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第四单元 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思品九年级全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同...

更新时间:2015-10-19 浏览次数:51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渐显露之后,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民生难题。但调查显示,一些大学生知识体系单一,动手能力差是“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这启示我们(   )
    ①青少年应努力完善自己

    ②现在应该弃学打工
    ③我们应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提高自身素质
    ④青少年应把自己的理想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2. 社会主义社会为青少年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青少年立志成才,从主观上说必须(   )
    ①刻苦学习,掌握现代化科学知识
    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③要有实现理想的信念、百折不挠的精神
    ④要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
    ⑤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⑥依靠他人的帮助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③④⑤⑥ C . ①②③④⑥ D . ①②③④⑤
  • 3. 促使我们勤奋学习的根本动力是(   )

    A . 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许 B . 获得丰厚的个人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C . 满足家长的要求和渴望,提高个人素质 D . 把个人的学习和发展与祖国的强大、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
  • 4. 毕业生就业难是当前的一大社会问题。但是当前的现实是,部分人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机会,清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靠父母,且花销不菲,人们称之为“啃老族”。要改变这种现状,他们应当(   )
    ①树立远大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②克服依赖思想,提高自立能力
    ③自立自强,做生活的强者
    ④适应社会需求,寻求就业岗位,努力自主创业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5. 光阴似箭,初中三年一晃而过,小方走进了中考考场。面对人生选择,小方无比自信。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找到了成功的钥匙(   )
    ①远大理想是成功的灯塔    ②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是成功的基石
    ③采取各种手段保护自己的一切权利是成功的保障     ④艰苦奋斗是成功的桥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6.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这段话说明(   )
    ①只要树立理想就能获得成功
    ②树立人生理想的重要性
    ③理想是人精神活动的全部
    ④理想对人生的牵引作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7.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先生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只要顺应时代潮流,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B . 个人的抱负要同时代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 C . 个人理想不能实现,一定是因为与时代要求不符 D . 要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就不能有个人理想
  • 8. 胡锦涛总书记在给四川灾区桂溪初级中学学生的回信中谈到,把党和人民的关爱变成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的动力,用知识成就理想,用美德塑造人生,长大以后更好地建设家乡报效祖国,这激励我们要(   )
    ①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②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权利
    ③在不断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④把个人理想和历史使命结合起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②④
  • 9. 理想可以有很多,但通向理想道路只能有一条,那就是(  )

    A . 投机取巧取得成功 B . 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C . 损害他人取得成功 D . 过高估计自己
  • 10. 2010年3月2日,济南5名经过层层考试被录取的大学生掏粪工拜师、上岗。这5名大学生是在近400名报考者中被录取的,经过近半年的培训和环境适应,他们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掏粪工人。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A . 社会实践比书本知识更重要,上不上学不重要 B . 青少年应该追求高薪、舒适、稳定的职业 C . 只要社会需要,能为社会作贡献的职业都是光荣的 D . 选择职业要避免竞争,自主创业才是就业的最好途径
  • 11. 2011年9月30日,温家宝总理出席国庆招待会并致辞指出:我们的国家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我们的未来前程似锦、充满希望。让未来前程似锦、充满希望,我们青少年需要(   )
    ①树立远大理想,不断与时俱进
    ②学会选择,实现人生价值
    ③培养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终身学习观念
    ④从事最能赚钱的职业,努力赚钱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2. 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下列关于理想正确的讲法有(   )
    ①理想给人生以方向,能鼓舞斗志,助人成功 ②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过程,需持之以恒 ③理想信念形成后,具有稳定性,不因环境条件改变而改变 ④当代中国,只有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3. 徐州下水道四班班长陈秋艳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工作有时是自己不能选择的,我以前的理想是做一名老师,现在却从是这项工作。既然干了,就一定要把它干好。”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理想总是一成不变的、不可动摇的 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理想适当调整 ③完全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职业 ④要有勇气自己做出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④
  • 14. 王选院士总结自己取得成就的原因有:扎实的数学基础;长期在第一线上拼命干活;选定目标后能锲而不舍地长期拼搏,……自信而不自负,认识自己的不足,懂得要依靠团队等等。王选院士的总结告诉我们(   )
    ①我们的具体理想总是一成不变、不可动摇的
    ②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③要有勇气自己做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
    ④具备了团队精神,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的才华,实现自身价值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湛江籍奥运冠军何冲,从小热爱跳水运动,他13岁被选拔进去国家队,但15岁时又被退回省队,成长路上经历不少坎坷,八年来,他勤学苦练,凭着自己身上那股不服输的韧劲,2008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登上了世界最高领奖台,获得了奥运冠军。这启示我们(   )
    ①崇高理想是照耀人们前进的指路明灯
    ②崇高理想是人们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
    ③理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源泉
    ④理想的实现离不开艰苦奋斗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6. 如果刘翔的腿再长5 厘米,也许顾宝刚就舍不得让爱徒去练跨栏了。刘翔原来是一名跳高运动员。因为不够高,顾宝刚看出刘翔在“一根杆”上没多大发展前景,所以,后来把他推荐给了“十根杆”教练。于是,往上的刘翔,开始往前,并终于获得了成功。这表明(   )

    A . 只要确定了理想就一定会实现 B . 我们的具体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理想是动态的、发展的 C . 我们在体育运动方面的理想比较容易实现 D . 只有确定较低的目标,才能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 17. “人生仅有‘三天’:今天、昨天、明天。只看今天,他不属于未来;只爱明天,他永远悬在空间;只爱昨天,无异于生命停滞不前。”这启示我们(   )

    A . 忘记过去,只重视现实 B . 立足现实,树立崇高的理想 C . 个人理想必须符合社会理想 D . 有了共同理想就实现了最高理想
  • 18. “母鸡的理想是在庭院中啄食,所以它的翅膀不能再飞翔;鹰的理想是翱翔蓝天,所以有了搏击风雨的强健双翼。”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理想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②我们在谈理想时应立足于现实
    ③不同的理想可以造就不同的人生
    ④我们的具体理想应该是发展变化的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9. 下列对理想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理想是多种多样的 B . 理想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 C . 理想有崇高的也有庸俗的 D . 每个人都有远大理想
  • 20. 周恩来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祖国的独立、富强献出了自己毕生的力量。居里夫人的理想是用毕生的精力,献身科学,让全人类获益,正是这个目标,使她大公无私,醉心于事业,才有了“三克镭”的感人故事。这说明(   )
    ①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指路明灯,是催人奋进的巨大力量②明确目标,树立理想,是保证我们成功的第一步③有了理想,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④要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必须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 21. 岁月悄悄地流逝,转眼初中生活就要结束,站在人生的新起点,我们又一次面临新的选择。让我们畅想未来,放飞青春理想吧。

    高阳:我的理想是考上重点高中,读名牌大学,不管做什么工作,首先要自己觉得舒服、惬意。

    李艳:我要成为一名科技专家,到祖国西部服务。

    张良:我成绩不好,没什么理想……

    1. (1) 请用一句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你对“理想”的理解。

    2. (2) 以上是部分同学对自己理想的描绘,请你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3. (3) 认清时代特征,是实现理想的重要前提。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社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青少年怎样才能把自己造就成祖国需要的人才?

  • 2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 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荼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 学会了复杂的冲茶技艺,更学到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 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材料二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 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 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请回答:

    1. (1) 两则材料中的主人公能取得成功靠的是什么?

    2. (2) 你将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 23. 在汶川大地震中,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以无私无畏的勇敢与坚强,令世人刮目和动容:舍身护佑学生的教师袁文婷,失去10位亲人仍坚持在抗震一线的民警蒋敏,用自己的奶水喂养地震孤儿的民警蒋小娟,背着病人转移导致自己流产的护士陈晓泸……在他们身后,挺立着更多与他们同样优秀的同龄人:冒险在废墟上搜救 的普通士兵,奋不顾身的白衣天使,活跃在前线后方的志愿者,去而又返的献血者……他们有相同的年纪,他们来自一个共同的群体——“80后”。
    有人 说,“80后”是成长在幸福环境下追求享受的一代。四川地震发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都以顽强和坚韧的性格,勇敢、沉着、冷静的态度,众志成城,与灾 难抗争。他们用一个个感人故事证明,“80后”的青年人是敢于担当、敢挺脊梁的一代,是激情与理性、爱心与知识交织的充满希望的一代!

    历史创造了辉煌,我们担负着未来。英勇的“80后”在汶川大地震中接受了血与火的洗礼。面对时代的召唤,我们“90后”该怎样把个人理想融进历史使命?


  • 24. 请你就“中学生如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拟一份发言提纲。(提示:只需列出要点,不必展开分析)

  • 25. 有的同学认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制定科学的目标,然后严格地按照目标行事,一鼓作气,达到目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