代代的弘扬。将会形成激励我们年青一代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担当,是融入中华民族文明血脉中共同的精神信仰,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到“一片丹心图报国”的于谦。这些民族之魂把千钧重担扛在肩上,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力支撑。

    ⑥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担当,就是要传承祖辈父辈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不惧牺牲的精神与品格,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在刻苦学习和勇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以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积极作为,在新时代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

    (选自2018年4月24日《人民曰报》,作者孔子文涵,有改动)

    1.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文章第三段中ABC三个画线句子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3. (3) 文章第五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

    蒋勋

        ①我喜欢诗。美好的生活不能缺少诗。

        ②少年的时候,有诗句陪伴,可以一个人躲起来,在河边、堤上、树林里、小角落里,不理会外面世界轰轰烈烈发生什么事。也可以背包里带一册诗,或者,就是一本手抄笔记,或者就是脑子里背诵记忆的一些诗句,也足够用。可以一路念着,唱着,一个人独自行走天涯海角。

        ③有诗就够了,我年轻的时候常常这么想。行囊里有诗,口中有诗,心里有诗,四处流浪,很加赦,也很寂寞。

        ④相信可以在世界各处流浪,相信可以在任何陌生的地方醒来,大梦醒来,或是大哭醒来,满天星辰,可以和一千年前流浪的诗人—样,醒来时随口念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无论大梦或大哭,仿佛只要还能在诗句里醒来,生命就有了意义。

        ⑤少年时候,有过一些—起谴诗写诗的朋友。现在也还记得名字,也还记得那些青涩的面容,笑得很腼腆。读自己的诗或读别人的诗,都有一点悸动,像是害羞,也像兽狂妄。

        ⑥后来星散各抽.,杳无音信,心里有惆怅唏嘘,不知道f州门渤艮途中,是否还会在大梦或大哭中醒来,是否还会狂放又寂寞地跟自己说:今宵酒醒何处?

        ⑦我习惯走出书房,在生活里听诗的声音。

        ⑧小时候,听街坊邻居闲聊,常常出口就是一句诗:虎死留皮人留名啊。那人是街角捡字纸的阿伯,但常常出口成章,我以为是字纸捡多了也会有诗。邻居们见了面总问一句:吃饭了吗?也让我想到乐府诗里动人的一句叮咛:上言加餐饭。生活里,文学里,‘咖餐饭”都一样重要。

        ⑨有些诗,是因为惩罚才记住的。在惩罚里大声朗读: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朗读是肺腑的声音,无怨无恨,像天山明月,像长风万里,那样辽阔大气,那样澄澈光明。诗句让惩罚也不像惩罚了。

        ⑩小时候顽皮,一伙儿童去偷挖地瓜,被老农民发现,手持长竹竿追出来。他—路追一路骂,口干舌燥,追到家里,告了状。父亲板着脸,要我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惩罚。背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时,我好像忽然读懂了杜甫,在此后的一生里,记得人在生活里的艰难,记得杜甫或老衣民,会为几根茅草或几块地瓜,唇焦口燥地追骂顽童。

        ⑪我们都曾是杜甫诗里欺负老阿伯的“南村群童”,在诗句中长大,知道领悟和反省,懂得敬重一句诗,懂得在诗里尊重生命。

        ⑫有诗,就没有了惩罚。苏轼总是在政治的惩罚里写诗,越惩罚,诗越好。流放途中,诗是他的救赎。

        ⑬家家户户门联上都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那是《诗经》的声音与节奏。

        ⑭在一个春天走到江南,偶遥花神庙,读到门楹上两行长联,真是美丽的句子:风风雨雨,寒寒暖暖,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⑮那—对长联,霎时让我觉得骄傲,是在汉字与汉语的美丽中长大的骄傲,只有汉字汉语可以创作出这样美丽工整的句子。平仄、对仗、格律,仿佛不只是技巧,而是一个民族传下来可以进入“春天”,可以遇见“花神”的通关密语。

        ⑯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

    (选自《文苑》2018年第5期,有删改)

    1. (1) 文章第七段说“我习惯走出书房,在生活里听诗的声音”,下文写了“我”在哪几种生活情境中“听诗的声音”?请简要概括。
    2. (2) 请揣摩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生活里,文学里,“加餐饭”都一样重要。(“加餐饭”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②那一对长联,霎时让我觉得骄傲,是在汉字与汉语的美丽中长大的骄傲。只有汉字汉语可以创作出这样美丽工整的句子。(请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 (3) 第十二段中“有诗,就没有了惩罚”有何含义?
    4. (4) “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这是作者读诗的深切体验。在你心中,什么是美的钥匙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简述。
五、写作
  • 11. 阅读名言,按要求作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鲁迅

        行路多者见识多。——托·富勒

        请根据读后的联想和感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