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永州市零冷两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

更新时间:2018-11-21 浏览次数:25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是一位学生写给化学老师的祝福语,其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 您如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 . 您如煤炭燃烧,奉献自己 C . 您对我们的热情如同氧化钙遇到水    D . 您的笑容如花香弥漫,沁人心田
  • 2.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 氯化钙 — CaCl    B . 硫酸根离子 — SO4-2 C . 3个氧分子 — 3O2    D . +3价的铝元素 — Al3+
  •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读取液体的体积 C . 过滤    D . 倾倒液体
  • 4.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
    A . 25m3石油气可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B .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易干 C .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D . 通电时水分子变为氧分子、氢分子
  • 5. 化学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可以改善环境质量 B . 为了保护水资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C . PM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D .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CO2
  • 6. 硼酸常用于治疗小儿湿疹。如图是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关于硼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 元素符号为B    B . 是非金属元素 C . 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 g
  • 7. 曾明同学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归纳,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 CaCO3和MnO2都是氧化物 B . 过滤和蒸馏都能降低水的硬度 C .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D . 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都属于分解反应
  • 8.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通过蒸发氰酸铵(NH4CNO)水溶液得到了尿素[CO(NH2)2]。下列有关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尿素由8个原子构成 B . 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D . 尿素中氮、氢、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1
  • 9. 关于反应C + 2H2SO4(浓)  CO2↑+ 2X↑+2H2O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X的化学式为SO2 B . 该反应生成的CO2和X的质量比为1:2 C . X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 D . 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0价变为+4价
  • 10.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丙

    反应前的质量(g)

    24.5

    5

    0.1

    0.4

    反应后的质量(g)

    0

    5

    15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成丙、丁的质量比是15:10    B . 乙一定是催化剂 C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 . X=10
二、填空题
  • 11. 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甲中该元素原子有个电子层,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离子,该离子符号为
    2. (2) 图甲和图乙中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 (3) 图丙所示的实验中,C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该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 12. 根据课本中的知识,完成以下填空:
    1.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2. (2) 古代书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碳元素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或“活泼”)。
    3. (3) 实验室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冒出时才时开始收集;小明同学用收集的氧气做铁丝的燃烧实验,如图:

      请问小明同学在集气瓶内留少量水的目的是

三、科学探究题
  • 13. 创新能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最迫切要求。如图一是教材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原型实验,图二、图三是某学生的创新实验:

    1. (1) 图一中热水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①隔绝空气     ②加热使铜片温度升高

      A . 只有①    B . 只有②    C . 是①和②
    2. (2)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燃烧,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擦干后进行加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4. (4) 下列是同学们对该创新实验的判断和评价,你认为合理的是

      A、改进后实验(图二)可防止生成物污染空气,更环保


      B、改进后实验(图三)可防止白磷四处移动,实验效果更好


      C、图二中气球没有任何作用

四、实验题
  • 14. 甲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1. (1) 图Ⅰ中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2. (2) 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观察到装置Ⅲ中(上层或下层)蜡烛先熄灭)。
    3. (3) 乙同学利用Ⅳ图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说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 从b端通氮气

      ② 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 从a端通二氧化碳

      ④ 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塞紧软木塞

五、综合题
  • 15. 某纯净物X 32g在160g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 + 2O2 CO2 + 2H2O

    请完成下列问题:

    1. (1) X的化学式为
    2. (2) 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