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思品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同...

更新时间:2015-10-16 浏览次数:4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新中国成立之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载入宪法和法律。(   )
    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共同繁荣④互助互促⑤团结友善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⑤
  • 2. 维护民族团结,中学生有义不容辞的职责,要求我们做到(   )

    A . 尊重各民族的自由权利、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B . 尊重各民族的少数人的利益 C . 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历史传统 D . 尊重各民族的人权、环境、习俗
  • 3.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 汉族 B . 壮族 C . 回族 D . 维吾尔族
  • 4. 2008年7月1日,香港回归11年,是“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生动现实的11年,是实行“港人治港”度自治的11年,也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11年。这主要说明(   )
    A . “一国两制”是伟大的科学构想 B . “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 . 一国两制方针已经深入人心 D .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 5.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
    A . 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 两岸经济往来自由化
  • 6. 2009年5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时提出了包括关于两岸经济合作、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在内的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六点意见。这“六点意见”的提出(   )
    ①能从根本上彻底遏制住“台独”的分裂活动
    ②有利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③有利于增进两岸人民的交流和了解
    ④有利于深化两岸多方面的合作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7. 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10周年纪念日。在澳门回归10年来,澳门社会稳定,经济增长,民生改善,充满生机和活力,结合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澳门回归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②澳门回归,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
    ③我国已经实现了完全统一
    ④青少年应该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⑨
  • 8. 50多年来,我国西藏自治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民主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下列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保证了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民族团结( )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②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 ③有利于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 ④能够彻底消除各民族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0. 新中国诞辰60周年庆典上,新疆彩车的一大亮点是所有图案全部为手工绘制,9名美工在北京起早贪黑干了整整18天,一笔一画绘出那些精美的图案。他们中, 有汉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回族,不同民族的兄弟团结无间,合作绘制的作品美轮美奂、生动传神。这反映了(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坚持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1. “综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最好的,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我们的民族政策也是最成功的。”这里的民族政策是指(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一国两制”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 12. 有一首歌唱到“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妈妈的名字叫中国”。这句歌词表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 )
    A . 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B . 民族平等、团结、和谐
    C .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D . 民族平等、互助、和谐
  • 13. 为加快发展藏区教育,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我市6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接收了798名藏区学生,实行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这项工作( )
    ①有利于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③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④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4. 2010年4月3日至5日,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赶赴贵州旱灾最严重的黔西南苗族布衣自治州,深入村寨,走访农户,慰问各族群众,田间地头查看灾 情,与干部群众共商抗旱救灾大计,确保当地经济的发展。温总理深情的说“这个地方降雨量不小,但水存不住。同时,水土流失带来了严重的沙漠化,必须从长记忆。”这说明( )
    ①温总理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②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州 ③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④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A . ①② B②③ B . ③④ C . ①③
  • 15.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自治区成就展”于2009年6月22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展。丰富的资料生动地展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给民族地区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对这一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A . 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政府都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挥地方优势,促进自身发展
  • 16. 中央财政扶持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这样做是为了( )
    ①走民族同等富裕之路 ②促进民旅共同繁荣,维护民族团结 ③维护社会公平 ④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7. 不同民族同学之间交往,出现一些矛盾纠纷是正常的。以下对不同民族同学之间的一般矛盾纠纷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不能将一般矛盾纠纷说成是民族问题 ②不能把某个民族成员的行为看成是一个民族的行为 ③不能将偶然发生的个别事件看成是普遍存在的民族问题 ④要警惕一般矛盾纠纷处置不当演化为民族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8. 我国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是( )

    A . 民族平等 B .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C . 民族团结 D . 民族区域自治
  • 19. 2009年7月16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的《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指出,我国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增强学生民族团结的意识 ②建立民族平等、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 ③提升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0. 2009年9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白皮书。白皮书中指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依法行使以下权力: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 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各项文化社会事业。这说明( )

    A . 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已经消除
    B . 维护民族团结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D . 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二、非选择题
  • 21.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 22. 材料一:2009年7月5日晚上,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乌鲁木齐被毁车辆达260部,其中190部公交车,50多部民用车;受损门面房 203间,民房14间,有两栋楼房被烧毁。截至7月10日23时,乌鲁木齐“7·5”事件死亡人数上升至184人。在各民族团结坚如磐石的情况下,“三股 势力”的煽动袭击一定会遭到各族人民的唾弃,敌人的分裂破坏活动注定要彻底失败。

    材料二:2009年国庆节前夕,天安门广场东侧矗立起56根民族团结柱,代表我国56个民族。柱子上面刻着身着民族节日服装的人物形象。

    1. (1) 参与打砸抢烧事件的犯罪分子侵犯了他人的哪些权利?

    2. (2) 为什么敌人的分裂活动注定要彻底失败?

    3. (3) 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我国实行什么制度? 请列举三项我国加大对民族地区建设投入的具体措施。

    4. (4) 维护民族团结对我们中学生提出了什么要求?

  • 23. 材料一、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的新疆班同学,平时可以在学校专门为他们开设的清真食堂用餐,每年的古尔邦节(如同汉族人的春节)学校还专门为他们举行庆祝活动。
    材料二、有人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1. (1) 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制定了相应的民族政策,形成了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问这个制度是指什么?
    2. (2) 阅读材料二后,你觉得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重点是什么?
  • 24. 材料一:截至2010年底,我国农村地区处于贫困标准以下的人口多达2688万,城乡收入差距之比仍高达3.23:1。为减缓农村贫困,我国政府先后颁布 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等一系列减贫规划。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扶贫开发,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
    材料二:截至2010 年,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的19.31%,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只有东部地区的70%和55%左右,西部地区还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少 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5%左右。2012年2月,国家颁布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这是我国上个世纪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的第三个 西部大开发规划。
    材料三:据统计,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农村近 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2012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指出,严格控制用水总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1. (1) 请结合材料,联系所学内容,按照“国情→政策(战略、国策等)→目标”的思路,在以下相应括号后填上适当的内容。

      据材料一:城乡发展不平衡→实施农村扶贫开发政策→①(                     )

      据材料二:②(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据材料三:资源、环境形势严峻→③(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 (2) 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国家实施减贫计划、西部大开发规划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
    3. (3) 结合材料三,说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要求
    4. (4) 综合以上三个材料及问题,概括得出一个有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认识。
  • 25. 材料一:2009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新疆考察强调,要深刻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 发生的沧桑巨变,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宝贵机遇,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努力在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上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

    材料二:2009年9月29日,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739个模范集体、749个模范个人受到表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新形势下,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工作,大力促进我国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奋力开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不断形成实现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力量,不断形成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强大力量,不断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强大力量。

    结合材料请回答:

    1. (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2. (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3. (3)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4. (4) 维护民族团结,你会怎样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