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2018---2019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世界...

更新时间:2018-11-28 浏览次数:31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8九上·茂名期中) 《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这些规定说明(    )
    A . 法典注重调解民事纠纷 B . 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C . 法典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 D . 法典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
  • 2. (2018九上·茂名期中) 如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是伊斯兰教 B . 它的经典是《圣经》 C . 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晚的宗教 D . 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 3. (2018九上·安达期中) 由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最主要的特点是(    )
    A . 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 B . 每个领主都可以管辖所有比他地位低下的附庸 C . 每个领主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和附庸的附庸 D . 所有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他的封主服兵役
  • 4. 12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的一些地区开始出现了“市政官”。1200年前后的几年中,马赛等地一度建立起意大利式的小型城市“共和国”。这些新事物动摇了旧的封建结构,还奠定了新的制度形式——市政体制。以上材料反映了西欧城市的哪一现象(    )
    A . 城市自治 B . 殖民扩张 C . 君权神授 D . 三角贸易
  • 5. (2018九上·龙湖月考) 在西欧封建社会,教权和王权错综交织。下列有关法兰克王国教权和王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 B . 在克洛维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基督教 C . 查理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 D . 教皇为克洛维加冕,称克洛维为“罗马人的皇帝”
  • 6. (2017九上·临沂月考) 恩格斯曾经说过:“人能够用他的手把第一块岩石做成石刀终于完成了从猿到 人转变的决定性一步。”这句话告诉人们人类诞生的标志是(  )
    A . 用岩石作石刀 B . 使用工具 C . 制造工具 D . 用岩石作工具
  • 7. (2018九上·龙湖月考) 某校九年级开展“古希腊——西方文明之源”主题探究活动。下列与此主题有关的资料是(    )

    ①伯里克利改革

    ②雕塑《掷铁饼者》的图片

    ③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④儒略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8. (2018九上·龙湖月考) 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一些城市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西欧民间广泛流传,为市民称颂。这反映出当时(    )
    A . 市民浮躁、落后的社会心态 B .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 . 市民文化和观念日益消极 D . 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 9. (2018九上·龙湖月考) 有专家在研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时说:“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下列对此叙述的理解,有误的是(    )
    A . 大学的形成,促成了城市自治 B . 大学的形成,刺激了城市的贸易 C . 大学的形成,促使城市更加繁荣 D . 大学的形成,使城市的影响力扩大
  • 10. (2018九上·龙湖月考)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    )

    ①言论自由特权     ②免赋税特权     ③司法特权        ④教育自主权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2018九上·茂名期中) 查理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强盛一时,版图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王国。后来分裂成为哪些国家的雏形(    )

    ①德意志    ②意大利    ③法兰西    ④西班牙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2. (2017九上·彭水月考) 人类起源有多种说法,你认为科学的说法是(  )
    A . 西方神话 B . 古猿进化 C . 东方传说 D . 晚期智人转化
  • 13. (2018九上·龙湖月考) 公元前427年,希腊小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    )
    A . 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B . 公民大会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 C . 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D . 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
  • 14. (2018九上·茂名期中)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爱德华的学习笔记中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
    A . 9世纪开始出现,后来遍布欧洲各地 B . 庄园可耕地的1/3到1/2属于“直领地” C . 佃户通过为领主劳动取得“份地”生活 D . 领主可以将自己庄园的佃农进行买卖
  • 15. (2018九上·茂名期中) 由于城市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而被领主控制,为此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的斗争来争取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是(    )
    A . 武力斗争  杀死领主 B . 金钱赎买  武力斗争 C . 政治谈判  金钱赎买 D . 国王支持  武力斗争
  • 16. (2018九上·茂名期中)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成文法诞生。其主要标志是罗马共和国制定了(    )
    A . 《十二铜表法》 B . 《万民法》 C . 《民法大全》 D . 《权利法案》
  • 17. (2018九上·高要月考) 下列对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峰时期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文化发达 B . 经济繁荣 C . 全体公民有权参政 D . 教育兴盛
  • 18. (2018九上·高要月考) 公元前149年,罗马军队纵火烧毁迦太基城,迦太基城几乎被夷为平地,其属地被划为罗马的“阿非利加省”。这是罗马对迦太基的第三次战争,这场战争就是(    )
    A . 希波战争 B . 布匿战争 C . 亚历山大东征 D . 蒙古西征
  • 19. (2018九上·龙湖月考) 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 . 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 . 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 . 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 . 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 20. (2018九上·龙湖月考)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两大古代文明,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古罗马在法学方面的伟大之处是(    )

    ①《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被贵族曲解和滥用

    ②《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③“儒略历”成为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罗马帝国的法学家们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形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21. (2018九上·茂名期中) 屋大维已经是终身执政官和最高统帅了,公元前27年,元老院又授予他“奥古斯都”及“元首”的称号。从此,元首和执政官合二为一。该材料反映出屋大维建立了(    )
    A . 波斯帝国 B . 亚历山大帝国 C . 罗马帝国 D . 阿拉伯帝国
  • 22. 小明学完了“人类的形成”这一主题内容后对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作了一些记录,请你指出他的记录中不恰当的一项(    )
    A . 人类社会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B . 父系氏族是人类最早出现的社会组织 C . 晚期智人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类 D . 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
  • 23. (2018九上·龙湖月考)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该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是指(    )
    A . 《汉谟拉比法典》 B . 《荷马史诗》 C . 《天方夜谭》 D . 《十二铜表法》
  • 24. (2018九上·茂名期中)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为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在此,他强调的是被称为民主政治的( )
    A . 原因 B . 过程 C . 方法 D . 程序
  • 25. 促使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  )

    A . 婚姻关系的变化 B . 男子在氏族中的地位提高 C .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 . 妇女在氏族中的地位的变化
二、材料分析题
  • 26. (2018九上·茂名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 (1) 材料一反映了欧洲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
    2. (2) 材料一图示中依次封赐的是什么?上下级之间分别被称为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观念?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西欧形成的这种制度有何特点。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某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主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材料二: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材料三:国家一切权利属于全体公民,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凡内政、外交、战争、和平、国家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一切大事,皆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各机关的一切官员均由选举产生。

    1. (1) 材料一中的“某法典”是古代哪一国家的法典?这部法典是什么?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这部法典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怎样?
    2. (2) 材料二中所说的“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具体指什么制度?这种等级制度把全国居民分成了哪几等?
    3. (3) 材料三所反映的是什么国家的制度?这一制度中参政人有哪些?
  • 28. (2018九上·安达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材料三: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四:

    材料五: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六:2015年11月,东北华北黄淮等地共出现三次雾霾天气过程:6-8日东北地区出现雾霾过程,PM2.5达到严重污染;12-14日和28-30日,华北.黄淮等地出现两次雾霾天气过程,PM2.5均达到严重污染,其中29日下午北京城区平均浓度超过500微克/立方米,南部超过700微克/立方米。

    ——摘自新华网

    1. (1) 结合材料一,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指的是哪一位人物?请再列出另外一位该时代的巨人。这些巨人的作品都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
    3. (3) 写出材料三“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中A,B,C三条航线的开辟者。新航路的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4) 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5. (5) 材料四所示的是什么事件后英国的景象?从利、弊两个方面说明这一事件的影响。
    6. (6) 从材料五,六中分析:科技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什么问题?
    7. (7) 根据上述的材料和问题分析: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双重影响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