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阳江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18-11-19 浏览次数:396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单选题</b>
  • 1.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也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列关于人的身份与社会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在不同的生活关系中,我们的身份是相同的

    ④人的身份是通过在社会中的贡献确定的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2. 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业缘关系的是(    )

    ①浩然和他的爷爷奶奶

    ②子谦和他的同学

    ③佳怡和她的邻居晓晓

    ④张明和他的同事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3.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以下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

    ①每晚七点,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②某班同学在江边的公园里进行“手植一棵树”活动

    ③部分同学随手将喝完的饮料瓶丢弃在学校门口

    ④人们在十字路口等绿灯亮起后再一起走过斑马线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4. 作为子女,我们要孝敬父母;作为学生,我们遵守纪律,完成学业;作为朋友,忠诚、互助、互谅,我们义不容辞。这说明(    )
    A . 个人离不开社会 B . 青少年应养成亲社会行为 C .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D .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
  • 5. 荣登2018年4月“江苏好人榜”的宿迁好人陈金梅,是一名环卫工,近30年来,她先后磨坏了400多双鞋,走过的路能够丈量地球5圈半。她负责的路面通常都是游客出入最频繁、居住小区最密集、商业广场最多的路段,而她总是能将包干区变为免检“产品”。她把普通的环卫工作做到了极致。陈金梅的行为告诉我们(    )

    ①从小事做起,也能对社会有大贡献

    ②做自己不感兴趣却有长远意义的事

    ③过有意义生活应对他人、社会有所贡献

    ④要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6. 以下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 . 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B . 主动帮助社区里的孤寡老人 C . 在旅游景区文物上刻字留名 D . 主动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 7. 小明所在学校组织了学农活动,在一周的学农活动中,小明了解了我们平时所吃的粮食是如何加工而来的,了解了我们吃的菜是如何上餐桌的。小明认识到了没有这些农业,我们的生活一天都难以维持。下列选项与小明的认识相符合的(    )

    ①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都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从社会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③组织学农活动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学习

    ④组织学农活动能让学生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8. 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是(    )
    A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9. 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我们就应该(    )

    ①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等途径了解国内外大事,感受蓬勃发展的社会生活

    ②关心国家的建设事业,关心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③关心身边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④积极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献计献策,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0. 星期五下午,学校课外活动辅导员组织学生参观了城区污水处理厂。同学们在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秩序地参观了中心控制室、沉淀池、提升泵房、脱水装置等一系列污水处理设施,同时认真听取了工作人员讲解的一些污水处理的知识、方法和原理。最后同学们看着污水变成了清清的流水,由衷地发出感叹。你认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    )

    ①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②浪费学生宝贵学习时间

    ③增强学生亲近社会的情感

    ④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1. 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这段材料说明了(    )
    A . 人人都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B .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C .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D . 人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12. 当今社会网络聊天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新时尚。有的人通过网络聊天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友谊;但也有不少人在网上制造和传播谣言,泄露他人隐私。因此,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    )
    A . 提供个人虚假信息,避免信息泄露 B . 对长期交往的网友告知其全部真实信息 C . 不必关注网络信息是否真实有益 D . 提高网络媒介素养,遵守道德和法律
  • 13.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

    ①网络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②网络中的不良信息给我们带来了“精神鸦片”

    ③对于我们来说,上网就意味着形成网瘾

    ④理性使用网络,可以成为网络的主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4. 漫画告诉我们(    )

    A . 迷路不要紧,只要记住自己的网址就行 B . 青少年应拒绝上网 C . 有困难找警察 D . 青少年不能沉迷于网络之中
  • 15. 近年来,网民通过“政府直通车”“网络政府”等,热论国是,举报违法排污等危害社会的行为。这表明(    )

    ①网络有利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政府应完全采纳网民提出的意见与建议

    ③网络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④网络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重要的作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引领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但是,互联网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下列属于合理利用网络的做法是(    )
    A . 利用网络看新闻、查找学习资料 B . 在网络上传播谣言 C . 利用网络搜索并抄袭作业答案 D . 在网络上不加分辨地任意结交朋友
  • 17. 如今,各级政府门户网站都相继开设了“联系我们”“网上监督”“网上投诉”“市长信箱”等栏目。这些栏目的设置与开通(    )

    ①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②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加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③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

    ④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8. 浩宇经常利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料。有一次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个陌生网页的界面,他怀着好奇心,打开网页,屏幕上显示的低俗内容让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下列对浩宇的建议不正确的是(    )
    A . 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B . 要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C . 要注意浏览与学习有关的信息 D .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但只要不沉迷于其中即可
  • 19. 微信本身只是一个交流平台,但是在微信上传播的一些信息良莠不齐,造谣传谣、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更是时有发生。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远离微信,避免遭到网络诈骗

    ②对微信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③遵守网络规则和法律

    ④辨识微信信息内容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20. 列车奔驰要受到轨道的约束,飞机飞行要受到航线的约束,体育竞技要受到规则的约束,这说明(    )
    A . 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B . 规则影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C . 规则不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D . 我们中学生要勇于冲破种种束缚
  • 21. 在乘车时,我们经常见司机和售票员对将要上车的乘客说:“快上!快上!这儿不许停车,让交警看到又要罚款了。”对于司机和售票员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关爱乘客的行为,应该倡导 B . 是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应该予以处罚 C . 是方便乘客的行为,应该提倡 D . 是犯罪行为,应该追究刑事责任
  • 22. (2018·泰州) 生活中我们时常发现:当十字路口红灯亮时,有的家长骑着电动车载着孩子飞速过马路,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心存侥幸,一失万无

    ②遵守交规,人人有责

    ③监护不力,行为失职

    ④积极进取,争分夺秒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3. 关于自律和他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个人的行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规则支配,而且是被动或被迫接受的,这就是他律

    ②从他律逐步转变为自律,表明我们正在走向成熟

    ③自律的关键是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④缺乏自律的人,可依靠外力来管束自己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24.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由此表明(    )
    A . 自律就是被动地接受 B . 他律的重要性 C . 不严格要求自己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D . 自律的重要性
  • 25. 余荏是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人,他常常不经同意就拿别人的东西,到食堂吃饭也不排队,课堂上小动作不断。他的做法(    )

    ①是不遵守规则的表现,必然受到舆论谴责

    ②不必太计较,只要不违法就可以

    ③是不文明、不尊重他人、不道德的行为

    ④没有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6.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任意行事的权利。”下列对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B .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 .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 D . 自由要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
  • 27. 作为社会成员,我们维护社会规则,就要(    )

    ①树立以“自觉遵守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

    ②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

    ③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④只监督他人遵守规则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28. 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在收获朋友们点赞的同时,也泄露了个人的许多信息,省地各级公安部门多次发布信息提醒:个人信息需谨慎发布。对此,我们应该(    )

    ①为了保护隐私而拒绝上网

    ②要正确认识网络是把双刃剑,汲取有益信息

    ③增强法律意识和隐私意识

    ④依法律已,尊重他人隐私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二、<b >简答题</b>
  • 29. 走路、吃饭、坐公交、甚至是骑车时……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空闲时间,他们总是拿着手机看。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人,长时间保持低头状,手指轻点触屏,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这些人不知不觉之间就成为了“低头族”中的一员了。网络在为“低头族”带来了方便与实惠的同时,却不知不觉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你的个人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恼人的骚扰、诈骗。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材料中你可以感受到网络中存在的哪些消极影响?
    2. (2) 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做理性的网络参与者,你有哪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 30.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重庆南坪广场献血点,你总能看到这样一个忙碌的大爷身影。他就是“感动重庆”人物——张金德。1977年,张金德在四川省达州市南江县当知青时为工友献血400毫升而使工友获救,从那时起,张金德开启了他的无偿献血,坚持了数十年。至今,在重庆没人能打破张金德创造的纪录,他已经先后献血200多次,共计80多千克血。退休后,张金德因为年龄限制不能再献血,2007年他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在南坪广场献血点负责资料填写和招募志愿者,一干就是10年。感动之余,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1. (1) 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2. (2) 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 (至少写出两例)
    3. (3) 作为中学生,我们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
  • 31. 一则“孩子偷用母亲手机打赏网红25万元”的新闻,再一次让“网红”(网络红人)现象成为公众关注和热议的话题。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益丰富的网络应用成为许多未成年人休闲娱乐、交流学习的重要手段。而互联网上出现的一些为了出名不惜炒作、快速消费自己的所谓“网红”,在引发社会争议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年轻人的价值取向。
    1. (1) 这则新闻对我们合理利用网络有哪些启示?
    2. (2) 某校决定开展一系列活动,帮助青少年理性看待“网红”现象,请你列举几种活动形式。
三、<b >辨析题</b>
  • 32. 材料: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原则,说是除了家人、恋人和挚友亲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恰好是一米,超过这个安全距离,人们的心理就会觉得相对紧张,感觉到个人安全和隐私受到了侵犯,这就是国际上所通用的“一米线”规定。遵循“一米线”规则,既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必然,更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