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8-12-07 浏览次数:580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积累与运用</b>
  • 1. 下列各组中划线字的音、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 那(chà)     红(fēi)     狼(jí)       深痛疾(wù) B . 唐(tuì)     踌(chú)     鲜(yú)       殚精虑(jié) C . 使(chāi)    悲(mǐn)     匙(yuè)      重叠嶂(lán) D . 临(bīn)     轩(xiè)     残(yuán)     摩肩接(zhǒnɡ)
  • 2.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 , 不能盲目跟风。 B . 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 , 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C . 韩国“岁月号”客轮拥有防破坏设计,但这样的设计并非天衣无缝 , 一旦有水漫入某些隔间,船体也会迅速下沉。 D . 这栋建筑门窗的设计简洁却别具匠心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B . 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十堰的蓝天成了常态。 C . 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 D . 为积极响应我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市五创办、市环保局联合举行了以“践行文明之约,共享生态之美”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
  • 4. 依次填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倚立窗前,________,观美景;夜眠围屋,________,做美梦;端坐书房,________,悟人生。

    ①吟诗填词写文章    ②看山看树看天蓝    ③听风听雨听叶落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① C . ③①② D . ②①③
  • 5. 下面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藤野先生》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B . 朱自清是江苏扬州籍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等。 C .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稻草人》等。 D . 茅以昇是现代著名的桥梁学家、教育家,江苏镇江人,著有学术著作《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 6. 诗词默写。                                      
    1. (1) 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2. (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3) 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
    4. (4) 我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有一句诗与其意相似,这句诗是:
    5. (5) 《赤壁》中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
  • 7. 仿照画线句子,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

    钻石再大,若永埋地底也只是等同于砖石;黄金再多,若久藏土中也只是等同于黄土地……世上许许多多东西,若永远不为人所用,原来珍贵的也会变得一文不值。

  • 8. 八(2)班开展“亲近大自然”的活动,请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螳螂在做出这种令谁都惊奇的姿势之后,一动不动,眼睛瞄准它的敌人,死死盯住它的俘虏,准备随时上阵,迎接激烈的战斗。哪怕那只蝗虫轻轻地、稍微移动一点位置,螳螂都会马上转动一下它的头,目光始终不离开蝗虫。螳螂这种死死的盯人战术,其目的是很明显的,主要就是利用对方的惧怕心理,再继续把更大的惊恐纳入这个不久以后就将成为牺牲者的对手心灵深处,造成“火上加油”的效果,给对手施加更重的压力。螳螂希望在战斗未打响之前,就能让面前的敌人因恐惧心理而陷于不利地位,达到使其不战自败的目的。因此,螳螂现在需要虚张声势一番,假装什么凶猛的怪物的架势,利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进行周旋。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

    1. (1) 上面的文段选自《》,被誉为“”,作者是国的
    2. (2) 用简洁的话概括上面文段。
    3. (3) 自然界中,昆虫也具有人类一样的智慧,你能列举1个出来吗?
    4. (4) 结合文段内容,请为这次活动写一条标语。
二、<b >阅读理解</b>
  • 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②平仲:银杏的别称。③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1. (1) “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
    2. (2)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3. (3)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 10.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龙城飞将

    司马迁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 , 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注释】①卫尉:一种官职。汉武帝即位后,将李广由上郡太守调为未央卫尉,后来又任命他为将军。②佯(yánɡ)死:假装死。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单于闻广贤

      ②睨其旁有一胡儿骑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3. (3) 从选文可以看出,李广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笑,不苦口的良药

    梁姗姗

        ①医学研究证明,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恒定不变的。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②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曾经对心脏病患者做了一次测试。研究人员首先找来20名心脏病患者,观看半小时分别取自喜剧和悲剧的两部影片片段,两次观看的间隔时间在8个小时。然后,通过超声波测量患者肱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20人中有14人在看过令人痛苦的电影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但在观看电影中的搞笑片段后,有19人血流加速。最后,对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测试表明,患者观看悲剧电影时对心脏血流速度产生的影响,类似于做心算的影响;而观看喜剧电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有氧运动。

        ③人生来就会笑,但很少有人知道,人持续大笑100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10分钟船的运动效果。只要发笑,嘴角和颧骨部位的肌肉便跟着运动,将嘴和两眼向上提拉。这种面部按摩,可以阻止面部线条下坠。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不仅具有减少皱纹的功效,还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式。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

        ④不仅如此,笑还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笑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呼吸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一张一弛之间,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⑤生活需要笑声,的确,每一个人都需要放缓脚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凝神谛听大自然的天籁,让绷紧的脸庞舒缓,皱紧的眉宇打开,让微笑在脸上绽放,才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引人发笑或是接受别人开的玩笑,这意味着你掌握了社会密码,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争端,使别人接受你的想法,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通过微笑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

        ⑥笑虽然不用花钱买,不必向人借,却需要“投入”。常和爱笑的人相处,置身其中立马受到感染;注意搜集整理引人发笑的笑话、幽默等资料,品味其间自是忍俊不禁;只要有时间,尽可能去欣赏喜剧、相声之类让人发笑的艺术,使自己多笑几声。

        ⑦朋友,今天你微笑了吗?

    (摘选自《大众科学》,有删改)

    【注释】①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也泛指胳膊。②颧(quán):眼睛下边两腮上面突出的骨头。

    1. (1) 请概括第②段对心脏病患者的测试过程,并指出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2. (2) 第③段画线句除列数据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具体说说它的作用。
    3. (3) 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

    4. (4) 为什么说“笑”是“不苦口的良药”?请结合全文说说理由。
  •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支老钢笔

    梁晓声

        它是黑色的,笔身粗大,外观笨拙。全裸的笔尖,旋拧的笔帽。胶皮笔囊内没有夹管,吸墨水时,捏一下,鼓起缓慢。墨水吸得太足,写字常常“呕吐”,弄脏纸和手。

        它是我使用的第一支钢笔,母亲给我买的。那一年,我升入小学五年级。学校规定,每星期有两堂钢笔字课。有些作业要求学生必须用钢笔完成。全班每一个同学都有了一支崭新的钢笔,有的同学甚至有两支。我却没有钢笔可用,连支旧的也没有。我只有蘸水钢笔。每次完成钢笔作业,右手总被墨水染蓝,染蓝了的手又将作业本弄脏。我常因此而感到委屈,做梦都想得到一支崭新的钢笔。

        一天,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非逼着母亲立刻给我买一只吸水笔不可。

        母亲对我说:“孩子,妈妈不是答应过你,等你爸爸寄回钱来,一定给你买支吸水钢笔吗?”

        我不停地哭闹,喊叫:“不,不,我今天就要。你去给我借钱买。”

        母亲叹了口气,为难地说:“你这孩子,真不懂事。这月买粮的钱,是向邻居借的;交房费的钱,也是向邻居借的;给你妹妹看病,还是向邻居借的钱。为了今天给你买一支吸水钢笔,你就非逼着妈妈再去向邻居借钱吗?叫妈妈怎么向邻居张得开口啊?”

        我却不管母亲好不好意思再向邻居张口借钱,哭闹得很凶。母亲心烦了,打了我两巴掌。我赌气哭着跑出了家门……

        那天下雨。我在雨中游荡了大半日不回家,衣服淋湿了,头脑也淋得平静了,心中不免后悔自责起来。是啊,家里生活困难,仅靠在外地工作的父亲每月寄回几十元钱过日子,母亲不得不经常向邻居开口借钱。母亲是个很顾脸面的人,每次向邻居家借钱,都需鼓起一番勇气。我怎么能为了买一支吸水钢笔,就那样为难母亲呢?我觉得自己真是太对不起母亲了。

        于是我产生了一个念头,靠自己挣钱买一支钢笔。这个念头一产生,我就冒雨朝火车站走去。火车站附近有座坡度很陡的桥。一些大孩子常等在坡下,帮拉货的手推车夫们推上坡,可讨得五分钱或一角钱。

        我走到那座大桥下,等待许久,不见有手推车来。雨越下越大,我只好站到一棵树下躲雨。雨点噼噼啪啪地抽打着肥大的杨树叶,冲刷着马路。马路上不见一个行人的影子,只有公共汽车偶尔驶来驶往。几根电线杆子远处,就迷迷蒙蒙地看不清楚什么了。

        我正感到沮丧,想离开,雨又太大;等下去,肚子又饿。忽然,我发现了一辆手推车,装载着几层高高的木箱子,遮盖着雨布。看得出,那人拉得非常吃力,腰弯得很低,上身几乎俯得与地面平行了,两条裤腿都挽到膝盖以上,双臂拼力压住车把,每迈一步,似乎都使出了浑身的劲。那人没穿雨衣,头上戴顶草帽。由于他上身俯得太低,无法看见他的脸,也不知他是个老头,还是个小伙儿。

        他刚将车拉到大桥坡下,我便从树下一跃而出,大声问:“要帮一把吗?”

        他应了一声。我没听清他应的是什么,明白是正需要我“帮一把”的意思,就赶快绕到车后,一点也不隐藏力气地推起来。车上不知拉的何物,非常沉重。还未推到半坡,我便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双腿发软,气喘吁吁。那时我才知道,对于有些人来说,钱并非容易挣到的,即使是一角钱。我还空着肚子呢,又推了几步,实在推不动了,产生了“偷劲”的念头。反正拉车人是看不见我的!我刚刚松懈一点力气,就觉得车轮分明顺坡倒转。不行,不容我“偷劲”。那拉车人,也肯定是拼着最后一点力气在坚持,在顽强地向坡上拉。我不忍心“偷劲”了。我咬紧牙关,憋足一股力气,一步接一步,机械地向前迈动步子。

        车轮忽然转动得迅速起来。我这才知道,已经将车推上了坡,开始下坡了。手推车飞快地朝坡下冲,那拉车人身子太轻,压不住车把,反被车把将身子悬起来,双脚离了地面,控制不住车的方向。幸亏车的方向并未偏往马路中间,始终贴着人行道边,一直滑到坡底才缓缓停下。

        我一直跟在车后跑,车停了,我也站住了。那拉车人刚转过身,我便向他伸出一只手,大声说:“给钱!……”

        那拉车人一动不动,也不掏钱,也不说话。

        我仰起脸看他,不由得愣住了。“他”……原来是母亲。雨水和着汗水,从母亲憔悴的脸上直往下淌。母亲的衣服完全淋透了,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湿漉漉地贴在身上,显出了她那瘦削的两肩的轮廓。她的胸口剧烈地起伏着,脸色苍白,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我望着母亲,母亲望着我,我们母子完全怔住了。

        就在那一天,我得到了那支钢笔,梦寐以求的钢笔。

        母亲将它放在我手中时,满怀期望地说:“孩子,你要用功读书啊。你要是不用功读书,就太对不起妈妈了……”

        在我的学生时代,我一刻都没有忘记母亲满怀期望对我说的这番话。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母亲变成老太婆了。那支笔,也可以说早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了。但我,却要永远保存它,永远珍视它,永远不抛弃它。

    1. (1) 文章开头详细描写了这支笔的“笨拙”,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2. (2) “我”在大桥下等活时,文章中有一段景物描写,请画出来,并品味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3. (3) 母亲为什么要瞒着“我”去拉车挣钱?
    4. (4) 请你找出文中描写“他”拉车艰难的词句,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5. (5) 那支笔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我”为什么要“永远保存它,永远珍视它,永远不抛弃它”?
三、<b >写作</b>
  • 13. 按要求作文。

    人生路上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拼搏的汗水、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这一路虽有风吹雨打,但更多的是阳光普照:父母师友的鼓励关怀、战胜挫折的自信勇气、读书赏景的美好感悟,一句叮咛、一个眼神、一篇好文、一次顿悟……这一切如阳光一样洒满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请以《____路上洒满阳光》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