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第21课马...

更新时间:2018-11-19 浏览次数:42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18·新疆)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主义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诞生的标志是(    )
    A . 《人民宪章》的发表 B . 巴黎公社 C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 十月革命
  • 2. (2018·淮安) 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对人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 巴黎公社的成立 C . 十月革命的胜利 D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3. (2018·广安)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下列关于马克思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 B . 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C .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 D . 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最先在意大利掀起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
  • 4. (2018·广安)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 . 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C . 苏联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D .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一种已经僵化的模式的失败
  • 5. (2018·淄博) 2018年5月,中国理论界举行多种活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在纪念活动中,必然提到的一部著作是(    )
    A . 《人民宪章》 B . 《共产党宣言》 C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 《国际歌》
  • 6. (2018·枣庄)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那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 巴黎公社的成立 C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 十月革命的胜利
  • 7. (2018·烟台) 它发表于170年前,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这里的“它”是(    )
    A . 《权利法案》 B . 《人权宣言》 C . 《共产党宣言》 D . 《人民宪章》
  • 8. (2018·莱芜)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包括(    )
    A . 帝国主义理论 B . 马克思主义哲学 C . 政治经济学 D . 科学社会主义
  • 9. (2018·滨州)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认识正确的有(    )

    ①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

    ②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科学依据

    ③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④为如何改善资本主义提供了依据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④
  • 10. (2018·呼伦贝尔) 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数字处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

    A . 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B . 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C . 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 D . 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二、材料分析题
  • 11. (2016九上·巴州期末)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回答问题:

    1. (1) 上述材料出自哪个历史文献?由谁起草?何时发表?

    2. (2) 材料中的“统治阶级”主要是指什么?

    3. (3) 该历史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

  • 12. (2018·玉林)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35年,马克思在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大学毕业后,马克思颠沛流离,时常面临饥饿的威胁,但他初心不改,始终坚持忘我工作,终于在1848年和恩格斯发表了一部震撼世界的著作。该著作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

    在该著作发表71年后的1919年冬,陈望道开始翻译这本著作,并得到陈独秀等人的大力支持,第一部中译本终于在1920年8月出版。该书初版1000册,很快售罄,到1926年5月,已经重印了17版。之后,该著作的各种版本很快在上海、广州、四川等地传播,影响力不断提升。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反复研读过该著作,并深受影响。1921年,拥有50多位共产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

    170年来,该著作传播到世界各国,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上千种版木,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社会政治和人文社会科学著作。

    ——据麦克莱伦、陈红娟、苗体君、董彦、李安顺等人有关论著

    1. (1) 材料中多次提到的“著作”指什么?该著作的发表标志着哪一重大理论的诞生?
    2. (2) 根据材料,指出是什么理想信念促使马克思完成了这部伟大的著作?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该著作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4. (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该著作为何具有如此持久的生命力?
  • 13. (2018·南通)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请回答:
    1. (1) 一百年前,李大钊在哪一思想解放运动中率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将中国革命推进了什么新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请结合井冈山斗争和中共领导全民族抗战的史实简要陈述。
    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多次举办纪念马克思的活动,马克思主义日益大众化。请紧扣下列两枚纪念邮票发行时的国内时代主题,各撰写一则宣传标语。展望未来,请你就进一步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