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 金...

更新时间:2018-11-28 浏览次数:54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18·淄博)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镁条和稀盐酸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现象和结论错误的是 (   )

    A . 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且试管外壁有热感 B . 反应过程中气球彭胀,冷却至室温气球恢复原状 C . 将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可能会听到爆鸣声 D . 将药品换成生石灰和水,观察到气球膨胀。
  • 2. (2018·黄石)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 . 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 .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D . 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 3. (2018·铁岭) 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
    A . 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 B . 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 C . 将Fe分别加入CuSO4、AgNO3溶液中 D . 将Fe、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
  • 4. (2018·铁岭) 下列盐可由金属和盐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 . CuCl2    B . AlCl3    C . FeCl3    D . AgCl
  • 5. (2018·陇南) 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安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锈迹斑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 B . 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 C . 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単质的形式存在 D . 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6.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空气和氧气反应,现象如下表所示:

    空气

    剧烈燃烧

    变黑

    变黑

    氧气

    更剧烈燃烧

    变黑

    剧烈燃烧

    据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甲>丙>乙 B . 甲>乙>丙 C . 乙>丙>甲 D . 丙>乙>甲
  • 7. (2018·盐城) 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由Mg、Zn、Fe、Al、Ag等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0.2gH2和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样品中定只含有Mg B . 样品中一定不含有Ag,可能含有Fe C . 无色溶于中溶质总质量量为12g D .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 8. (2018·自贡) 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B . 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 . 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 . 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 9. (2018·盐城) 分别把X、Y、Z三种金属加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无现象。Y加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X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 Y>X>Z B . X>Y>Z C . X>Z>Y D . Z>Y>X
  • 10. (2018·襄阳) 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 . 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 . 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 D . 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
  • 11. (2018·安徽) 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为(   )

    A.化学反应分类

    B. 物质分类

    C.地壳中元素含量型

    D.金属的化学性质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2018·贺州) 将一定量的锌粒投入到含溶质为Al(NO3)3、Cu(NO3)2、AgNO3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一定有Ag、Cu B . 滤渣中可能有Ag、Cu、Al C . 滤液中一定没有Cu(NO3)2、AgNO3 D . 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 13. (2018·枣庄) 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 , 一定没有Ag+ B . 滤液中一定含有Zn2+ , 一定没有Fe2+和Ag+ C .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 D .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
二、填空题
  • 14. 根据图示化合物与单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回答:

    若乙的溶液是浅绿色,Y是红色固体,则X是

  • 15. (2018·吉林) 用铝丝、洁净的铜丝、稀盐酸、AgNO3溶液,验证Al、Cu Ag的活动性顺序。
    1. (1) 把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出Al和Cu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H)>;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铝丝使用前需用砂纸打磨的原因是
    2. (2)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1)中实验外,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
  • 16. (2018·邓州模拟) 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质量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点时溶液中有哪些溶质?
    2. (2) b~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充分反应后发现得到固体质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 17. (2018·河西模拟)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 (1) 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 __________(填序号)。
      A . 金刚石     B . 不锈钢       C . 生铁
    2. (2)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 同时接触。
    3. (3) 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
    4. (4) X、Y、Z 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2=Z+YCl2; X+ZCl2=Z+XCl2;Y+2HCl=YCl2+H2↑ ;X+HCl 不反应。则 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_______
      A . Z>Y>X         B . X>Y>Z         C . Y>X>Z         D . Y>Z>X
    5. (5) 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6. (6)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氧化铜粉末投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 M 和滤渣 N,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填序号)。
      A . 向滤渣 N 中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 . 滤液 M 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可能含有硫酸和硫酸铜 C . 当滤液 M 中含有硫酸铜时,滤渣 N 中一定没有氧化铜 D . 在滤液 M 中放入一块刚打磨过的锌片,一定有置换反应发生
三、实验探究题
  • 18. (2018·平谷模拟)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1. (1) 【进行实验】

      把打磨后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得出结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请写出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方程式

    2. (2) 【提出问题】

      小组同学验证本实验时出现了异常现象:有的试管中铁丝表面没有红色固体出现,反而出现了黑色固体。为了探究此现象,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

      观察时间(分钟)

      3

      3

      3

      生成固体颜色

      黑色

      红色

      红色

      【解释与结论】

      a.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铁丝表面有黑色固体产生,与温度有关的实验序号是

      b.通过上述实验除了能得出铁丝表面有黑色固体产生与温度有关,还能得出与有关。

    3. (3) 【反思与评价】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针对此异常现象,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

四、推断题
  • 19. (2017·沭阳模拟) A~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只略去反应①的部分产物).其中B是紫红色金属,D、F为黑色固体,H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

    请回答:

    1. (1) 若A在常温下为液体,则A的化学式为,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B位于铁的(填“前面”或“后面”)。
    3. (3) G的化学式为,它不具有的性质有(填字母)。

      A.酸性   B.还原性  C.毒性   D.助燃性

五、计算题
  • 20. (2018九上·定州期末) 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用来制造电器零件及日用品。小华利用一瓶稀盐酸和相关的仪器,测定黄铜样品的组成(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将30mL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10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连续加入盐酸的体积/mL

    10

    10

    1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8

    0.08

    0.04

    1. (1) 从上表数据分析,小华用10 g合金粉末总共收集到氢气g。
    2. (2) 求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 21. (2017·通州模拟) 为研究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0g样品中铜的质量是多少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