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天津市宝坻、宁河、蓟州、静海、武清五区...

更新时间:2017-03-21 浏览次数:4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b>单项选择题</b>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玻璃摔碎 B . 纸张燃烧 C . 冰雪融化 D . 酒精挥发
  • 2. 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
    A . 单质 B . 分子 C . 原子 D . 元素
  • 3.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 . Ca(OH)2 B . H2O2 C . KClO3 D . O2
  • 4. 多数金属与其组分金属相比较,具有的性质是(   )
    A . 熔点低,硬度大 B . 密度大 C . 机械强度差 D . 熔点高,硬度小
  • 5. 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 的是(   )
    A .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 .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C . 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D . 贵重设备失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 6. (2015九上·庆阳期中) 溴酸钠(NaBrO3)是某种冷烫精的主要成分,对头皮有刺激作用,使用不当会引起皮炎.溴酸钠中溴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5      B . +4      C . +3 D . ﹣1
  • 7.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地运动 B .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 氢气可燃,二氧化碳不可燃﹣﹣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D .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8.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闻气味   B .  读取液体体积   C .       倾倒液体   D .   点燃酒精灯
  • 9. 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一定是(   )
    A . 分子 B . 阳离子 C . 阴离子 D . 原子
  • 10. 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B . 书写档案资料最好使用碳素墨水笔 C . 石墨可制铅笔芯,金刚石可用于在玻璃 D . 金刚石、石墨和C60三种碳单质不都是由碳原子构成
二、<b>不定项选择题</b>
  • 11. 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 B .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C . 用适量稀盐酸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 D . 用适量的铁粉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锌
  • 12. 结合生活常识与所学化学知识,分析括号中常见物质的区别方法,错误的是(   )
    A . 面粉与蔗糖(加水,振荡) B . 硫酸铜溶液与硝酸银溶液(观察颜色) C . 蒸馏水与食盐水(过滤) D . 白酒与食醋(闻气味)
  • 13. 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以防腐 B . 制糖工业中常常利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 C . 煤炉里炭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碳在充分燃烧 D . 点燃的香烟产生一氧化碳对人体有害
  • 14. 下列关于铝等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 . 金属一般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 . 铝在空气中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D . 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途径是禁止开采金属矿物质
  • 15. 在密闭容器中,将一定质量的碳放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实验数据如下表,其中,实验数据无误的是(   )

    序号

    氧气质量/g

    8

    16

    24

    碳质量/g

    3

    12

    6

    生成CO2质量/g

    11

    22

    22

    A . B . C . D . ①②③
三、<b>填空题</b>
  • 16. 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从①氦气 ②氮气 ③氧气 ④甲烷 ⑤二氧化碳 ⑥氢气等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 (1) 蜡烛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2. (2) 燃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理想燃料是
    3. (3)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4. (4)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物质主要是
    5. (5) 由化石燃料燃烧引起“温室效应”增强的气体主要是
    6. (6) 可充入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
  • 17.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存在“构成”或“组成”关系.
    1. (1) 在水、汞、过氧化氢和氯化钠四种物质中,汞由构成,氯化钠由构成,过氧化氢由组成;保持水分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各空要填写具体名称).
    2. (2) 蔗糖是贮藏在某些植物(如蔗糖、甜菜等)中的糖,其化学式为C12H22O11 , 它由种元素组成,每个蔗糖分子由个原子构成.
    3. (3) 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A原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填字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D中,数值X=

  • 18.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 (1) 前些年输水管多用铸铁材质,目前多用塑料管,输送热水一般用铜管.下列管材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铸铁管            B.铜管            C.塑料管

    2. (2) 铁生锈是铁与反应.
    3. (3) 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可以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对剩余固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银    B.肯定有铜     C.肯定是铁和银     D.可能有铁.

四、<b>简答题</b>
  • 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 硫在氧气中燃烧
    2. (2) 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3. (3) 水通电分解
    4. (4) 实验室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
  • 20. 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 (1)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将水面以上的容积分五等份,并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将燃烧匙内足量的点燃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2. (2) 待燃烧匙中可燃物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3. (3) 加热煮沸含有可溶性杂质的天然水,在盛水的器具内壁上会有水垢生成,则这种煮沸前的水是(填“软水”或“硬水”).
    4. (4) 下列对有关水资源认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水体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 B . 节约用水水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C .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D . 天津属极度缺水的地区,可以考虑通过海水淡化来解决用水问题.
  • 21. 学习和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
    1. (1) 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可观察到发出色火焰.
    2. (2) 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后,可以观察到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等现象.
    3. (3)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一瓶纯净的气体中,木条复燃,这瓶气体是
    4. (4) 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紫色溶液,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五、<b>实验题</b>
  • 22.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实验装置如图.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 (1) 图中注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b
    2. (2) 利用A装置给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择制取并收集的装置为(填字母).利用该装置还可以制取氧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3. 某校化学学习兴趣小组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水的净化.

    1. (1) 高实验操作时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其作用是,要将其轻轻斜靠在层滤纸的一边.
    2. (2) 实验室有多种净水的操作方法:如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其中方法净化程度最好.
  • 24. 已知A、B均为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F六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C
    2. (2) 写一种由B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名称
    3. (3)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六、<b>计算题</b>
  • 25. 氮化硅(Si3N4)是耐高温新型陶瓷,计算:
    1. (1) 氮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2) 氮化硅中Si、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 (3) 氮化硅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 (4) 140g氮化硅中含硅元素的质量为 g.
  • 26. (2015九上·云南期中) 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 (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4H2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2. (2) 请计算9.6kg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