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

更新时间:2018-11-12 浏览次数:409 类型:月考试卷
一、<b>基础知识积累</b>
  • 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填上正确的字。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nì,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bì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yǎn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bān。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 2. 根据提示,完成古诗文默写。                
    1. (1)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其二)》)
    2. (2) ,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曹植《梁甫行》)
    3. (3)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曹操《龟虽寿》)
    4. (4)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庭中有奇树》)
    5. (5) 《答谢中书书》中动静结合描写大自然晨夕变化的句子是:
  •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

    ①夕日欲

    ②未复有能与其

    ③沿阻绝

    ④虽乘奔

  • 4. 读书与积累。                                      
    1.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最大特点就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早已发生的事对于现在来说就不是消息了。 B . 《答谢中书书》是被后人称为“山中宰相”的郦道元写的骈文,作者以清峻的笔法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自豪之感。 C . 《一着惊海天》是一篇事件通讯,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地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流露作者强烈的自豪感。 D .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中都写到“猿鸣”,前者给人的感觉是秋天三峡的凄清,而后者表现的却是清晨山林的生机和活力。
    2. (2) 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可是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凡是明显感情流露或者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都批评,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

      ①这段话出自名著,“我”指

      ②请联系采访“我”的整个过程,说说在作者的印象中“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 5. 为下面的消息写一则标题(不超过25字)。

           北京时间2018年7月13日晚,国际足联经过讨论后决定,下届世界杯的比赛时间将会有所变动。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正式宣布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将于冬季11月21日至12月18日举行。因凡蒂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在冬季举行的决定十分正确,“这是个好决定,因为我们不可能在6、7月份的卡塔尔踢球”。据悉,卡塔尔身处阿拉伯半岛东部,位于亚洲西部,极端的天气导致卡塔尔最高气温可达40度,因此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炎热的天气将成为球员们最大的敌人。而卡塔尔冬天的气温在25度,因此国际足联通过会议协商将卡塔尔世界杯的举办日期定在冬季,这也是世界杯历史上首次在冬季举行的一届世界杯!

二、<b>现代文阅读</b>
  •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新闻背景】

    本报北京4月22日电

    关于“天舟一号”的主题阅读

    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据了解,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天舟一号,它的上行载货比、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综合能力比肩甚至优于国际现役货运飞船,快递货物经济实惠。此次与天宫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

    【文本阅读】“天舟一号”瘦身记

        我是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最近我承接了一项艰巨又光荣的任务,把货物送到“客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手中。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运送更多的货物给它。但我的“车”——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固定的,若想运更多货物,我必须在保证足够强壮的同时,尽可能减肥。

        减过肥的人都知道,腰部的赘肉是很难减下去的。而我的腰部是一个个连接框,为了将我高大的身躯牢固连接,这些连接框原先做得很厚实,显得臃肿。因此,教练决定第一步就要帮我减腰部赘肉。

        经过多次试验,教练将我的腰部设计成镂空形式,保留结构受力部分,去除非受力部分的“肉肉”,将腰部的重量降低到原来的50%左右,丝毫没有影响腰部的结实程度。

        我的教练十分严格,不仅不放过肉眼可见的腰部赘肉,连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皮下脂肪也不放过。我的外部是一种壁板结构,壁板连接完成后,组成的密封空间就是装货物的肚子了。虽然壁板厚度只有不到3毫米,但是在教练看来,依然有减重的空间。他们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切削速度等参数,尽量使壁板厚度贴近设计人员给出的公差下限。通过去除“皮下脂肪”,尽可能让壁板变薄。由于壁板面积很大,即使去除A4纸那样薄的一层“脂肪”,整舱的重量也会下降很多。这不,我的体重因此又减少了30千克左右。

        为了装更多的货物,设计人员用货架将我的肚子分成了许多区域。我的教练连这些货架也没放过,他们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货架面板”——仪器板,使用的是铝合金蜂窝板;“货架框架”——立梁,使用的是碳纤维材料。每一项改进都运用了先进而复杂的制造工艺。为此,研制人员采用了“无应力”装配的方式,保证了货架装配误差不超过2毫米。这些“锻炼”让我的肌肉又轻又强壮,我的瘦身计划圆满完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资料链接】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全密封货运飞船,也是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它具有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功能。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它总长10.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为12.91吨,物资上行能力约6.5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其有效载荷比例在目前所有的货运飞船中是最高的。

    1. (1) 阅读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则新闻报道了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能让人们及时地了解我们航天技术的发展情况。 B .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要想向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运送更多的货物,只要保证自身足够强壮就可以了。 C . 科学家将天舟一号的一个个连接框设计成镂空形式,主要是为了去除飞船非受力部分的材料,从而让飞船更加美观。 D . 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全密封货运飞船,它的上行载货比、货物运输等综合能力在世界所有货运飞船中都是最高的。
    2. (2) 科研人员采用哪些方法为“快递小哥”进行“瘦身”?
    3. (3) 有人在读了《“天舟一号”瘦身记》后,认为第(5)节画线句多余,应删去。你赞同吗?请简述理由。
    4. (4) 【文本阅读】【资料链接】都为我们介绍了“天舟一号”,它们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车窗抛物屡见不鲜

    扔掉的,不仅是文明

    记者 吕玥 通讯员 王鹏 程于军

        “车窗抛物”是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陋习。

    记者从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获悉,3月18日上午,在安徽黄山做生意的张先生驾驶奔驰E300小轿车,途经杭徽高速到杭州旅游时,被前方行驶的一辆昌河面包车上抛出的矿泉水瓶砸中,顷刻间前挡风玻璃碎成蜘蛛网状,所幸车上人员没有受伤。据了解,这块挡风玻璃在4S店的报价是1.2万元左右。一个小小的矿泉水瓶,就这么轻轻一扔,竟然造成这么严重的损失。也许在面包车司机看来,这最多就是丢了点文明。然而,“车窗抛物”抛掉的,又何止是文明?

    探访:难堪的风景

        3月23日下午4时许,杭州市中河路地面道路的中央隔离带上,身着橙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黄红梅正在弯腰捡拾垃圾。近在咫尺的机动车道上,来往车辆川流不息。

        短短10余分钟后,只见她左手拿一个大号饮料纸杯和纸团,右手拿一个空可乐瓶,已经腾不出手来捡拾更多垃圾。

        “早上,这条路的绿化带上垃圾更多,很多都是从车子里丢出来的。”黄红梅说,每天上午7时到9时,她都会沿着中河路的凤起路到环城北路段的绿化带,来回走两公里,拾了整整3桶的垃圾。

        说话间,一辆牌照为“京GRE×××”的黑色丰田车,在中河路靠近体育场路附近等待绿灯时,摇下车窗扔出一个纸团。纸团在地上滚了几圈,有点扎眼地停在干净的路面上。

        黄红梅无奈地摇了摇头。不过,更让环卫工人无奈的是,他们上前制止时,有时遇到对方的抢白。在百井坊路和延安路清扫垃圾的环卫工叶金玉告诉记者,她曾上前对停车扔垃圾的司机提出劝告,没想到对方立即“还击”:“扫你的地,我们不扔,你们都没事情好做了!”

    调查:隐形的杀手

        轻轻一抛,破坏的是整洁和文明,更威胁行车安全。

        曾有一个实验,在赛车道旁放置一块检验合格的汽车挡风玻璃,赛车手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向这块挡风玻璃驶来,并随手扔出一个苹果,被击中的挡风玻璃瞬间裂花,如果没有防护膜,就成了碎片。在另一个实验中,仅仅一两重的空矿泉水瓶,在时速约100公里的状态下,可将钢化玻璃砸碎。

        在杭州开了11年出租车的司机李洋告诉记者,在开车途中,如果前方突然有异物“飞”过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避让,这样很容易因为多打方向而发生交通事故。而环卫工人则成了“车窗抛物”的一大受害者。

        2014年11月12日,湖北一位环卫工在道路中间捡拾一个烟盒时,先被一辆越野车撞向对向车道,又被对向车道的面包车迎面撞上,不幸身亡。去世时,环卫工手里还紧紧攥着刚刚捡起的烟盒。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温州市撞伤、撞死环卫工的交通事故达117起,每3天就有一起;其中两起为死亡事故,25起为较严重事故。而车窗抛物是造成这些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去年3月的一天,杭州环卫工叶金玉在快车道上清理垃圾时,曾被一辆出租车撞飞,所幸只是皮外伤。

    建议:处罚下猛药

        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副大队长竺春璋告诉记者,在日常巡逻中,车窗抛物及货车抛洒滴漏的情况时有发现。不过,因为车窗抛物时间、地点不固定,是瞬间发生的违法行为,稍纵即逝,执法取证难度大,导致一些乘客、司机心存侥幸,忽视公德,肆意妄为。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道路安全交通法规定,乘车人不得向车外抛撒物品,违者可处以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机动车载物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违者可以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乱扔果皮、纸屑、烟蒂、饮料罐、口香糖、塑料袋等废弃物,可以处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很明显,现行法规对车窗抛物的处罚太轻,不能形成有力震慑,从而造成这么多悲剧。”竺春璋表示,只有尽快完善法律,用“重典”、下“猛药”,加大对类似车窗抛物这种恶劣行为的惩处力度,才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免于“天降横祸”的风险。

    (选自2015年3月24日《浙江日报》)

    1. (1) 下列对这则新闻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闻的引题“车窗抛物屡见不鲜”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主标题“扔掉的,不仅是文明”概括了主要内容。 B . “探访”部分介绍了杭州中河路地面道路上环卫工黄红梅工作的辛苦,呼吁人们要珍惜保洁人员的劳动成果。 C . 文中的插图,描绘了行驶中的小轿车被前方面包车上抛出的酒瓶砸中的现象,意在配合这则新闻,说明酒驾的危害性很大。 D . 记者报道这则新闻,主要是告诉人们:“车窗抛物”是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陋习,更是一种违法行为,甚至会威胁行车安全,不容忽视。
    2. (2) 新闻从“张先生高速公路上驾车被矿泉水瓶砸碎挡风玻璃”写起,有何作用?
    3. (3) 新闻讲究时效性、真实性,请分析这则新闻是如何体现的。
    4. (4) 根据这则新闻内容,探究“车窗抛物屡见不鲜”的原因。
三、<b >文言文阅读</b>
  • 8.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各一丈为一堵。

    1. (1) 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

    2. (2) 下列划线字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相与步于中庭            步、漫步 B .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是 C . 武卫营              ……去 D . 全其城                终
    3.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4. (4) 甲文除了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 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四、<b>古诗赏析</b><b></b>
  • 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注】①杵(chǔ):舂米、捣衣用的棒槌。此用作动词,指捣衣。②佳期:指欢聚之日。③望望:望了又望。

    1. (1) 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中的景色。
    2. (2) 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五、<b >作文</b>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我眼中的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空格填写完整;②文体不限,文章不少 5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